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思
今年我帶一年級,班上有個叫軒軒的孩子很好動,像個小陀螺一樣片刻也坐不住。
果然,開學一周,他已經是各科教師的“小熟人”了,嶄新的課桌在他手下千瘡百孔,面目全非;在樓梯上“不走尋常路”,喜歡順著欄桿的小邊邊走;同學蹲著玩耍,他趁人家不注意一屁股就坐人家頭上去了……以上種種,幾乎每天都在上演。經歷一個月左右的接觸,我對他提了很多具體又嚴厲的要求,同時兼具表揚、鼓勵。他有了一些改變,懂得約束自己了。但是好景不長,他又故態復萌。
前兩天升國旗,他一直不停地騷擾前后的同學,我多次提醒,他都無動于衷。于是我讓他站到隊伍旁邊去,狠下心“無視他”,等到班級大部隊回教室,我也沒叫他歸隊。他看著有些不安,那時的我只想著這次一定要給他一個教訓,就讓副班主任帶隊先回教室,我就站在籃球場上和他“對峙”著。我冷冷地盯著他,他怯怯地看著我;我不發一語,他不知所措。他似乎感覺到我這次不一般的態度,慢慢地,他開始流眼淚。說實話,開學到現在,我對他有溫言細語的勸導,也有狂風暴雨般的怒吼,但幾乎沒有看到過他的眼淚,沒想到我這次“無聲勝有聲”了。
我想他感受到了我的情緒,也由衷地希望這次他是真的長記性了。果然,這幾天他變得很會看我的“臉色”,課堂上,只要我微微皺眉向他掃去,他就會馬上坐好。
這天中午,班上部分拼音檢測沒過關的同學要進行二次檢測,我帶著結束考核的孩子回教室,但教室剛拖完地,還沒干,我就帶孩子們在教室門口休息。當時別的班都在上自習,我便叮囑大家不要吵鬧。
大家都坐得好好的,坐在最右邊的軒軒突然站起來,回頭對旁邊的同學說了句什么,滿臉興奮。我沒有聽清,不過,以我對他的了解,想當然地覺得他在煽動別人和他一起玩鬧。軒軒一邊回頭說話,一邊往隔壁班門口跑去。他的“目中無人”讓我的火氣噌噌往上冒,我一個箭步沖過去拉住他的后衣領,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批評:“讓你坐好,你跑什么……你怎么總是管不住自己?這段時間老師都批評你多少回了……”
我讓別的孩子回教室,讓他一個人站在外面反省,我依舊在一旁盯著他。過了一會兒,我稍微冷靜下來,想想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得和他好好聊聊,就把他叫到跟前詢問:“剛剛大家都坐得好好的,你往哪兒跑?”他的回答讓我現在想起來都覺得非常內疚、慚愧。他說:“老師,我看到樓梯那里有垃圾,想去撿起來……”
其實,我平時批評孩子前都會給孩子陳述的機會,生怕自己先入為主,但可能是軒軒近段時間的表現耗盡了我的耐心,我頭一次如此是非不分。不知是因為開學軒軒給我留下的最初印象不好,還是因為后來他一次次挑戰我的耐心,我對他的耐心格外少,對他的判斷也開始“以偏概全”。這樣的我真可怕。
仔細回憶,軒軒一直都是一個熱心的孩子,很樂于幫助他人,行動力很強,他也很好動。教師的作用是如何引導他把自己的“好動”用在恰當的地方,強行鎮壓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
班會課選拔班級的各種管理員時,我也給軒軒分配了一個,他很興奮。希望在這個小崗位上,他能繼續發揮他的長處。同時我知道,我必須給軒軒道歉,請他原諒我的沖動、想當然、沒耐心。軒軒要成長,我也要修行,希望我們都能成為彼此人生一個美麗的遇見。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光谷第二十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