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鄭市人民醫院(451100)周紅英 閆秀娟
多囊卵巢綜合征發病率在育齡女性中占5%~10%,以排卵障礙、卵巢多囊樣改變、高雄激素為主要特征,是造成無排卵性不孕疾病最為主要病因之一,臨床上多實施藥物誘導排卵,提高患者妊娠率,但是由于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體內有不同程度的胰島素抵抗問題,其對血漿胰島素水平、高雄性激素水平的影響作用削弱藥效[1]。對此,可給予患者降糖藥物,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改善內分泌功能,進而提高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效果。現就口服降糖藥物二甲雙胍聯合促排卵藥物克羅米芬在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中的效果進行研究。
1.1 基線資料 在我院2017年4月~2019年8月間招募94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實施隨機對照研究,均分為甲組(n=47)、乙組(n=47),甲組患者年齡18~36(27.74±3.29)歲,病程1~8(6.04±1.17)年;乙組患者年齡19~37(27.80±3.25)歲,病程1~8(6.09±1.13)年,比較甲組與乙組的基線資料沒有統計學差異(P>0.05),且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受試患者確診多囊卵巢綜合征,且配偶精液檢查正常,自愿配合研究;肝腎功能無缺陷患者。排除標準:有宮腔病變、卵巢囊腫患者;有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乙組患者在經期第5天開始服用枸櫞酸氯米芬膠囊,每天50mg,連續給藥5天后,共治療3個月經周期。甲組患者服用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每次0.5g,每天服用三次,連續給藥3個月經周期,并在第4個月經周期加服乙組相同劑量枸櫞酸氯米芬膠囊,并在停藥后做卵泡、子宮內膜厚度檢查,在卵泡直徑>19mm時注射約6000U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患者可進行同房,配合飲食調整。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標準 胰島素抵抗指數:采集患者空腹時靜脈血若干做胰島素釋放試驗,測量穩態模型下胰島素抵抗指數;激素水平:采集患者空腹時靜脈血若干,以電化學發光免疫法測量促卵泡激素(FSH)、睪酮(T)、空腹胰島素(FINS)含量。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22.0統計分析軟件計算數據,計量資料為(±s)形式,組間比較以t檢驗;計數資料為(率)形式,組間比較以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胰島素抵抗指數 甲組胰島素抵抗指數(1.53±0.35),乙組胰島素抵抗指數(2.15±0.69),組間差異比較有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的激素水平 甲組激素FSH水平(2.35±0.54)U·L-1、T水平(2.04±0.39)ng·L-1、FINS水平(10.86±1.87)mIU·L-1均較乙組(4.08±0.76)U·L-1、T(3.27±0.74)ng·L-1、FINS(16.77±2.04)mIU·L-1低,組間差異比較有意義(P<0.05)。
臨床上常以克羅米芬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作為一類類固醇抗性激素制劑,其競爭性占據雌激素受體致使黃體生成素、促卵泡生成激素分泌增加,刺激卵泡生長,可促進排卵,但是對胰島素抵抗作用甚微,無法較好促進妊娠率[2]。因此,給予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二甲雙胍,其作為胰島素增敏劑,有效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大幅度改善胰島素抵抗[3]。二甲雙胍聯合克羅米芬應用在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中研究結果表明,患者胰島素抵抗指數更低,患者FSH、T、FINS水平下降更多。在克羅米芬基礎上給予患者二甲雙胍,其抑制腸道對葡萄糖吸收,減少肝糖原異生,糖代謝得到改善,對胰島素敏感性增加,降低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水平下降,有利于血清中FSH、T、FINS水平下降,進而調控下丘腦-垂體-卵巢軸,促進排卵受精妊娠。
綜上所述,二甲雙胍聯合克羅米芬有效降低多囊卵巢綜合征胰島素抵抗現象,調控體內紊亂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