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與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城市化建設進程也得到了迅猛的提升,針對一些老舊街區的改造及維護工作也逐漸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重視,老舊街區防火問題就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老舊街區一般建設時間較長,且由于基礎設施老化損壞,管理人員結構復雜混亂,難以落實管理工作,造成其的安全隱患較嚴重,尤其是夏季高溫季節以及冬季干燥氣候條件下,極其容易引發火災問題,因此,相關人員必須要謹慎做好相關的消防安全工作,基于此背景下,本文針對老舊街區火災特點及其預防做出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老舊街區;火災特點;預防
1、老舊街區消防安全管理風險因素
1.1普遍存在電壓超負荷現象
對于老舊街區的建設時期來說,一般都較為久遠,彼時國家整體經濟比較落后,經濟條件對其產生較大的制約,因此其建設基本上遵循降低成本與物盡其用原則,導致街區內電氣線路的鋪設不足,而隨著國民經濟與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街區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對于家用電器的需求不斷提升,各種大功率電器成為了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而建筑物內現有的線路接口并不能滿足其的電器使用需求,因此許多居民都會自己通過插座與電線來進行私拉亂接,導致每家每戶的電線重疊交錯,甚至沒有進行穿管保護,也很難做到人走電斷[1]。
1.2電瓶車亂停亂放現象屢禁不止
于老舊街區的居民來說,其年齡結構趨于老齡化,相對來說,這部分人群的消防安全意識不夠完善,日常隨意性較高,當前社會,電瓶車的出現為人們的交通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其已經成為了每家每戶必備的代步工具,而大部分老舊街區并沒有建設相應的電瓶車停放點,因而很多居民就自己隨意在自家門前、消防通道樓梯間等位置用于電動車及雜物的日常擺放,甚至不顧停放位置是否合理,就直接自行連接插線板或亂扯電線去給電動自行車進行充電,這一類行為存在非常大的消防安全隱患,對于管理人員的相關說法則不予理會,該類行為屢禁不止。
1.3消防設施老化損壞嚴重
老舊街區建設初期,年代一般較為久遠,當時的消防技術規范較低,導致街區內的一些消防設施配置不夠標準,甚至許多街區消防設施配套不足,規劃安排不夠合理,另外,許多消防設施在規劃放置時原本是完好的,但總有素質較低下的居民對消防設施不夠重視,維護意識不足,經常對其搞破壞,導致消防設施在遭遇老化問題的基礎上,還會受到人為損壞,在火災易發的季節,很容易會因為消防設施的缺失或損壞,導致一旦遭遇火災會面臨巨大的撲滅難度,甚至會因為該問題導致取水遭到阻礙,錯過最佳撲救時間,使得居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1.4老舊街區避雷設施待完善
老舊街區在建設時期,一般針對避雷設施的建設較為落后,且考慮不足,甚至大部門在建設時期并沒有設置防雷設施,這就導致若遭遇雷暴天氣,居民家的一些家用電器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一旦遭受雷擊,極容易引發火災,近年來這樣的案例也屢見不鮮[2]。
2、老舊街區消防安全管理風險分析
2.1減少老舊街區的木質結構
在老舊街區的建設時期,其所運用的原材料一般以木材居多,用量非常大,并且建筑構件所使用的木材,多為松杉、香樟、楠木等含油的類型,在建設過程中也會在其表面進行油漆的涂刷,隨著時間的推移,就導致木材的干燥程度也在逐漸提升,因此使得建筑結構存在嚴重的火災隱患,一旦引燃,其的燃燒速度極快,與此同時,木材在燃燒過程中會隨之產生大量的煙霧,再加上老舊街區一般會設有多個門窗,會因空氣比較足導致火勢迅猛,另外,除了建筑木材之外,還有部分類型的老舊街區存在大量可燃材料,由此看來,木質結構會加大老舊街區火災的發生率,要想做好老舊街區的消防管理風險防控,需要減少老舊街區的木質結構。
2.2缺乏適當的防火分隔措施
很多老舊街區的住宅區的形式多數是在單體建筑的基礎上所組成的各類庭院,這就導致老舊街區內,存在建筑成群,庭院相連,毗鄰成片的現象,從消防的角度來看,這種建筑布局方式存在非常大的火災危險性,其沒有適當的防火分隔及安全距離,如果發生火災,會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撲救導致周邊的建筑結構出現大面積傳播燃燒,出現“火燒連營”的局面,危害整體建筑群體。
2.3要了解火災蔓延的規律
火災問題的發生會導致房屋出現倒塌現象,對于我國的老舊街區來說,其大部分房屋為木質結構,該類房屋的倒塌現象也存在一定的規律,通常其先塌屋頂,然后墻柱開始后倒,這是因為受到老舊街區木質房屋結構影響,使得在出現火災時,其會首先向屋頂蔓延,而這類建筑屋蓋的屋架以及椽子等構件的截面面積較小,而梁柱截面面積又比較大,在此基礎上,老舊街區發生倒塌一般會持續較長的時間,有相關調查顯示,木質構件遭受火焰向里燃燒的速度能夠達到0.8mm/min,舉例來說,若構件橫截面積為300mm,則其開始燃燒到完全失去承載能力約需要40min以上的時間,根據這一數據參考,若老舊街區發生火災,在實際的撲救過程中,相關人員要注意根據建筑結構的截面去進行倒塌時間的基本判斷,從而及時爭取最佳撲救時間[3]。
3、我國老舊街區的火災防范措施
想要落實對于我國老舊街區的火災防范工作,就必須要重視日常中的各個部分,從而在點滴細節中盡可能的清除火災安全隱患,基于此,相關人員需要重視以下幾點火災防范措施:
3.1更換線路,消除隱患
老舊街區的電壓超負荷問題是重要的一個火災隱患,因此首先需要針對日常用電問題進行改造,但多數老舊街區居民的經濟條件較差,其的收入水平也較為低下,基于此,建議將老舊街區的電器線路改造交由電力公司納入改造計劃,從而通過利用政府部門財政供給支持的方法得到解決,實現統一更換。
3.2增添設施,有備無患
老舊街區一般還會存在水源缺乏的問題,從而導致一旦發生火災問題,會對火災撲救工作造成一定的難度,因此,市政先關部門要針對市政水源能夠涉及到的老舊街區,適當增加消防栓,對于市政水源無法實現有效供給的區域,則必須要在適當距離區域內設置消防水池,另外,相關社區、派出所應當做好聯合,深入調查了解居民的電動自行車的總體數量及停放情況,并按照街區的總體布局及面積,增設電動自行車的停放車棚及集中充電場所,政府相關部門也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電動車停放及充電標準,從而不斷規范街區居民日常的電動車停放及充電問題。
3.3健全組織,強化意識
老舊街區社區居民委員會還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街區內建立微型消防站,并由轄區街道辦事處提供一定的經費進行滅火器材的配置。另外,還需要不斷提升群眾居民的消防意識,并組織群眾針對電動自行車的充電場所進行定期的巡查及監管工作,從而確保能夠及時發現火災隱患進行排除,區域內管轄的消防部門也要結合老舊街區進行火災隱患特點的分析,并在所得報告的基礎上加強對于街區群眾的宣傳教育,完善其的消防知識體系,規避群民群眾的消防知識存在片面性、不專業性等問題,使其加強對于火災隱患檢查以及火災撲救工作的認識, 盡可能的實現“救早、救小、救及時”的目標。
3.4制作預案,加強演練
老舊街區轄區內的消防部門要針對區域內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調查,從而將區域內的消防通道、水源、重點部位等情況進行一個全面的掌握,并基于此制定合理可靠的滅火救援作戰預案,以此不斷優化應對火災的處置對策,強化提升火災撲救的效率,進一步為老舊街區居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做出強力保障,另外,老舊街區內的街道辦事處要結合實際,去聯合派出所、居委會、應急等各部門,建立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組織,并制定相關的應急預案,以此不斷提升其居民對于火災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并強化其應對消防安全風險的能力,盡可能的爭取救援時間,不斷降低火災所可能對群民生命與財產造成的威脅。
3.5落實職責,加強檢查
老舊街區內的辦事處,派出所,居委會等組織要落實自身職責,在《消防監督檢查規定》等相關規定下,加強對于區域內的消防安全檢查教育工作,對于一些損壞消防設施等消防安全隱患行為做出處理,另外,還需要針對區域內的消防設施進行定期的監管巡查,并適當設置一定的標語,警示居民群眾不得擅自破壞,否則要進行一定的處罰,以此保證老舊街區內的消防設施保持完好有效。
3.6加強宣傳,警鐘長鳴
消防部門還要從居民的思想層面入手,運用各種方式加強對于消防安全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及培訓,從而盡可能的提升老舊街區居民的防火意識與觀念,關于這一工作的開展,需要側重與消防法律法規,從用電、用火、用油、用氣等方面入手,確保居民能夠提升安全常識,使其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重視一些易于引發火災的舉動,并做好預防,另外,還要加強其自救意識,當面臨火災問題時,能夠及時的報警、逃生,在根本上降低火災發生的可能性,以及安全事故風險。
結語:
綜上所述,老舊街區存在很大的火災隱患,相關人員要做好風險評估與勘察,從而采取合理措施進行有效預防,當出現火災問題,也要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從而保障老舊街區居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白亮.論棚戶區改造房建設中的消防實踐[J].中國消防協會科學技術年會,2016,20(16)
[2]劉芹芹.城市老舊街區火災隱患及防治策略研究——以南京老虎橋、范家塘片區為例[J].天津大學:城鄉規劃,2015.
[3]李冬.老舊街區火災多 ?根在基礎太薄弱[N].中國應急管理報,2019,04(20)
[4]張瑩瑩.北京老舊街區胡同火災危險性及對策分析[J].安全,2017,38(03)
作者簡介:
徐雄韜(1990.07-),男,漢族,江西撫州人,碩士,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研究方向:消防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