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永
【摘要】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除了要提高學生的知識文化素養(yǎng),也要注重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我們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在閱讀教學中滲透。筆者做法是:誦讀愛國詩篇,勵志成長;巧用感恩文章,懂得飲水思源;加強誠信教育,做到言行一致。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愛國;感恩;誠信
新課程標準指出:應該重視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課程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培養(yǎng)良好思想道德風尚。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基本特點。由此可見,在語文教學中,我們除了使學生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yōu)秀文化外,更要提高學生思想文化素養(yǎng),促進其自身精神成長。
語文教材中包含著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好資源。所以,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讓學生在學習知識文化的同時,思想意識也得到進一步提升。 那么,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該怎樣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又該對學生進行哪些思想素養(yǎng)的滲透教育呢?下面談談我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誦讀愛國詩篇,勵志成長
熱愛祖國是每個公民應具有的基本素養(yǎng),對學生進行愛國情懷教育,是關(guān)乎國家發(fā)展前景的大事。我們國家從上到下,非常重視愛國教育,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作為教育一線的我們,更是承擔了這一重任,從小加強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鼓勵他們立志效國,為中華復興而努力。我們要善于利用語文教材中的愛國詩篇,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
在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文,我結(jié)合中國當時歷史背景,給學生觀看了中國人被外國人欺負的視頻,學生們看了非常氣憤,心情跟周恩來同志一樣無法平靜。接著,我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大家都說得很好,看出同學們學習很認真。然后,我們深入體會周恩來同志說的這句話的意思,明確他立志讀書的決心。通過本文的學習,學生們熱情洋溢,紛紛表示要向周恩來總理學習,熱愛祖國,立志為中華復興而努力讀書。
在學習文天祥的古詩《過零丁洋》中,學生們的愛國情懷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文天祥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從這句話就可以感受到文天祥慷慨激昂的愛國情懷和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jié),這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崇高表現(xiàn)。同學們通過感情朗誦表達出對古詩的理解,同時又通過展開討論,表達自己要以文天祥為榜樣,誓死捍衛(wèi)祖國尊嚴的忠心。
還有很多愛國詩篇,如:《少年中國說》《虎門銷煙》《詹天佑》《示兒》等,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要善于利用這些愛國教材,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二、巧用感恩文章,懂得飲水思源
俗話說:“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王符先生也說過:“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chuàng)造,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yǎng)。”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內(nèi)涵,是一個人不可或缺的美德。語文教科書中感恩素材豐富多彩,有祖國之恩,父母之恩,社會之恩,朋友之恩等。我們要充分挖掘教科書中的感恩教育資源,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讓他們懂得飲水思源的道理,并把感恩付諸行動。
在學習古詩《游子吟》一文,我們先觀看視頻:一位年邁的母親戴著眼鏡給兒子縫衣服,微弱的燈光下,我們看到了慈祥的母親滿臉皺紋,一雙手布滿繭。她縫得那么認真,那么細心。看完視頻后,我問學生:“你們看見過媽媽縫衣服嗎?你們知道這一針一線飽含著媽媽的愛嗎?”學生們議論紛紛。接著我又問:“孩子們,你們爸爸媽媽記得你們的生日嗎?給你們慶祝過生日嗎?”大家異口同聲地說:“慶祝過。”然后我再問:“你們記得爸爸媽媽的生日嗎?你們給爸爸媽媽慶祝過生日嗎?”教室里頓時鴉雀無聲,大家低下頭。從這里可見,孩子們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感恩意識卻很淡薄。我進一步引導學生:“爸爸媽媽每天都惦記著我們,生怕我們吃不飽穿不暖。我們從現(xiàn)在起,也要學會為爸爸媽媽做點事,報答他們的養(yǎng)育之恩。感恩從小事做起 ,哪怕給他們洗洗碗,捶捶背,倒杯水,他們都會很開心的。知道嗎?接下來,你們打算怎么做呢?小組交流一下吧!看看誰的想法最好,誰的點子最多。”同學們一下子議論開了。沒過幾天,我就收到很多家長發(fā)來的信息,有的說女兒第一次給他們洗腳,好開心,好暖心。有的說孩子會主動做家務了,感覺他們一下子長大了。最感動的是楊帆家長,他說之前總是要乞求孩子吃飯,還嫌不好吃。最近乖了很多,會給家人盛飯了,簡直變了個人似的。看到教育的成功,我真開心。
三、加強誠信教育,做到言行一致
常言道:“失信不立。”是的,誠信乃做人根本,不講信用的人是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的。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現(xiàn)代社會是個講求信用的社會,誠信是其中極為重要的方面。只有擁有誠信,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所以,從小加強學生誠信教育,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奠定人生良好的基礎(chǔ),事關(guān)重要。
在學習《我不能失信》一文中,我們了解到宋慶齡小時候為了信守諾言,放棄了去期盼已久的伯父家玩,在家等同學小珍。雖然小珍失約,但是宋慶齡說她不后悔留下來,因為她沒有失信。學到這里,我問同學們:“大家有沒有類似的故事?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呢?”同學們紛紛發(fā)表意見,有的同學還說他做過不少失信的事情,很慚愧,每次失信就會失去一個好朋友。從這個同學的失信故事中,大家認識到了失信的嚴重性,失信等于失去朋友,好可怕啊!同學們都表示以后要向宋慶齡學習,做個講誠信的人。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也是很好的誠信范文。國王為了選繼承人,花了很多功夫,看透了很多人性的本質(zhì)——貪婪、虛偽。最后他選了捧空花盆的孩子當繼承人,因為他誠實,只有誠實的人才能讓手下信服,福澤蒼生。學生們挺喜歡學習貼近生活題材的美文,他們都能在學習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同時糾正自己不良的思想行為。
在閱讀教學中除了滲透以上幾種思想教育外,還可以滲透集體主義、環(huán)保意識、生命意識等思想教育,這都有賴我們在平時閱讀教學中多挖掘,多發(fā)現(xiàn)。為祖國培養(yǎng)高文化素質(zhì)、思想素養(yǎng)過硬的人才,我們?nèi)沃氐肋h,努力前行!
【參考文獻】
[1]新課程標準(2011年).
[2]左傳·襄公二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