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 陳
(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淮安223000)
當下,汽車作為普通的代步工具,已成為我國大多數家庭的重要交通出行工具,而我國汽車保有量已突破2 億輛大關,并且還在以迅猛的勢頭快速增加。隨著新興科學技術在汽車上的廣泛應用,現代汽車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在方便舒適了廣大駕駛人員的同時,也對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人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為我國的重要經濟產業支柱的汽車行業,對售后汽車檢測與維修人才的需求一直持續不斷的增加,而作為培養汽車檢測與維修人才重要基地的高職院校,則肩負起培養能夠滿足汽車產業需要的高素質汽車專業人才的重任。
在社會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在我國高職院校的學科中已經是一門重點熱門的專業學科,每年為汽車產業培養出大量專業人才,但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由于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教學模式、課程設計體系、教師隊伍素質以及教材老舊等問題,我國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人才的培養方式還是存在著相當多的問題,直接影響了人才的素質,不能完全滿足汽車行業的人才需求。
(1)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模式單一。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在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教學模式中還大多采取傳統課堂授課模式,理論基礎知識占據大部分課堂時間,授課內容枯燥乏味,難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缺乏學習主動積極性。
(2)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課程體系不完善,教材陳舊。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在課程體系設計上存在缺陷,首先,過于看重理論基礎知識的教育,專業課技能的強化,缺乏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忽略了如何把課程作為一個信息載體,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與技能;如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全面地發展,綜合提高素質;其次,課程內容過分重視原理和結論,比較呆板,缺乏應用性和可開發性的空間;課程內容的選擇與組織不夠科學,在課程設置時沒有進行細致的職業分析,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重理論輕實踐,畢業工作后難以勝任崗位上要求。再次,隨著高新技術在汽車上的廣泛應用,汽車的技術含量越來也高,而高職院校的教材沒有及時更新,教材陳舊,學生所學知識無法跟上汽車產業更新換代的步伐。最后,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要以市場實際需求出發,以職業崗位的需求為導向,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要加強與本地汽車生產、銷售企業共同進行探討,共同進行課程建設與開發,從而增強課程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3)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缺乏教師骨干隊伍。大部分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教師,缺乏相關汽車行業一線實際工作經驗,自身在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理論知識不豐富,培養出來的學生素質很難達到較高水準。
(4)高職院校學生實習基地的匱乏,忽視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培養。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是一門動手能力強,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要求高的學科,而高職院校往往忽視了這個方面,在校內可供學生進行實操訓練的場地和設備有限,在校外,缺乏與當地汽車生產銷售企業的聯動,沒有給學生提供在企業生產一線進行實習的機會。缺乏實踐操作能力的學生,畢業后無法滿足汽車企業的實際需求。
(1)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應改變單一的授課模式。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課程,在授課模式上,應擺脫傳統的課堂授課模式,一味的填鴨式的將基礎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譬如可采用案例教學法等教學方法,通過真實案例作為教材,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只充當指導、總結等角色,放手讓學生通過案例,進行分組討論、分析、歸納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自我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的將原本枯燥乏味的基礎理論知識通過實際案例操作,完全的吸收。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創新能力,一舉數得。
(2)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課程體系應進行調整。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課程體系應圍繞著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為出發點,要改變以往只注重學生理論知識學習的弊端,將專業課程體系的架構建立于著重提高學生實操能力至上,相應的課程也要隨之調整。
(3)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要加強骨干教師隊伍的建設。教師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因此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要加強骨干教師的培養以及骨干教師隊伍的建設。由于大多數教師并不是專業教師出身,因此,在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授課過程中,也屬于邊學習邊教課的情況,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與實際操作能力也存在著不足。高職院校應與社會相關汽車生產、銷售企業或當地汽車4S 店進行協商,選擇骨干教師前往企業一線崗位進行實際輪崗學習,在實際崗位工作中,強化自身專業知識和實操能力,從而能夠更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而高職院校也將培養出一只理論基礎知識扎實又富有實踐操作能力的骨干教師隊伍,對于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培養出大量優質高素質人才大有裨益。
(4)高職院校應加強與當地汽車企業合作,校企聯動培養專業人才。首先,高職院校的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應與當地的汽車生產、銷售等相關企業合作,進行充分溝通,充分了解當今汽車行業的發展情況以及企業對人才的具體需求,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進行人才培養。其次,高職院校可以聘請汽車檢測與維修行業協會和各類汽車維修企業專家擔任講師,進校給學生講課,讓學生能夠得到一手的汽車技術信息和相關的專業指導,對自身所學的知識出現的不足及時進行彌補。另外,學校可采取校企聯動方式,安排骨干教師及學生進入企業生產一線車間進行實習,學生可以充分得到實踐操作經驗,提高自身實操能力,而企業也可以通過學生實習過程,關注表現優秀的學生,為自己的未來人才進行專業培養,以此彌補自身人才短缺的問題。總而言之,高職院校要大力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校企聯動方針,通過校企聯動,共同對學生進行培養、考核,提高了學校自身學生的就業率的同時,也滿足了企業人才引進的需求,雙方取得共贏的局面。
(5)高職院校應加強校內實習基地的建設。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除了在校外汽車企業生產一線,安排學生進行實操技能培養之外,也應該大力加強自身校內實習基地的建設,更新實習設備,讓學生在校內也能得到大量實際操作能力提高的機會。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應通過專業課程的設置,授課模式多樣化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培養。
我國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必然帶來對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人才的大量需求。高職院校應勇挑重擔,通過加強自身骨干教師隊伍建設,與當地汽車企業校企聯動聯合辦學,校內實習場地的投入建設等方面,對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學生進行專業、全方位的培養,在學生畢業后,能成為滿足汽車企業實際需求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