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 李秀明 方明明 韓桂香


摘? 要: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推進,國際社會對中醫藥的關注日益增加,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的薄弱現狀即被凸顯,究其原因與中醫藥知識產權文化建設的缺失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中醫藥高校作為中醫藥知識產權創造的重要力量,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要注重中醫藥特色的知識產權文化建設,實踐中可以通過觀念形態、環境形態以及制度形態這3個維度進行全方位建設,從而提升師生中醫藥知識產權理念、促進中醫藥知識產權創造、提升中醫藥在國際社會的價值與地位,推動中醫藥為世界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關鍵詞:知產產權? 文化建設? 中醫藥? 高校
中圖分類號:F204?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1(a)-0195-04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Culture in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ZHANG Jing1? LI Xiuming1? FANG Mingming1? HAN Guixiang2
(1.Jiangs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fice; 2.jiangsu health vocutional college Propaganda Departmen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18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strateg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s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weak statu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has been revealed. The reas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ack of constru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culture of Chinese medicine. As an important force in the cre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cultur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t is recommended to carry out all-round construction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dimensions: concept form, environmental form and institutional form.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cul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universities is helpful to enhance the concep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promote the cre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enhance the value and statu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world health cause.
Key Word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Culture construc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知識產權文化是以知識產權意識形態為核心,由有關知識產權的價值觀念、學術思想、法律制度、行為習慣和組織機構等構成的有機整體[1]。其基本理念是“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2008年6月我國頒布實施的《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中明確提出知識產權戰略重點任務之一就是培養知識產權文化。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數千年豐富實踐經驗的積累和民族智慧的結晶,作為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秀技術和文化,在現代社會具有巨大的經濟開發價值和商業利益,是中華名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載體。但中醫藥價值的實現離不開知識產權保護。隨著國際社會對中醫藥的關注日益增加,也使中藥知識產權面臨嚴重危機,最嚴重問題就是中醫藥知識產權的大量流失[2-5],由于我國對中醫藥知識產權的保護力不從心,導致中醫藥專利、商標被搶占,技術秘密流失,中醫藥品種、野生藥材、植物新品種缺乏保護[6],等等現狀。從根本上看,這些問題與中醫藥知識產權的文化缺失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特別是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這里集聚了中醫藥的廣大科研人員以及從業者,而這些人往往只重視學術論文的發表,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很淡薄[7]。因此,中醫藥高校必須重視中醫藥知識產權文化的建設。
1? 中醫藥高校知識產權文化建設現狀
近年來我國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正在逐步加強,學術界的各種研究在這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這些研究通常集中在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手段的研究[8]上,如建立中醫藥知識保護制度、通過技術手段物化中醫藥傳統知識等,忽略了隱形的文化氛圍構建的研究。
從整體上看,現階段中醫藥知識產權的保護比較薄弱,從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中分析看來[7,9],幾乎全部的中藥都沒有申請國際專利,而高校作為我國知識產權創造的重要力量,在中醫藥知識產權文化建設方面的缺失是造成這一現狀的一個重要原因。程江雪等人[10]對國內5所中醫藥高等院校開展的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的問卷調查及對24所中醫藥高等院校的課程設置和活動通知的調研結果中顯示,中醫藥高校普遍存在知識產權教育缺失的現狀,具體表現在欠缺知識產權教育相關課程和講座,缺乏課后實踐機會以及學生對知識產權認知不足等方面。
2? 高校中醫藥特色知識產權文化建設模式
高校校園文化是包含知識性和學術性的精神文化[11],其中知識產權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高校知識產權文化建設為內容,圍繞中醫藥特色主題,在此基礎上進行觀念形態、環境形態以及制度形態這3個方面建設的探索(見圖1)。觀念形態,即中醫藥知識產權的理念,重在塑造在校師生的價值觀、創新精神以及參與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與文化傳承的追求等方面的實踐內容;環境形態,即中醫藥知識產權文化在高職院校的顯性標識,如校園環境、網站建設、標志、品牌以及其他能體現特色文化的各個方面;制度形態,即中醫藥知識產權文化建設過程中產生的相關的制度保障與政策支持。
3? 高校中醫藥特色知識產權文化建設實踐
3.1 觀念形態建設
教育和宣傳對于中醫藥知識產權理念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圍繞中醫藥知識產權所涉及的相關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如針對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名錄、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制度、野生中藥材資源合理開發和保護預警制度、中藥材標識制度和道地中藥材認證制度等中醫藥知識產權相關的內容開展科普教育、講座報告、培訓學習。鼓勵相關教師及知識產權管理人員進行與此相關的進修深造。
針對在校大學生,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舉措來進行中醫藥知識產權理念的教育:開設中醫藥知識產權素質教育選修課和中醫藥知識產權社團;在校園廣播中開設中醫藥知識專欄,對社會及學校有關中醫藥知識產權的新聞事件進行實時播報;在校史館及中醫藥展覽館中增加學校自主創造的中醫藥知識產權作品、獲獎成果、科研成果專欄等。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學生的中醫藥知識產權意識將得到提升,同時也加強了學生進行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的自覺性。
3.2 環境形態建設
校園環境和文化氛圍能對身處其中的師生產生深刻影響,在中醫藥特色知識產權文化建設過程中,筆者學校在校園櫥窗展覽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相關展板和畫報;在校園環境中設置體現中醫藥知識產權文化的標志牌、道路名稱以及塑像等景觀;在校園文化衫、信簽紙等周邊產品中加入中醫藥文化要素。
網絡環境是校園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內建設道地藥材資源網、在學校網絡文獻數據庫中增加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與查詢鏈接,同時在校園網中開設中醫藥知識產權板塊及相關鏈接,將知識產權相關政策法規、相關時事新聞等資訊列入其中,及時公布學校擁有各類知識產權動態,以及因相關權利被授權而獲得的獎勵。還可以在官網中搭建專利“櫥窗”,面向中醫藥企業進行專利推廣。
3.3 制度形態建設
建設中醫藥知識產權文化要以中醫藥知識產權文化建設制度體系為支撐和保障。在制度建設方面,一是建立健全學校知識產權管理內部規章制度,確保知識產權管理實現制度化、規范化和長效化[12]。二是結合高職醫學院校發展規劃制定中醫藥科技政策,利用政策刺激中醫藥科技創新、引導創新方向、解決科技創新中的發展困難[13]。三是設立專項經費支持中醫藥方向的科學研究、專利授權、專項獎勵,技術成果轉化[14]及人員培訓等,不斷提升教職工進行發明創造胡積極性,實現知識產權成功量的積累和質的提升。四是設立校園中醫藥知識產權文化周,設立圍繞中醫藥大學生制品或相關產業的商標設計大賽及大學生創業企劃大賽等特色校園活動,通過教師指導、學生參與、全校多部門聯動,全面提升了“尊重知識、崇尚創新、遵紀守法”的校園知識產權文化氛圍,提升了師生的動腦動手能力、權利意識、尊重意識和保護意識。
4? 高校中醫藥特色知識產權文化建設實踐成果
通過全方位知識產權文化建設,筆者所在學校知識產權文化氛圍得到顯著提升,這一提升可以在知識產權申報數量的變化中得到顯性體現:隨著知識產權文化建設活動的不斷開展,學校專利申請數量激增(見圖2),以2017年與2018年的專利申請數量做對比,專利總申請量增加了3.5倍,其中發明專利數量增長3倍、實用新型專利數量增長1倍。外觀專利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雖然外觀專利含金量不如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但也能反映出教職工知識產權意識的提高。另外,外觀專利的突破性進展也是知識產權文化建設過程中“環境形態”建設的一種成效體現。在所有申報的專利中,有6項是中醫藥方面的,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別有一項實用新型專利是由學生主導發明的,這也說明學校的知識產權文化建設在學生中的影響也是有效的。
5? 高校中醫藥特色知識產權文化建設的意義
知識產權文化是高校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知識產權文化建設,可以提升師生“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的知識產權理念。這一理念對于中醫藥知識產權的保護尤為重要,因此,通過在中醫藥高校進行中醫藥特色的知識產權文化建設,一方面可以提升師生中醫藥自主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防止科研成果流失,同時還能引導和促進中醫藥技術的研究與創新,推動中醫藥的產業化商業化發展,提升中醫藥在現代社會的價值與地位。另一方面,在“一帶一路”背景下,中醫藥高校中大量留學生的到來也增加了高校進行中醫藥特色知識產權文化建設的必要性,通過中醫藥特色知識產權文化的熏陶,可以使留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和中醫藥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并能在中外跨文化的交流與合作中促進中醫藥文化在國際社會的傳播、發展與繁榮,從而推動中醫藥為世界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胡神松.我國知識產權教育與文化戰略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
[2] 姚苗.中醫藥傳統知識產權對“誰”談保護—— 論中醫藥傳統知識產權需要國際層面的保護[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2,20(4):305-308.
[3] 呂占江.中藥秘方的知識產權保護[J].中國發明與專利,2009(1):36-38.
[4] 李衡,李慧.中藥知識產權保護現狀研究[J].中國藥事,2011,25(4):354-357.
[5] 羅愛靜,羅京亞.中醫藥產業知識產權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5,22(6):15-17.
[6] 張巖,申俊龍,魏魯霞,等.知識特性視域下的知識產權法對中醫藥知識保護的局限性研究[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7,34(10):764-765,791.
[7] 郭越,湯少梁.專利保護視角下我國中藥保護現狀與對策探討[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6,33(7):520-523.
[8] 王樹華,蔡維生.中藥傳統知識保護的研究現狀及應有改變[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7,23(10):1399-1401.
[9] 夏沁方.淺談中藥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狀及對策[J].陜西林業科技,2014(2):55-57.
[10] 程江雪,劉銅華,肖詩鷹.基于問卷調查的中醫藥高等院校知識產權教育分析[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6,23(4):8-11.
[11] 魏紀林,徐華,魏芳.高校知識產權教育與知識產權文化創新問題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12):94-96.
[12] 蘇曉麗.科研機構如何有效管理知識產權?[N].中國知識產權報,2011-10-19(5).
[13] 馬進疆,邱鴻鐘,梁瑞瓊.中醫藥科技政策的現狀、問題與發展對策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8,33(10):4622-4626.
[14] 徐繼承,張勘,沈昭在,等.醫藥衛生領域知識產權現存若干深層次問題的初步探討[J].上海醫藥,2009,30(11):507-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