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冬莉?趙永強?劉青芳?李國琴

分組項目式教學是理論結合實踐的有效方法,其實施依賴于課程特點及其它相關教學環節,尤其是實踐環節的支撐。教學步驟采用“理論—項目—實施”的次序,項目計劃、實施和產出為遞進式、階梯式,三個過程不斷交替,考核評價體系多元化。分組項目式融合了多種授課方式,貫穿了多種學習手段,強化實驗實踐環節,重視工程能力培養。以問題導向設立小組項目,隨技術發展更新項目內容,依學生志趣調整學習方式,契合了新工科教學理念。
為應對新的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支撐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等國家戰略,教育部積極推進新工科建設[,高校作為工程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結合新工科理念進行“應用型人才”、“工程型人才”培養是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其目的是讓學生盡快把課堂學到的知識轉化為技能,應用到創新工作中。以項目實現為目標的教學,可以將理論與實際應用無縫對接,有效解決當前工科專業培養模式中的偏重理論教學,工程實踐訓練不足[4的問題。分組教學是解決大班教學管理、提高大班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二者結合應用于工程類基礎課、專業課教學,可以為創新教育打好基礎,明顯提升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一、實施的條件
適合分組項目式教學的課程應具有幾個特點,一是教學內容接地氣,能夠結合日常生活進行舉例,容易從教學內容中生成具體項目。只有在現實情境中進行學習與認知,學生才能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二是生成的項目具有可移植性、可持續性,易于應用于其它項目,能夠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三是同一項目有多種實施可能,以便小組討論、取舍。在《數字電子技術》課程中,項目的產出依賴于電路的設計、仿真、焊接、調試等,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實驗實踐能力,所以應有安排合理的實踐環節做支撐。如:前期設置了電子工藝、焊接、小型電子產品安裝調試,多個仿真軟件教學實踐周,為學生的電路設計、仿真打下了基礎,后續有課程設計、電子技術綜合實踐等實踐環節,項目小組可以延伸項目內容,或者繼續合作其它項目。
二、實施的內容
分組項目式教學可以在一門課程中實施,也可以多門課程結合在一起,如《數字電子技術課程》的分組可以和《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相同,甚至后續的《微機原理》、《單片機》等課程,以保持小組成員的穩定性和項目擴充的連貫性。每組一般3-4人。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也可以按學號、成績排名等直接成組,建議學生依興趣組合,便于確定項目內容,減少摩擦,高效分工,同時可以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主體性,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
(一)教學步驟
項目教學法采用“理論—項目—實施”的步驟。首先進行理論教學,夯實基礎。在《數字電子技術》課程中,涉及大量的芯片,教學中需強調芯片的特性,使用條件,注意事項等,在熟悉芯片的基礎上,結合實際說明使用該芯片可以實現哪些現實中的邏輯,例如:NE555可以構成定時器,特定音頻輸出(如警車、急救車聲音)電路,整形等。然后讓各小組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題目去做,即產生項目,最后去實現該項目。其優點是不改變原有章節順序,沒有完全打破學生的原始學習思路,而且在熟悉器件的基礎上產生項目,學生很少有畏難情緒。
(二)實施的過程
1.內容的遞進式、階梯式
基于教學內容的由淺入深,項目計劃、項目實施和項目產出是一個不斷交替,由小到大的遞進式、階梯式過程。從每一章節的知識點入手,一個點對應一個小項目,隨著學習的進行,知識的擴充,各小組對自己已完成的小項目進行選擇組合,形成一個中等項目,一步步將項目越變越大,功能越來越完善。
2. 實踐技能的強化
項目不論大小,都經歷“設計--仿真--修改--實物接線--調試”過程,設計仿真在電腦上完成,實物連線調試在電子技術實驗室進行,合成大項目后可在電子工藝實驗室制版焊接,將多個實踐環節所學滲透在項目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將其植入后續的課程設計環節和電子技術綜合實踐環節,學完《單片機》課程后,可以將同一功能用單片機實現,實現知識的一體化,系統化。
3.項目的總結
總結是知識內化和提升的主要過程。項目結束后的總結分兩種,一是階段性總結,小組成員對本階段項目的進展情況,與前期的關系,指標變化等進行總結,展示;不同小組間相互交流,互相借鑒,進一步修改、完善各自項目。二是課程結尾,對項目做最后總結,分兩個環節,一是小組成員總結項目產出過程的所有問題,方案的取舍,成效,突破等,幫助學生將知識系統化;二是匯總所有項目,對其中的功能類似的項目進行比較分析,幫助學生拓展思維。因為同一個知識點在不同小組的實現方法是不同的。如數值比較可由比較器、加法器、譯碼器、數據選擇器等多種器件實現。例如延時電路可以由555、計數器等作為核心器件的多種方式實現。
(三)考核與評價
考核評價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檢驗,也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認可,構建全面評價和能力導向的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非常重要。分組項目式教學要加強過程化考核,重視過程評價;以小組展示為主,兼顧個人能力。
課程評分結構為:總分100%=平時30%+實驗20%+末考50%。平時考核以小組形式進行,包括課堂討論,項目展示等,對小組成績和個人表現分別計分。表1是課堂展示環節的評價項目。自由提問人是其他小組的成員。其中邏輯性、完整性、工程性決定小組本次展示的成績,而講解人、補充人、自由提問者可額外加分。在文獻中,作者給出了項目式教學法的實驗進行方式,所有實驗從前期準備、實驗過程到實驗報告的完成完全以項目形式進行。要求必須先預習,寫好預習報告。實驗成績組成為:總分100%=操作50%+報告40%+加分10%。操作和報告根據本次實驗要進行的內容不同,給出不同的考核標準,加分是指在完成既定方案的基礎上,驗證或者補充了其它方案。
課程結束后的課程設計環節獨立考核計分,是對分組項目式教學的有效補充和提高。各小組根據已完成的項目,結合設計任務繼續擴充、改進。要求給出項目式設計報告,并完成制作調試。表2給出了期間設置的多個檢查環節,既檢查了小組成果,又考核了個人能力。
三、新工科理念的融合
首先,項目的確立建立在課堂教學內容的基礎上,以問題為導向:學了什么?能用來做什么?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怎么做?例如:計數器可以用在生產線上,汽車里程,分頻等,輸入輸出信號有哪些差別?怎么獲取?和哪些課程的知識有關聯?這些在項目實施時都是學生需要考慮的問題。其次,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進步,身邊的數字技術應用發生很大的變化,知識點的應用也可以與時俱進,學生確立的項目隨之更新。例如:以前的彩燈控制,現在變為LED屏顯示內容的控制。投幣式售貨機和掃碼式售貨機的控制流程差別在哪里?第三,因每個小組成員不同,內容不同,實現過程不拘于教室或實驗室,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興趣、特點、習慣等自行組織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權,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四、實施的成效
經過一個完整教學周期,7個自然班,83個小組的實踐,分組項目式教學無論是教師能力和學生能力的提高、還是教學經驗的增長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主要是學生的變化。項目式教學不斷引入的身邊問題:蓄水池水位控制、自動販售機購買流程、復印機時序產生、熱水器水溫控制等等勾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小組間項目設計的找錯糾錯點燃了學習的熱情。小組作業、項目、實驗的差異化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一些小組常在實驗課上驗證、修改方案,或者比較同一項目的多個方案,甚至在修改中自然引入了《模擬電子技術》中學到的知識,不同小組間也會根據實驗過程中的問題相互交流提高。出乎意料的是,實驗課加分項小組的比例占到了40%。而每個小項目的成功帶給學生的成就感、自豪感是分數無法代替的。多次的小組展示環節,給學生提供了表現自我、提升自我的機會,課上、課下都很活躍。有學生評價愛上了這門課。
其次是各種教學過程的有效融合夯實了工程教育的基礎。分組項目式融合了“講授--討論--翻轉--提問”多種授課方式;通過貼近生活的項目實例,無關項、自啟動等晦澀的概念被自然地引入項目,解決了概念化教學的難題;項目式學習貫穿了“理論設計--仿真--實現”多種學習手段;小組項目的由淺入深、由小到大,將一個個知識點串在一起,知識的學習從點到面,符合“學習--深度學習--掌握”的認知過程,達到了“基礎--強化--提升”的學習效果。而且,項目實施過程的故障、糾錯,培養了學生的細致與橫向思維,例如邏輯電平正確,電流不滿足條件導致故障,使學生關注參數等細節;在移位寄存器構成的彩燈循環電路中,用模擬中的電流轉換為電壓的方法,解決了電路中的電壓不足導致的故障等。
五、結語
分組項目式教學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動性,充分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具有將教學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學生主動參與的突出優點。通過分組項目式教學,形成“學好理論-會建項目-認識實物-調試產品”的一體化教學思路。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并解決問題,引導學生真正學習、拓展學習,帶給學生最大的學習樂趣。小組成員一起工作,更有助于協作能力和團隊精神的培養。小組差異與項目差異,將分層教學與分組教學兩種教學方式密切聯系在一起。如能和專業培養體系中的其它課程一起實施,進一步擴充項目功能,更有助于將各學科知識聯系在一起,實現專業知識的系統化。所以分組項目式教學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體現了綜合性、開放性、實踐性的新工科工程教育理念。
(作者單位:太原工業學院電子工程系)
項目支持:太原工業學院2018年院級教學改革研究資助項目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00006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