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如 曲婧華 李曉芬
摘 要: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順應時代發展,與信息技術有效結合,實現線上線下間無縫連接,符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所指出的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要“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教育體系”。大學英語老師在教學改革中通過使用融入式教學模式,探尋跨學科間的體系建設,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思政教育理念; 融入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0)12-174-001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發展與我國前沿信息技術的推動密不可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所帶來的優勢,我國外語教育領域分別經歷了四個主要的發展階段,首先是20世紀50年代末開啟了信息化前期的電化教學探索;接著在1999年到2006年間,確立了采用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的方式推進外語教學的改革;自此,2007年到2011年期間,多媒體資源建設開始飛速發展,有多媒體立體式的第五代教材出現,國家精品課程逐年增加,以及數字化語音實驗室、自主學習平臺和網絡語音室平臺也成為各高?;A設施建設重點;2012年至今,教育部相繼發布了一系列推進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其中《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2019年10月)明確提出實施國家級和省級一流課程建設“雙萬計劃”,即打造線上線下混合、虛擬仿真和具有社會實踐的“金課”,由此可見,目前信息化已全方位深入到外語教育,外語教學改革正面向網絡化、智能化、人性化和終身化的改革方向發展(于建波王校羽侯英華,2020)。
信息化時代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指明發展方向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可避免的機遇和挑戰,如何應對新時代大學生的思維模式、價值觀念和心理狀態?如何取得跨學科之間的有效交流、溝通與合作?筆者認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融入思政教育理念就是一個很好的實踐途徑。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017年12月,教育部黨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首次使用“課程思政”這一表述,并指出“梳理各門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課堂教學各環節,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作為通識課或基礎課程的大學英語,隸屬人文學科,除了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點外,它還具有高融入性的學科屬性。
在大學英語課程融入式教學的探索實踐中,由于英美文學蘊含豐富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資源,將英美文學融入大學英語教學,能夠解決普遍大學生人文素養缺失的問題(彭艷華,2014);如果在英語寫作教學中融入中西文化比較,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也會變得輕松、愉悅(楚麗娜,2019);我校大學英語教學也以軍事人才培養為目標,軍事任職需求為導向,在大學英語課程設置中區分了ESP與EGP的不同,在通識英語課程之外,融入了擴展學生軍事知識內容的軍事英語聽說課程。而且這種融入式教學既可以是學科內的融入,也可以是跨學科之間的融入。比如將音樂融入思想政治課,發揮音樂德育功能的同時,增強思想政治課的生動性和趣味性(王小琴,2009);將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大學英語教學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習得語言技能和相關知識的同時,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正確的自我認知,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眾所周知,大學英語涵蓋東西方文化交流,但同時也是價值辨析最多的一門課程,因此大學英語課程是實施思政教育的戰略重地。
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融入思政教育理念的實踐路徑中,需要考慮到課程思政的內涵,它不是二者之間單一的結合,而是有機協同的共建。在“灌輸式”的教學中很難融入思政教育,這就要求以育人為核心,建立一體化的思政教育課程體系,使思政課程成為橋梁(郭愛平,2019)。例如英國報道我國70周年國慶閱兵時曾以picture-perfect做形容,該詞雖與perfect僅差一詞,但是意義完全不同(徐好雨,2020)。因此可以看出有些西方主流媒體為了實現其政治目的,忽視新聞的真實性,歪曲事實真相,對我國造成一定的影響。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引援西方主流媒體的視頻或文字時,一定要挖掘背后的思想政治因素,引導學生認清語言背后意義凝聚的事實真相,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實現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局面。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2]于建波,王校羽,侯英華.我國高校外語教育政策信息化發展趨勢、問題及對策[J]大連大學學報2020(2)
[3]彭艷華.英美文學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實踐探索——以美國華裔文學為例的項目式教學[J]海外英語,2014,(14),89-90+96
[4]楚麗娜.融入中西文化比較的英語寫作過程教學模式研究[J]科技資訊,2019(36)
[5]王小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音樂融入式教學模式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9(4)
[6]劉澤林.“課程思政”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融入思考[J]昌吉學院學報,2020(3)
[7]李倩,嚴艷,陳琰,房振偉.融入課程思政理念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教育探索,2009(4)
[8]徐好雨.新媒體環境下英語教學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探析教育文化[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5)
[9]李可.淺析如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有效融合課程思政[J]荊楚學術,2020(3)
[10]王甲能,郭寧,賈愛武.《大學英語》課程思政:課堂教學創新實踐探索[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0(3)
[11]郭愛平.“課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研究[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9(5)
[12]李凱敏.軍校大學語文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J]語文教學通訊,2020(4)
[13]盧雪,王俊,劉文.軍校經濟學“課程思政”的實踐探索[J]高教論壇,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