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新課程改革進程不斷加快,部分小學數學教師意識到更新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加強素質教育,同時要重視核心素質的培養,文章主要針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相關課題進行分析,闡述了相應的見解。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質
一、 引言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與學習需求,制訂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其中的核心素質培養無疑是教學工作中的重點,需要提高對于核心素質培育的重視,并將其落到實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不斷地總結,及時發現核心素質培育過程中的問題,制訂完善的解決方案,促使學生穩步成長。
二、 核心素養的培育要求
所謂的核心素養主要指的是學生在成長與發展過程中必備的品質與素養,現階段對于核心素養的定義仍舊不夠完整、缺乏明確性。但可基于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核心素質培養做進一步分析,結合數學教學的目標以及教學標準,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主要指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掌握數學基本原理,深刻數學內涵,提高對于數學知識的認知,逐步提高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力與理解力,產生深刻啟發,以此為基礎,進行不斷地篩選與研究,使得數學知識內化為綜合能力,外化為素質的提升與學習效率的提高。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核心素質培育應滿足以下幾項要求。首先,需要承載學科育人價值。小學數學學科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學習能力不斷地協調與優化,逐步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使學生具備日后步入社會所需要的品質及素質。其次,應彰顯學科本質。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核心素質培育不僅要將重點放在素質提升這一層面,同樣要突出學科本質,使素質教育與學科教學有效結合,幫助學生更為高效地學習,提高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力與掌握能力。最后,學科素質培養應體現普適性。學科核心素質培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要求小學數學教師根據學生的成長特點與年齡特征,參照學科教學標準,優化教學路徑,使得核心素質培育更具普適性,更能為學生所接受,使大部分學生具備共同素養,真正做到有教無類,確保學生的成長快速且穩健。
三、 小學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培育的價值
(一)有利于數學理念的滲透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主要核心素質培育要求數學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與學習需求,逐步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從學生角度入手加以思考,制訂多元化的教學方案,并以針對性的引導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數學素養的培育無疑意味著思想的滲透,教師在教授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將會涉及計算等內容,此時教師就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數學知識,掌握其中的要點,提高知識的理解力,在此基礎上,將知識有效應用于實踐,切實提升知識的實踐與應用能力,逐步形成創新力與創造力。不僅如此,數學教師在數學知識的教授過程中若想進一步提高核心素質培育效果,就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踴躍表達自身看法,發現數學學科的趣味性,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興趣,使得自身的綜合能力得到質的提升。只有將科學的數學理念傳達給學生,方可使學生明確數學知識學習的精髓與重點,進而更為高效地學習數學知識、應用數學知識,這有助于學生數學學科素質的形成。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容易遇到各類阻礙,制約著學生的成長,基于此,教師有必要通過核心素質培育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符號及相關原理,使得學生的學習更加全面、透徹、深入。在核心素質培育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分析能力都將得到有效提升,在此基礎上,經過教師的指導,學生的學習效率將會不斷提高。
四、 小學數學教學核心素質培育的現狀
(一)應用范圍狹窄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落實核心素質培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緊迫性,很多時候,小學數學教師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無法全面去透徹地理解核心素質培育的要求,認為完成教學目標、將教材內容傳遞給學生即可保證基本的教學水平,無需重視核心素質培育工作的落實。這無疑會一定程度的縮小核心素質培育的范圍,很難保證核心素質培育效果。眾所周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實施核心素質培養具有一定的廣泛性與必然性,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做好工作總結,明確學生的學習能力、創造能力以及知識的應用能力,不斷地將核心素質培養與小學數學教學相結合,促使學生日后穩步成長、高效學習。由于部分教師未能將核心素質培育工作落到實處,使得該項工作落實受到桎梏,間接地降低了核心素質培育的水平。
(二)未能明確核心素質培養的概念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核心素質培養應與傳統的數學教學相區分,但是,仍舊有部分教師未能真正理解核心素質的概念以及核心素質培育的要求,導致核心素質培育工作無法有效落實。大多時候,這部分教師都會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實踐訓練來提高學科素養,這樣的教學方式無疑背離了核心素質的目標,最初學生的數學知識理解力與掌握能力得到了相應的提升,但學生的學習過程相對刻板,無法形成創新力,對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來講無疑是不利的。
五、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核心素質培育的方案
(一)進行學科銜接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若想進一步提高核心素質培育效果,就要求數學教師結合數學大綱要求,根據學科教學目標,在講解數學知識點的基礎上,將核心素質培育有效融合,核心素質培養更加強調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因此,有必要將小學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有效銜接,通過這樣的方式強化學科間的關聯,使得學生的學習更加立體化、結構化、系統化。在授課過程中,若學生存在疑難問題,教師可以充分聯系其他學科知識及相關信息,對知識進行拓展與補充,真正實現知識的滲透與銜接,切實提高學生的理解力與分析能力,這樣不僅有助于突出學科重點,還將一定程度的提高教學效果,為學生核心素質的培育營造了良好的外在環境。
(二)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核心素質培育的落實應將提高課堂效率作為前提,打造多元化教學方案,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數學課堂,大大提高數學教學效率。日常教學環節,教師應意識到與學生交流的重要性,然后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學習需求,制訂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不斷地彌補漏洞、優化措施,使得教學方案更能為學生所接受,更加契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不僅如此,教師同樣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交流,使學生意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合作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認識自身的不足,同時也可以及時學習其他同學身上的優點,真正實現優勢互補,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掌握更為豐富的數學知識。這一引導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效率,部分學生也將在思考與探討中掌握數學學習技巧,產生獨特的學習思維,對于問題探究與解決來講無疑是巨大的動力。總而言之,核心素質培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首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為前提,學生的核心素養才會不斷地提高。
(三)將理論融于實踐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核心素質培育不僅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要提高學生的知識實踐能力與應用能力,做到理論融于實際,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才更具價值,逐步作用于生活,為生活提供方向指導。在聯系生活實際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列舉生活中的案例,將數學與生活有效銜接,提高學生的認知,意識到學習數學知識不僅可以作用于生活,同時可以大大提高生活質量。在這樣的引導與教育環境下,學生不僅可以基于所掌握的數學知識在實踐中應用,同時在應用之后還會產生獲得感與成就感,從而意識到數學知識的獨特性,產生深刻認知,逐步將形成科學的數學思維,提高對于數學知識的實踐能力。
六、 結語
綜上所述,文章主要針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核心數據培育的相關課題進行分析與探討,提出了諸多看法,希望文章所作分析為有關的小學數學教師帶來借鑒,提高核心素質培育方面的重視,并將該項工作落到實處,在實踐工作中不斷地總結與分析,首先明確核心素質培育的概念,確定核心素質的培育要求,而后了解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核心素質培育的價值,基于核心素質培育現狀,制訂針對性的培育方案。
參考文獻:
[1]周麗凱.探究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核心素質培養策略[J].散文百家,2019,17(9):173.
[2]賴蘭英.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魅力中國,2019,10(52):53-54.
[3]徐麗瑩,彭新愛.淺議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31(9):54.
[4]安磊.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27(30):31.
[5]關金慧.芻議小學數學課堂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9,10(12):132.
[6]藏小紅.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9,31(12):107.
[7]張艷俊.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J].數碼設計,2019,27(11):79-80.
作者簡介:林萬麗,青海省西寧市,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賈小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