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映薇
【摘 要】文章就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的融資問題進行了探討,介紹了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的主要融資渠道,從高職院校大學生自身、高校、金融機構和政府等層面,分析高職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融資所面臨的困境,并提出了疫情防控背景下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融資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20)07-0151-03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口號的提出,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自主創辦企業的行列。當前,國家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但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依然面臨不小的壓力,其就業優勢遠遠不如本科院校的畢業生,因此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大學生選擇了自主創辦企業,但在自主創辦企業的過程中,也面臨著各方面的困難和挑戰,其中融資問題成為目前大學生創新創業面臨的首要困難之一。
1 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融資特點分析
1.1 融資渠道分析
(1)個人儲蓄和親友支持。對于高職院校的大學生來說,個人儲蓄和親友的資金支持是自主創辦企業融資的主要來源之一。這種融資方式成本低、籌資速度快、風險小,對于自主創辦企業的大學生來說,無疑是最容易實現的融資渠道。但是作為大學生,其個人儲蓄有限,難以滿足自主創辦企業的資金需求。同時,向親朋好友借錢融資會讓其承擔更大的風險,一旦自主創辦企業失敗,有可能影響與親友之間的情感。不僅如此,親情融資能籌集的資金非常有限,很難滿足自主創辦企業的資金需求。
(2)政府資金支持。作為官方的融資渠道,政府的資金支持無疑為自主創辦企業者提供了很大的融資保障。自從國家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以來,各級地方政府對于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提供了各項針對性的扶持政策。但由于全國自主創辦企業者基數大,政府為自主創辦企業者提供的資金支持有限,因此只能滿足部分自主創辦企業大學生的資金需求。并且大學生為了獲取政府資金的支持,彼此間的競爭也往往比較激烈。
(3)金融機構貸款。向金融機構貸款是目前最普遍的融資方式之一,主要包括信用貸款、抵押貸款、擔保貸款和貼現貸款等。金融機構融資相對政府資金支持來說覆蓋面更廣,但融資需要抵押質押物,自主創辦企業的大學生難以滿足要求,且貸款門檻也讓多數大學生望而卻步。
(4)合伙融資。合伙融資是幾名自主創辦企業者共同出資創辦企業,這種方式可以為大學生個體減輕自主創辦企業初期的資金壓力,但有時資金量也無法滿足自主創辦企業的需求。
(5)眾籌融資。眾籌融資作為一種新型的互聯網融資方式,受到了眾多年輕人的喜愛。相對于傳統融資方式,眾籌融資開放程度高,能否獲得資金也不再是由項目的商業價值作為唯一標準。只要是網友喜歡的項目,都可以通過眾籌方式,獲得項目啟動的第一筆資金。眾籌融資門檻低、風險小、效率高,為大學生創辦企業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1.2 資金規模分析
總體而言,大學生創辦企業資金需求普遍額度較小。據調查顯示,大約70%的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的資金需求小于50萬元,其中資金需求規模小于20萬元的企業約占60%,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融資規模小于10萬元的約占30%。
2 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融資存在的困境分析
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融資困難主要有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兩類因素相互作用,導致當前大學生創新創業融資面臨著諸多困境。內因主要源自大學生自身,外因主要來源于市場和各行業需求的影響、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金融機構的支持,以及國家的創新創業扶持政策和社會的支持。
(1)大學生自身因素。知識儲備不足,自主創辦企業意識欠缺,自身資金有限。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融資困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其本身的特質決定的。高職院校大學生大部分學習意識較差,知識儲備不足,特別是管理、營銷等相關知識,且實際運用能力較弱。其次,大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準備不足,大多數是憑借個人主觀經驗做出自主創辦企業的決定,融資意識和能力缺乏。大部分有創業意愿的高職學生,對金融機構的信貸政策、風投基金的運作模式及政府和高校的自主創辦企業扶持政策都不太了解,導致其錯過了很多融資機會[1]。最后,高職大學生在自主創辦企業初期普遍存在缺乏抵押、擔保及信用記錄的情況,創辦企業資金主要來源于親朋好友支持,且支持資金有限。
(2)創新創業教育流于形式,自主創辦企業支持動力不足。目前,我國職業院校已經普遍開設就業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并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對標企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但創新創業教育大多流于形式,主要以理論講授為主,實踐性不強。而校企合作主要針對學生就業,對于在校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的支持力度較小。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學校需要提供必要的創新創業指導,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指導他們完善自主創辦企業項目,及時提供自主創辦企業相關的政策資訊,并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為他們的創新創業融資提供支持[2]。
(3)融資門檻高,資金支持少。目前,金融機構對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遠遠不夠。金融機構更偏向于對大中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小微企業融資風險過高,金融機構出于規避風險的需要,往往設立了較高的融資門檻。對于高職學生來說,雖然一些金融機構礙于國家或地方政府政策,會與學校合作為學生提供自主創辦企業的資金支持,但資金支持力度無法滿足高職學生自主創辦企業的需要。
(4)國家對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的扶持力度小,政策差距大。為了支持高職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國家及地方政府都出臺了多項優惠政策,涉及融資、稅收、自主創辦企業培訓指導等多個方面。然而,目前我國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基金缺乏,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僅限于“中小企業自主創辦企業基金”,可申請的資金支持遠遠低于實際需求[3]。目前,由于我國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因此各地的自主創辦企業扶持政策也有很大的差距。就經濟發達地區而言,大學生能夠享受到更多的優惠政策,而經濟欠發達地區,特別是經濟落后地區,政策扶持力度較小,融資更困難。因此,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大多集中在經濟發達的省份。
(5)親友融資有限,家庭支持不足。親朋好友特別是父母是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資金支持的主力軍,據調查發現,大多數大學生在自主創辦企業初期都會優先選擇向親朋好友進行融資,且融資難度相對于其他方式較低。但募集到的資金有限,很難滿足自主創辦企業初期巨大的資金投入需求。就我國國情而言,大多數父母追求穩定的生活,對于子女自主創辦企業并不支持,更傾向于子女進入企事業單位就業。這導致了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融資難度的增大。
(6)公共突發衛生事件對大學生創業的影響。大學生創業企業是中小微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受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由武漢理工大學創業學院牽頭開展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大學生創業企業的影響”調研結果顯示:超七成小微企業調研對象的現金流撐不過3個月,另有16%的小微企業只能維持6個月。考慮到疫情的復雜性,如果不能在2020年秋冬季結束,疫情防控二三級以上的中心防控區的中小微企業,特別是大學生自主創業企業,很可能面臨生存危機。由于疫情結束時間尚不確定,導致無法復工或工人曠工,給中小微企業和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的經營帶來生存問題。訂單取消、渠道喪失、物流受限、運輸時間拉長、原材料供應不足等問題也讓它們的資金流趨于緊張和斷裂,亟待獲得融資支持,以解燃眉之急。
3 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融資困境的對策
3.1 提高大學生自身綜合素質
完善理論知識,培養創新思維,暢通信息渠道。想要自主創辦企業的大學生,首先,要盡早做好自主創辦企業規劃,有針對性地加強企業管理、市場營銷、企業運營、企業融資等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在頭腦中建立系統的知識架構。其次,自主創辦企業大學生要加強創新思維的培養,轉變傳統觀念,拓寬融資渠道。最后,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要積極關注國家及地方政府出臺的扶持政策,了解金融機構融資信息,與時俱進,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融資效率。
3.2 完善高校教育體系,加強校企合作
(1)注重實踐教育,做好融資輔導。高校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應更注重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培養。開設專門的創新創業項目培訓班,組織創業技能比賽,并納入學分體系,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自主創辦企業實踐中來。同時,學校可以成立專門的創新創業指導部門,宣傳講解國家創新創業扶持政策,在學生自主創辦企業過程中給予指導答疑,為創辦企業的高職院校大學生提供理論與技術支持。
(2)加強校企合作,建立幫扶基金。高職院校可以利用資源優勢,進一步完善校企聯動機制,加強對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的支持力度。高職院校可以與當地企業、投資者及優秀校友聯系,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基金會,支持思維創新、能力突出但缺乏創新創業資金的高職大學生實現自主創辦企業的設想。在自主創辦企業初期,學校和企業可以為自主創辦企業者指派企業指導老師,指導自主創辦企業者實現有效融資,幫助自主創辦企業者做好項目建設的初期啟動工作。
3.3 健全金融機構服務體系
(1)簡化并完善商業銀行的信貸政策。商業銀行信貸是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的主要融資渠道之一。例如,商業銀行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的無息貸款政策,有力地支持了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4]。但無息貸款也有一定的缺陷,如期限較短、手續煩瑣等,而且需要金融抵押,這嚴重地影響了自主創辦企業大學生獲取資金。因此,有關部門應該站在服務創新創業大學生對該類資金角度,延長貸款期限,簡化服務手續,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同時,可以以政府為主導,促進商業銀行與高校進行合作,建立互動申請機制,降低銀行風險,方便大學生融資。
(2)創新金融產品,發展新型融資渠道。國家應鼓勵金融機構積極發展新型融資方式,如租賃融資、典當融資、應收賬款融資、天使融資、眾籌融資等,拓寬融資渠道。自主創辦企業的大學生在獲得融資便利的同時,也使金融機構獲利更多,實現了雙贏。對于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眾籌融資不失為一種門檻低、靈活性強的融資方式,它不需要融資者有穩定收入證明和抵押物,只要項目優秀、質量過硬,就有機會在眾籌平臺受到公眾青睞,得到資金支持。同時,眾籌融資更加貼近市場需求,降低了市場風險。
3.4 加大政府創新創業工作的扶持力度
(1)構建服務型政府。政府部門要積極轉變政府職能,加強服務體系建設。例如,設立國家風險基金,特別是在欠發達地區,可以設立地方性風險自主創辦企業基金,在吸引和幫助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的同時,帶動和發展地方經濟。政府服務機構還應該為自主創辦企業的大學生提供政策指導和資金幫扶,為他們解決融資困難、資金短缺的問題。
(2)加強欠發達地區扶持力度。加強對經濟欠發達地區自主創辦企業者的扶持力度,特別是對有利于幫助當地脫貧的優質項目應予以大力扶持,在幫助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的同時,也可以繁榮地方經濟,帶動當地就業,實現自主創辦企業者與地方政府的雙贏。
3.5 加強輿論引導
加強輿論引領作用,通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積極宣傳自主創辦企業政策與創新思想,掀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熱潮。挖掘優秀自主創辦企業者,樹立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榜樣,宣傳自主創辦企業優秀事跡,通過社會輿論引導民眾轉變觀念,為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提供積極的社會引導。
參 考 文 獻
[1]詹海玲,嚴國峰.大學生創業融資困境的研究綜述[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7(4):121-124.
[2]謝揚軍,程丹.大學生創業融資的困境及對策探析[J].財會學習,2019(24):185-186.
[3]蘇治國,陳文芳,桂文龍.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融資問題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2):255-256.
[4]孟亞君.淺議大學生創業的金融支持[J].人才資源開發,2015(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