張波
【摘要】當前,我國應用技術型高校發展仍然不成熟,針對地方高校教師專業能力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并沒有提出針對性的措施,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要不斷的進行完善。在此,主要針對我國的基本國情和現實提出發展我國高校教師專業能力的主要對策,從而保證高校教師教育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地方高校 轉型 教師專業能力
在高校轉型中教師專業能力研究是非常關鍵的一項任務,不僅僅能夠完善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師專業素質結構,另一方面也能夠為高校教師專業能力標準制定一定的參考意見,從而為地方高校聘任與考核提供相關的依據。
一、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專業能力存在的問題
1.教師隊伍結構偏年輕化,企業經驗相對較少
目前,部分高校教師年齡相對較年輕,基本都是學術型本科或碩士型人才,所占比例相對較大,而這些教師在理論教學方面能力相對較強,但是缺乏一定的實踐經驗,并不能夠滿足當前教育教學的實際需要。尤其是部分應用型技術大學的高校來講,教師的學歷是衡量教師是否能夠進入高校教學的主要標準之一,但目前人才結構并不合理,教師專業能力相對較弱,因此這對于應用技術大學人才培養質量和規模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2.教師實踐操作能力缺失,校企合作之間存在一定障礙
根據相關調查研究發現,目前高校教師自身的動手操作能力并不嫻熟,這說明他們在實踐操作上有一定的短板,由于高校教師隊伍主體是中青年教師,雖然在教學中有一定的經驗,但是我們卻發現在理念上并不能夠與時俱進,因此對于機器設備使用來講達不到熟練操作的標準。只有具備高質量能力過硬的實踐教師隊伍,才能夠符合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因此我們必須要注重教師專業能力的提高,校企合作中也必須提高教師的動手實踐能力,這是當前高校對教師的要求。
3.教師的科研成果與市場實用相脫節
對于高校教師來講,不僅僅要具備專業的理論水平,更應該具備相關的實踐經驗,兩者缺一不可。高校自身的基礎設備、實驗室等不能夠達到預期的試驗要求,導致高校對于教師的科研工作投入不達標,最終使得教師科研能力受到限制,所研究的科研成果與市場使用相脫節。
4.高校教師社會服務觀念意識存在一定偏差
社會服務能力是當前地方高校的主要職能之一,而教師是教育教學的主體,服務地方也是教師的一大職責,教師必須要具備一定社會能力。在我們對于傳統教育文化當中,認為教師主要的職責是傳道授業和解惑,然而忽略了教師對服務社會這一重要的職能所在。部分教師并不重視社會服務,他們認為丟下本職的教育工作去社會服務是不務正業,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高校自主開展社會服務的機制并不完善。
5.轉型主動性不強,發展動力不足
高校教師在轉型的過程中,由于自主學習能力受到思維知識結構等各個方面的影響,因此導致教師的學習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自主發展過程中不僅僅包括自學能力和自主學習意識,另一方面如何開展自主專業發展也是非常關鍵的一項任務。根據相關調查研究發現,目前高校教師在自主專業發展過程中主動性和動力嚴重不足,無法及時的對本專業理論和有關領域行業企業的發展動向進行掌握,也不能及時更新職業教育的理念,因此在專業理論和實踐方面不能做到與時俱進,導致所培養人才的質量和規格下降。同時,由于教師在理念上沒有及時進行轉化,而在轉型的過程中已經熟悉了他們的工作結構,因此失去了進一步奮斗的動力,這種狀況使得他們無法在自身發展過程中有任何進步。
二、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教師專業能力發展啟示
1.對教師學歷有嚴格要求
現在對于我國大部分大學來講教師必須要達到博士學位以上才能夠成為教授,因此如果普通畢業生想要進入大學進行教課,那么必須要具備國家組織的職業資格考試才能夠獲得上崗資格。這說明高學歷是高校進行教學的關鍵所在,也是一個最低門檻,高學歷的教師隊伍必須要在科研能力和自我發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過人之處。
2.高校要求教師擁有過硬的科研能力
高校教師不僅僅要注重理論知識的研究,更應該要加強實踐能力的提高,因此要求教師必須要具備過硬的科研能力,對于中小企業來講,應用型科技大學能夠為其轉型提供相關的培訓服務和技術支持,從而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創新性意見解決實際問題,所以我們高校教師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通過企業提供的科研資金來保證教師科研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的提高。
3.高校教師必須具備豐富的專業實踐經驗
高校教師必須具備相關領域的實踐工作經驗,不僅僅能夠保證教學和科研性的應用性理論,另一方面也保證實踐能力與時俱進,因此保證應用型研究和區域經濟之間實現良性互動,在外國高校很多教師隊伍中有來自企業的工程師或者是管理人員,因為他們不僅僅具備豐富的工作經驗,另一方面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學目標非常明確,掌握學生所需要的專業知識。
4.教師要進企業實習進修
教師進企業實習進修是非常重要的參考標準,因此我國高校應該重視高校教師及時的進入相關企業來從事實際工作及應用性研究,能夠明確當前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和狀況,不僅僅有利于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并能夠將當前先進的一些技術和理念引入到教學當中,完善當前大學教學的專業設置,保證學生學習內容與區域經濟之間形成對接,避免出現理論和實踐脫節狀態。因此教師只有在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的前提下,并且逐步走進企業內部,甚至走到生產一線進行實踐活動才能夠了解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問題。
5.重視教師在職進修
高校教師要定期參與相關的在職進修活動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教師在企業內部完成專業實踐培訓活動,而這樣的機會相對較少,因此我國教育局可以通過定期組織相關培訓活動對教師能力進行評估,將其成績與當前教師晉升之間緊密連接。同時高校可以為教師安排各種的研討會,邀請企業或者是大學內部的專家來進行探討,不僅僅能夠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更新理論知識,另一方面也能夠構建多元化的培訓體系,豐富培訓內容,從而保證高校教師隊伍的質量為培養更多的人才奠定良好基礎。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背景下專業高校教師專業能力水平高低,不僅僅能夠反映出當前高校的辦學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夠影響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問題,因此應用型技術大學作為培養技術復合型人才的主要陣地,我們必須要加強教師隊伍研究與其建設,只有在制定雙師型教師資格和標準的前提下,才能夠保證高效實現戰略發展目標的核心,從而使高校教師認識到其專業能力必須轉型的關鍵性。高校領導和教師也要同心協力,總結先進經驗和理念,從而立足于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加強多元化培訓是高校培養的人才能夠與社會經濟之間實現無縫接軌,保證服務于我國經濟的發展與建設。
參考文獻:
[1]侯佛鋼,張學敏.應用型高校教師專業實踐能力提升的制度困境及其變革邏輯[J].教師教育研究,2019,(04):34.
[2]李姍.專業評估背景下高校英語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路徑研究[J].學周刊,2019,(19):5.
[3]劉文穎,蔡永云.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理論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9,(43):78+87.
[4]侯娟,楊光,馮偉.專業教師兼職高校班主任的能力提升[J].廣東化工,2019,(09):243.
[5]丁相楠.教師專業發展視域下高校教師實踐能力發展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9,(07):58.
[6]徐偉麗,何勝華,楊林.研究型高校工科專業青年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提升途徑探討[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03):82.
基金項目:長春師范大學2018年度教育科學研究課題“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教師專業能力的挑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