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雷 陸文婷
摘要:我國部分小麥種植地區水資源匱乏,當地農戶為了澆灌小麥而過度地開采了地下的水資源,導致了地面塌陷、沉降等事故的發生。因此為了小麥的安全生產,有必要推廣種植節水小麥,在減少水資源灌溉消耗的同時促進小麥增產豐收,使當地小麥種植實現綠色發展。
關鍵詞:節水小麥;綠色發展;作用;舉措
1 推廣種植節水小麥的作用
1.1 提升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大力推廣種植節水小麥,有利于減少前期投入,同時增加小麥產量,使當地農戶的節水意識不斷的提升,減少他們對地下水的過度開采,保證小麥的安全種植。
1.2 提升經濟效益
種植節水小麥不僅能夠降低對水資源的消耗,節約種植的成本,而且與普通小麥相比,節水小麥的產量更大,這就使小麥種植實現了低投入高產出的種植效果,使農業生產最終的經濟效益增加。
2 推廣種植節水小麥、助力農業綠色發展的舉措分析
2.1 合理選擇小麥品種
目前市場上的節水小麥品種較為豐富,因此在進行品種挑選時,要依據當地的種植環境、氣候條件等情況來選擇合適的節水小麥品種,大力進行推廣種植,以達到綠色種植標準。
2.2 引進小麥節水栽培技術
善用秸稈:將秸稈均勻鋪撒在麥田當中,經過一段時間后,秸稈就會腐爛,產生腐殖質成分,保持水分子的穩定性,使土壤里的水分不易蒸發,達到存水效果。此外,秸稈的覆蓋也延緩了土壤水分蒸發的過程,使深層土壤的保水、蓄水能力提高,從而為后期小麥的生長提供水分,減少灌溉水的用量,推動農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合理澆灌:在進行澆灌工作時,首先要對種植土地的含水量和植物的成長情況進行考察分析,由此來決定灌溉的方法和灌溉水量多少。對于缺水程度高、儲水能力差的土地要采用噴灌等方法進行澆灌,以達到節約水資源、促進麥苗生長的目的。
耙地整地:在正式的種植工作前,要做好對麥田的耙地工作,使耙地的次數保持在3次以上,同時確保土地表面不會出現凹凸不平的情況,讓土壤保持上部松軟、下部堅實的狀態,延緩土壤水分蒸發的過程,以便于水分能更多地被小麥吸收利用。
播后鎮壓:播后鎮壓工作能夠提升麥苗的抗旱性,保證麥苗能夠順利挺過寒冬。在播種完成后,要依據土壤的墑情選擇相應的鎮壓器具來進行鎮壓作業。鎮壓作業完成后,土壤下層的水含量就會增加,在后期澆灌時也就可以節省一定的水資源,保證農業實現綠色發展。
做好深層水利用:農戶需結合當地具體的降水情況來合理控制春季的灌溉水量,做好對土壤深層水的利用工作。具體來說,應當在做好前期科學播種、播后鎮壓工作的基礎上,適當延遲春季的澆灌日期,使小麥在生長時通過延長根系來主動吸收深層水,增加對深層水資源的利用率,實現小麥種植的可持續發展。
2.3 做好引導示范工作
政府應規劃好相應的節水小麥種植示范區域,組織當地的農戶進行參觀與學習,不斷提高節水意識和節水技術,使節水小麥的種植技術獲得大面積的推廣和使用,減少農戶的地下水開采行為,緩解種植環境的壓力,實現綠色種植。
3 結語
當前我國的小麥種植區存在著水資源匱乏、水資源利用不合理的問題,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就必須向農戶推廣種植節水小麥,普及相應的節水舉措,以幫助他們改善小麥的種植條件,在減少水資源消耗的情況下實現小麥增產的目標,從而促進農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為當地農戶帶來更高的經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