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蓉
【摘? ?要】? 將社區資源融入幼兒園教育是當今學前教育的主要發展趨勢,其能夠有效利用幼兒園周邊的人力、物力、環境,促進幼兒教育的優化與可持續發展。就此,本文主要從社區實踐活動、社區人文資源、社區環境資源三方面入手,簡要探析幼兒教育中社區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關鍵詞】? 幼兒教育;幼兒園;社區資源
幼兒教育從來都不是幼兒園單方面的事情,而是需要與家庭、社會進行密切合作、互相支持的“事業”,在開展幼兒園學前教育的過程中,我們要善于利用和發掘一切教育資源,為幼兒的發展創造條件。進而我們就可以將目光投向整個社區,積極開發社區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資源,在整合合適、科學的幼兒學習資源,在豐富幼兒教育的同時,助力幼兒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基于此,本文作者立足自身幼兒教育經驗,就幼兒教育中社區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策略進行簡要探析如下。
一、注重開展社區實踐活動
幼兒園的小朋友正處于形象思維發展階段,具體的事物、有效的活動才能夠給予小朋友們最直接的感官刺激,才能激發起小朋友們的參與熱情,進而社區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幼兒親身參與真實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其能夠從中獲得更加深刻的認知,獲得更多的經驗積累和知識收獲。例如,為了幫助小朋友們更好地認識社會,體驗社會生活,我們幼兒園特地挑選了所屬轄區一個比較大的、配備比較完善的社區開展友好合作活動,在事先取得社區領導同意的情況下,帶領孩子們走進社區,引導其參觀社區構成:社區物業、社區醫院、銀行儲蓄點、居委會、理發店、小超市、文具店、菜市場……讓小朋友們詳細了解社區組成,并了解各種不同職業的工作內容。不僅如此,我們還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協助下,為小朋友們設計了“社區探險”活動,即給大班小朋友每人5元錢,然后將其分成若干個小組,并給每組制定不同的采購計劃(有買主食的、有買蔬菜的、有買水果的、有買零食的……),讓小朋友們以小組為單位互相協作,自主尋找目標商品、詢問商品價錢、完成商品結賬,并自主解決在活動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意見不統一的情況,消除不和諧的因素,我們教師和社區工作人員則負責對幼兒實踐活動節奏的掌握,以及活動過程中的安全。進而在嘗試性實踐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有效促成幼兒社會經驗的豐富與積累,助力幼兒見識的增長、眼界的開闊,促進幼兒社會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集體協作能力等的全面提升與發展。
二、開發利用社區人文資源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千年的文化積淀,社區是社會文化縮影,也是社會人文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而在開展幼兒教育時,我們就可以充分開發和利用社區的人文教育資源,使幼兒在參與和融入的過程中感受人文精神,獲得自身素養的發展。并且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社區設施和社區資源也在不斷完善,進而在開展幼兒園人文教育時,我們就可以利用節日的機會與社區開展合作活動。例如,我們幼兒園所屬轄區范圍內的某社區生活配套就比較完善,設有專門的養老機構,可以免費為孤寡老人或者子女工作比較繁忙的老人提供一日三餐和基本的照顧管理工作,不僅分擔了子女的照料工作,還真正踐行了我們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進而在“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來臨之際,我們幼兒園就與該社區合作開展了“九九重陽,久久難忘”的社區體驗活動。即引導小朋友們來到社區的養老機構,為老人們帶來自己精心編排的歌曲和舞蹈等節目,為老人制作精美的愛心賀卡,同時聽老人們為大家講述自己年輕時代的故事,聽老一輩的軍人講述戰爭年代的不易……在此次活動過程中,小朋友們仿佛一下子就長大了,他們自發地為爺爺奶奶們捶腿、敲背、倒水、講笑話、唱歌……看著和諧溫馨的畫面,我們幼兒園的老師和社區工作人員都感到無比欣慰,并及時用相機記錄下這重要的時刻。進而通過社區人文活動的開展,不僅豐富了老人們的生活,給他們帶去了歡聲笑語,還讓小朋友們深刻體會到為爺爺奶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真正將敬老、愛老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傳承下去。
三、充分利用社區環境資源
環境能夠帶給小朋友們潛移默化的影響,社區中的環境布置、配套設施等的創建不僅影響著幼兒的生活,還對幼兒的思想和行為等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以我們幼兒園為例,為了擴展幼兒園環境教育的效益和受眾范圍,我們幼兒園決定引領幼兒園環境教育走進社區,并在“世界環境日”(6月5日)來臨之際,組織開展了“綠色衛士進社區”的活動,即由各班老師負責組織本班幼兒分時段、分批次進入幼兒園所屬轄區的社區開展環保主題教育活動。在活動中我們帶領幼兒以步行的方式進入社區,在此過程中會引導幼兒觀察幼兒園周邊和社區的綠化情況,使幼兒感受綠色植被給我們的居住環境帶來的“美好”,進而使其獲取美好感受的同時,能夠積極行動起來愛護花草樹木,將綠色環保標語(“請勿踩踏”“花美勿折”等)粘貼或者樹立在社區的明顯位置。除此之外,我們還組織小朋友們認識了社區中的分類垃圾箱,使其了解生活垃圾分類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鼓勵孩子們用自己學到的知識開展社區“綠色環保知識宣傳”,告訴社區里的叔叔阿姨或者爺爺奶奶“保護環境是我們每一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在活動的最后,我們教師還有社區代表與小朋友們一起簽下了“愛護環境,人人有責”的綠色倡議書,為本次環保進社區活動畫上圓滿的“句號”,真正踐行小手拉大手共建綠色社區的環保理念,也有效加深了幼兒對環保知識的認知。
綜上所述,在社區資源的有效開發與利用過程中,在幼兒園與社區的緊密合作過程中,能夠最大限度地促成對幼兒身心發展的正向推動作用,真正踐行“以兒童發展為本”的幼兒教育理念,進而在不斷的實踐與教育中促成對幼兒語言能力、文化素養、生活經驗等方面的協同優化,為幼兒園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幼兒在今后的高質量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鳳梅.幼兒園體育活動對社區資源的有效利用[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02):164-165.
[2]張麗輝.幼兒園社區資源運用模式的探究[J].散文百家(下),2016(0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