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秋茹

“教讀法”是把讀書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讀書,以培養學生讀書能力的教學方法。
“教讀法”的具體運用
一是運用工具書認識字詞、作者與背景。這一練習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認字解詞和掌握有關知識的能力。具體來說,就要為字詞正確注釋和注音;正確說明作者生平簡介;正確說明課文的時代背景。
二是劃分段落,概括節、段、篇大意。這一練習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提綱絜領掌握課文精神實質的能力。具體來說,就要正確劃分段落;正確概括節、段、篇大意;正確編寫課文內容提綱,節、段層次分明。
三是分析各部分的要點、細節和關鍵詞語。這一練習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抓住要點和明確其意義的能力。具體來說,就要字斟句酌,確定要點及其意義;明確各要點與中心的關系;明確各要點之間的關系。
四是歸納全文重點和中心思想。這一練習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歸納文章重點和主旨的能力。具體來說,就要正確歸納重點;正確歸納中心思想;正確分析作者的立場、觀點和思想感情。
五是分析寫作特點。這一練習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分析寫作特點的能力。具體來說,就要正確分析作者選擇材料和組織材料;正確分析寫作方法;正確分析語言特點。
六是提出問題評論或質疑。這一練習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所讀文章的內容與形式提出見解的能力。具體來說,就要觀點鮮明;引用有關課文恰當,道理清楚;立場正確,態度誠懇。
七是全面分析一篇課文。這一練習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獨立地全面地分析一篇課文的能力。具體做法是依次運用全面六種方法分析一篇課文。要積累和運用評論文章的用語,文章評析的標題要反映課文的意義或特點。全面分析一篇記敘文練習評估指標,包括理解指標和表達指標兩部分。理解指標:運用工具書認識字詞、作者與背景;劃分段落,概括節、段、篇大意;分析各部分要點、細節和關鍵詞語;歸納全文重點和中心思想;分析寫作特點;提出問題評論或質疑;課文評析定有正標題。表達指標:從結構入手,邊概括、邊敘述、邊引用、邊議論,行文順當;評析用語恰切,語言簡明,標點正確;用正楷字體書寫,卷面整潔。以上十項指標各計10分,共100分;每項成績分好、中、差三等,好的10分、中等7分、差的4分。
實驗證明:學生學會分析記敘文之后,只要掌握了散文、小說、劇本乃至詩歌的文體知識,就能分析上述文學作品;只要掌握了說明文和議論文的文體知識,就能分析說明文和議論文。這是什么原因呢?分析一篇記敘文的方法包含了分析與綜合、概括與判斷、推理與論證、由分到總、由表到里、由此及彼等一系列科學的思維方法,這是分析各類文章共同點的本質方法。
掌握了這套本質方法,學生就能分析各類文章。學生學會讀一篇文章,在此基礎上,就可以讀一本專著。一本專著是由若干章節織成,先一章節一章節鉆研,再從總體上鉆研,一本專著就攻下來了。筆者認為還應讓學生讀無字之書,即研究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事物。文章是客觀事物的反映,讀書能力的提高實質也就是認識文章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能力。經過讀書訓練,學生就有能力認識還沒有反映到文章中的客觀事物。綜上所述,教讀法除了前面說的七種讀書練習外,還加上兩種讀書練習:讀一本專著,讀無字之書。
教讀的兩個階段
筆者決定把教讀工作分為兩大階段:一是老師領學生進門階段,認真進行分析記敘文的訓練;二是學生登堂入室階段,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這一階段分四步:第一步,學生自讀文學作品;第二步,自讀說明文、議論文;第三步,由讀一篇課文到讀一本專著;第四步,由讀有字之書到無字之書。
讀書練習安排
在教師領學生進門階段,由分到總地指導學生做分析記敘文的練習,每項練習都有切實可行的目的、要求、方法、格式和評估指標。同時,還印發練習范例,讓學生仿效。(如表)
在學生登堂入室階段,放手讓學生讀書,教師不做指導,但要做引導和約束教學。首先,指出這一階段分四步走的每一步的要求;然后,指出每一步的評估指標;最后,組織交流活動。
各種讀書練習可以說都是寫作練習。各種練習都是書面練習,學生要把分析課文的過程和結果用書面表達出來,語言要明確、通順、簡潔,還要運用評析文章的用語,表達格式也有一定的要求。還要求不寫錯字和不點錯標點。分析一篇課文的評估指標,有三條屬于表達指標。這種寫作訓練的原則是:學生做什么寫什么,有話可寫,理解了再寫,不要無病呻吟、胡編亂造。特別是讀無字之書的練習,實質就是寫作練習,把現實生活的事物提取出來加以分析,把它反映到文章中來。筆者沒有作文課,學生不必寫作文,而學生的寫作水平有很大提高。因為他們會分析自己所要寫的材料,他們從分析課文寫作特點的練習中,學到許多寫作方法和語言特點。在實際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摘抄各種名言、警句,還要求學生背誦課文的精彩片段。這對他們提高寫作能力都有一定幫助。
(作者單位:江西省于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