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正業
摘 要:利益相關者是指能夠以某種方式影響組織或被組織影響的人或群體。高校創業教育工作離不開政府、社會、行業企業等眾多利益相關者的支持。我國高校創業教育起步較晚,雖然已成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技能和為社會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重要載體,但仍處于初級階段。文章從利益相關者層面探討高校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利益相關者;創業教育;高校;問題;對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35-0012-02
高校存在于社會系統之中,是典型的利益相關者組織,其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必然會與政府、社會、行業企業等眾多利益相關者產生交集。近年來,高校創業教育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從利益相關者角度探討高校創業教育,可以拓展教學視野,對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有重要的意義。
一、利益相關者視角下高校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1.外部利益相關者層面
作為高校創業教育的主要外部利益相關者,企業為高校創業教育工作提供重要輔助資源,如具有實踐經驗的兼職教師、實習場所和創業示范作用等。高校則通過科研優勢、技術研發和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與企業開展合作。然而,大部分企業并未發揮對高校創業教育的導向作用。一方面,企業未能了解高校具有哪些科研優勢和技術專利;另一方面,企業未能就自己所需人才的類型、要求和標準與高校進行溝通,導致高校創業教育缺乏方向性和針對性。此外,政府對高校創業教育的政策支持過于宏觀和籠統,有待更具體、更細致和更規范。在社會關系協調方面,政府應該發揮導向作用,協調高校創業教育與其他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金融機構出于利益考量,對高校創業教育的資金扶持不夠,為大學生提供創業基金貸款的積極性不高。
2.內部利益相關者層面
(1)高校的創業教育平臺形同虛設。高校的利益訴求是通過創新創業教育為國家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從而獲得更好的社會聲譽并提高自身學術地位,進而發展壯大。然而一些高校重專業教育、輕創業就業教育,在課程設置中重就業輕創業。第一,追求“高大上”而忽視學校自身條件。部分高校為迎合上級檢查,盲目上馬一些“高大上”的創新創業教育項目,打造面子工程。第二,罔顧學生需求。學生希望通過創業教育學到有用的實踐技能,但學校設置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前并未深入調查,沒有與學生溝通,導致課程未能體現時代性和專業差異性,進而影響創業教育的時效性和實效性。第三,忽略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高校創業教育應該立足地方實際,為地方企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創新創業人才。但一些高校主要考慮畢業生的就業率,偏向于就業指導教育而忽視創新創業教育。
(2)高校管理者未能依規管理。高校行政管理者在創業教育中的利益訴求是:領會國家關于“雙創教育”的精神,合理安排創業教育課程與其他課程的學時、比例和順序,獲得好的教學效果,得到師生的尊敬與認可。但現實中,創業教育課程總會受到學校管理者不同程度的忽視。第一,課程比例偏低。一些管理者刻意加大專業課程比例,降低創業教育課程比例;把創業教育課程與就業指導課程合二為一,而且理論課比例高、實踐課比例低。第二,開課時間安排不合理。創業教育課程實踐性強,理應貫穿于每一個學年,但很多高校把創業教育課程放在大一、大二,高年級不再開設。部分高校將創業教育課程當作選修課(實為必修課)或通識課程安排在晚上或周末等時間段,降低了創業教育效果。第三,學時數偏少。有些高校將創業教育放在大一,每學期4周8學時。教師在短時間內講完所有創業理論知識,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吸收,這違反教學常規。
(3)教師、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教師的利益訴求是:能參與創業教育課程的設置,擁有知情權、建議權和表決權;學生的利益訴求是:通過系統的學習,學到扎實的創新創業理論知識,習得一定的創新創業技能。然而教師因缺乏企業經歷和創業實踐經驗,參與能力不足,難以實現其利益訴求。高校創業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需要耗費學生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若成效不明顯且具滯后性,則大學生缺乏參與積極性。
二、利益相關者視域下高校創業教育的對策建議
“責任即利益”是利益相關者理論的核心要義,強調組織必須重視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積極與利益相關者溝通、交流,協調關系,解決分歧,形成合力才能維持組織的整體長遠利益。同時,各利益相關者應當積極履行義務,承擔責任,這樣才能實現利益訴求。高校創業教育也需要利益相關者同心合力、積極履責。
1.以企業為代表的外部利益相關者組織應采取的措施
(1)高瞻遠矚,放眼長遠。企業應該轉變觀念,高瞻遠矚,放眼長遠,將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相結合,把自己的研發需求和人才需求傳達給高校,甚至可以提供需求訂單,以引導高校創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方向。政府、社區及金融等第三方機構應該發揮優勢,積極建言,協助高校開展創業教育,提高課程設置的科學性,強化培養項目的時效性。
(2)健全體制機制,完善激勵機制。企業應制定專門制度用于激勵員工關注高校的技術研發和創業教育,還可以成立專門的機構如企校合作部,負責搜集高校的科研、技術專利和人才培養信息,并及時把企業對知識、技術和人才的需求信息傳達給高校,協助高校進行課程建設。同時,企業應完善激勵機制,如報銷企校合作人員的差旅費用,獎勵績效突出的人員等,以激勵員工積極參與高校創業教育。
2.高校內部利益相關者應該采取的措施
(1)高校應搭建創業教育平臺,充分考慮教師、學生和企業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訴求。高校應規范創業教育制度建設,協調好利益主體間的互動合作,區分好責任、權利和義務,構建利益共同體。學校要結合自身需求,把握企業意愿和導向,反映師生需求,領會政府精神,結合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訴求調整創業教育方向,健全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機制。
(2)高校管理者應加強學習,提升創業教育素養。確定創業教育課程的類型及學時時,高校管理者應與教師和學生溝通,征求他們的意見,合理安排課程。管理者要樹立“以生為本、以師為基”的創業教育觀,深入基層,熟悉教師的業務專長,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創業教育課程真正以教師的學術能力和業務專長為基礎,以滿足學生興趣和需求為根本。
(3)高校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要督促教師積極參加培訓,進入企業掛職,學習創業教育理論知識,提高創業實踐能力,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素養。同時要指導教師積極參加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弄清社會對創業教育的需求,把握高校創業教育對市場的適應情況,了解高校創業教育與社會期待的落差等,更完整地認識創新創業教育,提升創新創業教育的能力。
(4)高校要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大學生應主動培養創新精神,強化創業意識,理解“創新創業”的內涵,規劃未來職業生涯,明確個人奮斗目標。同時,大學生還需要克服畏難情緒,保持良好心態,積極配合教師的創新創業課程教學和實踐訓練,為未來的創業和就業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乜曉燕,馬玲,李德才.困境與路徑:基于利益相關者視角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7(03).
[2]曹薇.學校利益相關者視角下高校創業教育研究[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1).
[3]李政.利益相關者視角下高校創業教育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高等教育,2012(10).
[4]廖倩,張海龍.利益相關者視域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多元支持體系的構建[J].華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1).
[5]王占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觀念變革的整體構想[J].中國高教研究,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