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 要:以《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20條)為指導,課題項目組成員對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調查。通過數據分析,結合國內外文獻研究中職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的能力需求,探索按照1+X證書的要求進行工業機器人專業課程設置。本文重點闡述基于1+X證書的中職工業機器人專業課程設置的具體做法。
關鍵詞:1+X證書 ? ?工業機器人專業 ? ?課程設置 ? ?職教20條 ? ?中職學校
課 ?題:本文系2016年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重點)“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修課程開發”(課題編號:GXZZJG2016A016)的階段性成果,2019年廣西技工教育“十三五”期間第二批立項科研課題“新建構主義的《工業機器人技術》SPOC課程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19JGZ11)的階段性成果。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20條)第六條提出:“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為落實這一工作要求,中職學校必須借鑒國際職業教育培訓的普遍做法,設置符合本地區經濟發展、適合本學校的專業課程。中職學校要在保證學生獲得學歷證書的基礎上,在提高學生知識和技能水平的過程中,為學生提供本專業縱向和橫向更廣闊的發展方向,拓展學生就業創業的本領,幫助他們取得多種類型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要培養具備工業機器人的專業技能,同時在工業機器人相關領域有特長的復合型人才,需要根據中職教育層次的學制要求,以工業機器人的知識技能為培養基礎,以滿足現階段就業要求等要素的綜合定制為導向,設置基于1+X證書的中職工業機器人專業課程。
一、中職學校工業機器人專業能力需求
為了適應經濟社會的變革,經過廣泛進行企業調研,結合專家對工業機器人專業職業核心能力的分析,中職學校工業機器人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為:培養面向工業機器人應用領域產業鏈(目前具有典型代表的是汽車制造產業鏈、智能制造產業鏈)的行業和企業,從事操作工業機器人設備,或對工業機器人設備進行維護、安裝和調試以及產品銷售等方面的工作;能使用企業車間,勝任工業機器人裝備制造等生產、管理一線的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質,掌握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的文化基礎知識、專業理論和操作技能的中級技術技能型和高素質勞動者專門人才。為達到中職工業機器人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中職工業機器人專業的能力結構,可設定由三部分組成: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專業能力包括:完成對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資料的查閱和收集;能完成工業機器人應用系統設備的維護和保養及簡單機械電氣故障的排除;能讀懂工業機器人應用系統的電氣原理圖和結構安裝圖,整理出設計思路及應用方案;能根據工業機器人應用方案的要求,完成工業機器人及應用系統的安裝和調試;根據自動化生產線的工作要求,能編制和調試出工業機器人的控制程序等。方法能力包括:具備提出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和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的能力等。社會能力包括: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法律意識、具備勞動組織能力和快速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具有較好的團隊協作和人際交流能力等。
二、基于1+X證書的工業機器人課程設置
1+X證書來自職教20條,其中“1”代表學歷證書,體現學校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在國家人力資源開發中起著不可或缺的基礎性作用;“X”代表各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社會成員、畢業生職業技能水平的憑證,反映個人職業生涯發展和職業活動所需要的綜合能力。基于1+X證書的工業機器人課程設置,首先保證學生學歷證書的質量,將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打牢;在此基礎上,拓展學生創業及創新能力,為學生取得技能證書及就業做好準備。
(一)滿足“1”——學歷證書
以發揮“學歷證書作用,夯實學生可持續發展基礎”為指導,中職學校工業機器人專業的知識結構由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兩大部分組成。其中,基礎知識包括:質量管理、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基本知識,常用計算機辦公軟件基本知識,一般應用文的寫作基本知識,電子電工基本知識,電氣識圖基本知識,國家標準的機械制圖基本知識,基本機械制造過程及機械加工工藝識讀基本知識,機械工作原理、機械技術要求、機械工程材料及性能基本知識。專業知識包括:工作中的安全用電及現場緊急救護常識,常用集成器件、電子元器件及基于單片機的應用基本知識,傳感器及其應用的基本知識,液壓與氣動系統在機械傳動中應用的基礎知識,觸摸屏、組態軟件、可編程序控制技術的應用基本知識,機械系統設計、機械系統繪圖及其應用的基本知識,工業控制網絡、自動化生產線系統和計算機接口等及其應用基本知識,工業機器人的基本原理、設備操作方法、編程和調試等基本知識,自動化生產線系統和工業機器人系統故障檢修相關的基本知識。
(二)考慮“X”——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對于學生獲取的證書,需要將畢業就業、職業發展和學歷提升等進行綜合考慮。立足本地區產業結構,根據中職層次人才培養規格,結合能夠支撐教育教學目標達成所需的教學資源、實訓基地、專業師資、質量保證等方面內容,形成中職學校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將中級標準的電工培養作為基礎級別,將工業機器人運行和維護人員作為中等級別,將工業機器人應用編程作為高等級別,將機電產品的銷售作為橫向領域延伸的級別。
1.中職學校以服務就業為宗旨
根據近年來筆者學校中職工業機器人專業畢業生就業的統計數據,學生就業的主要渠道是進企業,需求最多的是基本工作崗位,包括生產線操作員、生產線設備維修人員、電梯維保和維修人員、住房小區電工等;從技術技能要求來劃分,除了生產線操作員的崗位要求不高之外,生產線設備維修人員、電梯維保和維修人員、住宅小區電工等對技術技能的要求都比較高,畢業生必須具備電工上崗證,才有上崗資格。而現階段電工上崗證的普及率不高,考取電工上崗證能比較好地提升就業競爭力。因此,筆者學校在工業機器人專業技能課程里列入了電工上崗培訓的相關內容,對于達到年齡等條件的學生,組織他們考證,獲取電工上崗證書。
2.中職學校的核心目標是為學生提高專業技能奠定基礎
教師需要傳授給工業機器人專業學生區別于其他專業的核心專業知識和技能,這也將構成學生將來職業發展中的核心競爭力。根據課題項目組近期對企業調研的統計數據,工業機器人主要應用于汽車制造業、機械加工業及倉儲領域。國家第二批1+X證書的10個領域中,有兩個與工業機器人相關,分別是工業機器人應用編程和工業機器人操作與運維。中職學校把工業機器人操作與運維作為必備證書,為此專業技能課程開設了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工業機器人操作職業資格認證,加上工業機器人虛擬仿真、工業機器人裝調與保養和工業機器人技術綜合實訓課程,共5門課程。學完這些課程之后,在條件成熟的前提下,學生考取工業機器人操作與運維證書;對于部分抽象思維基礎比較好、能夠進行數學推理和邏輯分析的學生,可開設工業機器人編程與操作,為工業機器人的應用編程打下基礎,鼓勵有能力的學生考取相應的工業機器人應用編程證書。
3.中職學校的學生也需要橫向的專業發展方向
中職學生的個性特點各不相同,比如有的學生溝通交流能力比較強,可為其開設禮儀、計算機應用基礎、公共藝術和經濟政治與社會等公共基礎課程,為學生考取機電產品銷售相應證書和從事機電產品銷售工作打下基礎,此為橫向領域延伸的級別。
目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科技新產品層出不窮,社會需要具有創業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為了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中職學校畢業的學生必須具備各種各樣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為此,中職學校要充分考慮工業機器人專業的課程設置,努力取得較好的中職工業機器人專業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春燕.基于可持續發展教育理念的職業教育課程開發——PGSD能力分析模型的構建及應用[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18).
(作者單位:廣西機電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