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老百姓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對于建筑工程的質量以及性能標準也在上升,建筑防火技術的高效應用成為人們關注焦點。基于此,本文將詳盡地闡述建筑設計中建筑防火設計的具體應用及要點,希望能夠給同行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建筑設計;材料;防火;應用分析
1、引言
現如今,要想強化建筑防火設計研究力度,實現有效的設計溝通,增強設計的精準性,相關的工作人員就需要拓寬技術模式。伴隨我國人口數量日益增多,此時需要更加重視人均住房模式的運用。根據高層建筑的防火設計思路,合理設計技術模式,以精準的建筑安全管理作為依托,實現科學的防火設計應用。基于此,本文將詳盡地闡述建筑設計中建筑防火設計的具體應用及相關,希望能夠給同行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
2、合理選取及應用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對于建筑項目來說至關重要,高品質的建筑材料是充分發揮建筑防火技術的重中之重。就目前我國建筑出現火災問題的原因來說,諸多建筑產生火災是因為該建筑材料燃點偏高,同時極易被溫度或者明火種等因素所干擾,具體可以闡述為如下幾點:
首先,在選取建筑材料期間,未能充分地考量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而最先考慮的是建筑材料成本,如此一來,就使得諸多的建筑工程缺少達到防火標準的建筑,從而埋藏了諸多不必要的火災隱患。
其次,由于建筑材料中所含有的成分較為復雜,只要出現燃燒問題,那就會生成一系列不利的煙霧及有毒氣體,這些氣體不但會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不利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到人員的撤退以及相應的搶險救災工作。這就不難看出,在建筑施工期間,相關的負責人需要充分地考量建筑材料的防火屬性,不可以僅僅考慮經濟因素,而是要全面地考量建筑材料的性價比,這樣才可以有效地避免火災地發生,進而確保建筑物在施工及投入應用后的安全性。
3、防火技術在建筑防火設計工作分析
在目前建筑防火設計期間,相關的工作人員要開展建筑系統的分析工作,由此確保其達到應用的標準。在實際設計過程中,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充分地留意戰略方式的積極落實,接下來,本文將對防火技術在建筑防火設計的具體應用展開進一步地闡述。
3.1建筑格局的防火預設分析
在目前建筑格局防火設計過程中,怎樣保證建筑模式的防火性能是核心要以,相關的工作人員在設計期間,需要以火災防范作為主要的前提,然后再予以積極地落實。在總體格局優化期間,還應該依據地形、地勢以及風向等予以科學設計,科學合理化設計之后才可以防止火災問題的繼續蔓延。消防車的救火方式的合理應用也能夠為救火打下重要的基礎。在設計建筑工程期間,相關的工作人員也應該完成分區以及防火分離方面的設計等等。其建筑物要受到科學的防范指導后,在各個區域予以設計調整。一旦某個區域出現火災,那么就需要采取針對性的防火分離措施予以隔離處置。在落實防范舉措的過程中,為了防止火災大范圍地蔓延,相關的工作人員還需要開展耐熱性及防火性分析。在整個預設時期,務必要發揮氣體隔絕性能,只有完成好防火分隔區的啟動預設,才可以確保建筑設計總體的安全性。
3.2建筑防火的儲水設計分析
由于受到儲水設計形式以及建筑水壓等因素的影響,此時怎樣提升水資源儲備量是重中之重。在設計建筑工程中,增設相關的儲水設備,科學設計消防路徑。在長時間的設計工作中,需要合理解析給水系統,倘若出現壓力不足的問題,那么一定是出現了其他的故障,此時就需要增設滅火等裝置設施,為人們提供充足的水資源。
3.3設置備用的消防火栓
在設計建筑工程期間,尤其是在室內防火設計時期,相關的工作人員要考量防火栓以及其他故障問題,這就需要一同啟用消火栓,由此實現滅火的目標。為了保證建筑的安全性,在設計期間,工程方要沿用適合的消防栓,在后續設計過程中,還需要把供應管道予以必要的分離處理,倘若出現突發性的狀況,那么要立馬予以處置。該設計方案可以有效地減少消防設計不科學的問題,還能夠在短期內保證消防預設的科學性。
3.4建筑防火墻體的設計工作分析
防火墻作為整個過程預設的重點,在展開防火設計工作期間,相關的工作人員要考量墻體的厚度以及材料的應用狀況,從而明確科學的指標。在設計建筑物防火墻的過程中,務必要保證厚度達到規范性的指標,同時還需要仔細地評估倒塌風險。一旦出現不良的火災問題,那么還能夠為滅火以及人員解救提供充分的時長。不僅如此,選取建筑材料也至關重要,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選取防火、耐高溫的建筑材料,不僅如此,也需要采取空心磚、實心磚以及加氣混凝土磚等整體強度較大的建筑材料,由此契合規范性的設計標準。值得注意的是,在定期管理的過程中,需要預先開設孔洞,防止防火墻遭到不利的影響,通過一系列嚴謹的監督以及排查之后,才能夠完成對故障地處置,最終提升總體性能的合理性。
3.5建筑門窗的防火設計
在對防火設計進行引導的過程中,相關的工作人員要提前掌握門窗的防火設計規范,保證耐火性能獲得充分地利用,只有提高總體的穩定性,才可以契合當前現有的需求。綜合我國目前住宅設計形式標準,選取不同標準的建筑防火材料。在材料性能選取過程中,其選擇適宜的極限值極為關鍵,通常情況下,耐火極限不可以大于1小時,倘若建筑內部出現火災,那么就很有可能在短期內繼續蔓延,此時就要提高建筑材料的耐火性,減少不必要的災害出現。
3.6建筑樓梯內的防火設計
一旦建筑出現不利火災,那么此時樓梯就成為重要的撤退路線,在進行內部設計的過程中,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充分考量設計的有效性,要在后期預設中設計可靠的通道,從而幫助各個人群進行撤退。比如說,要進行耐高溫的評估處理,科學選取材料,在設計樓梯防火設施的過程中,還應該考慮樓梯間方位、數量、高度以及各個形狀,科學開展監督及檢查工作,保證樓梯防火的合理性,減少不利隱患出現的幾率。安全疏散對于確保火災中人員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現如今,建筑防火建筑規范對疏散距離都作了相應地規定,值得留意的是,部分建筑缺少固定的疏散寬度,而是應該先仔細地估算人員的實際密度,接著再進一步計算疏散寬度。比如說,針對辦公區域、商場等其他娛樂性的場所,其安全疏散距離包括兩部分:首先,房間內最遠點到疏散門的間隔;其次,從房門至疏散樓梯道或者外部出口的間隔。但是不容忽視的是,其設計工作人員要注意如下幾點,即樓梯間的首層應該安置直通到室外的出口,或者需要在首層安置擴大的封閉(防煙)樓梯間,如果建筑樓層不超過四層,那么樓梯間距離直通室外的出口的間隔不可以超過15米。針對疏散樓梯,最好要安置于標準層的兩側,從而為住戶提供多個安全疏散路線,疏散樓梯需要接近電梯,可充分地結合疏散線路(電梯)與緊急疏散線路,這有助于人員地迅速撤退。與此同時,其疏散樓梯需要接近外墻設置,確保上、下通暢,這就能夠保證不同方向前來的任何可以彼此錯開。
4、建筑內部空間的布置分析
為了避免火災以及煙氣在建筑內部獲得迅速地擴散,保證人們的生命安全,盡可能減少資金上的損耗,就需要合理地布置建筑內部空間,其在布置過程中需要遵循如下幾點原則,具體來說。首先,燃油以及變壓器室都需要安置在建筑物的第一層或者是地下一層,同時還需要是在靠外墻的位置。其次,針對鍋爐房、變壓器室,相關的設計人員應該保證其直通室外或者安全出口。而針對柴油發電機房,則應該安置在建筑工程的第一層或者是地下一二層,還應該在機房內安置一系列的儲油間,總儲存量需要確保在8h需要量以上。第三,針對消防控制室,相關的工作人員應該將其設計在建筑物首層靠外墻位置,如果被安置在地下一層,那么同樣也需要將其通到戶外的安全出口,不可以安置于電磁場干擾較強的設備用房周邊。第四,針對消防水泵房,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將其安置于地下三層或者是之下樓層,而疏散門要設置在離安全出口最近的地方。面對人員流動較大的區域,相關的工作人員也要予以特殊處理。首先,針對高層建筑中觀眾廳、多功能廳等人員較多的地方,最好要設置在首層至三層之間,但是如果設置在其他的樓層,那么其規模不要大于400平方米,至少設置兩個安全出口,且要安裝專門的自動噴淋以及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其次,老年人建筑和兒童活動的場地,需要安置在單獨的建筑內,如果耐火等級是一級,二級的建筑,那么最好設置在首層至三層之間。如果耐火等級是三級,那么就需要設置在首層至二層之間,如果耐火等級是四級,那么最好設置在首層,同時都需要布局獨立的出入口。
結語:
綜上所述,現如今,伴隨我國城市化發展進程日漸加速,出現了大量的建筑工程,這在節省土地資源的同時,也改善了老百姓們生活工作的環境,繼而推動了我國的城市化的發展進程。但是,由于我國對于建筑設計中防火設計的探索還比較晚,所以諸多的建筑物都存在火災方面的安全威脅,此時,相關的工作人員要做好建筑工程防火設計方面的管控與規劃,全面地掌握建筑工程防火設計管理的各種風險性難題,然后再采取科學合理的防范措施,科學布置建筑工程內部空間,充分地發揮其防范措施在防火設計管理中的現實價值,這對于整個建筑工程的可持續性發展有著巨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洪松.建筑防火設計在民用建筑設計中的具體應用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01)054-054.
[2]陳磊.探討民用建筑設計中建筑防火技術的運用[J].江西建材,2017(21)(2):121-122.
[3]洪松.建筑防火設計在民用建筑設計中的具體應用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026):355-356.
[4]岳建林.建筑防火設計在民用建筑設計中的具體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18,No.500(15):83-84.
[5]李炳熙.淺談民用建筑設計中防火技術的具體應用[J].工業b,2015(45):110-110.
作者簡介:
彭佳勝(1980.10-),男,漢,工程師,大專,湖南長沙,建筑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