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書琴
教師在教授小學生數學時,不能僅僅注重傳授學生解題公式,而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滲透精簡的數學思想,讓學生能夠從小擁有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硬實力,幫助學生使用數學方法去解決身邊的各種問題,讓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得到成長。數學這門學科的研究重心是數量、結構以及變化,教師可以有計劃地引用簡單的數學思想方法進行教學,幫助學生擁有多元化數學思想。
一、創設數學情境,理解數學知識
教師在教授蘇教版小學數學時要想方設法將教材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為學生創設數學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到應用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這樣學生就能夠對數學有更加直觀的了解,學生在面對各種生活中的問題時就能夠運用數學知識從容解決。例如,在教授蘇教版小學數學的過程中,面對與“角”相關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來設置不同的動畫,教師可以設置三組具有不同斜度的山坡,然后再模擬爬山狀態,將其設置成動畫形式演示給學生,讓學生在觀看多媒體的過程中交流討論這三座山坡斜面與地面的夾角問題,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就可以得出坡度這一概念。再如,當小學生學習到“圓”這一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參觀抽獎盤。抽獎盤中抽獎的指針是固定的,當指針滑過不同的中獎面積時,指針邊緣滑過的軌跡就組成了圓形,教師可以借助這一物體向學生介紹圓心與圓的關系,讓學生能夠更直觀地了解到圓的特征,以便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能夠更加得心應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思路進行記錄,如此可以幫助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習慣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從而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選取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二、靈活運用知識,鍛煉數學思維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致力于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將自己所講的數學知識點進行有機融合,教師在教授完學生知識點之后要尋找生活實例來鞏固學生的數學知識點,如此可以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幫助學生掌握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教授蘇教版小學數學“點到直線的距離”這一部分時,教師就可以借助數學教材為學生設計相應的題目,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鍛煉自己的數學思維。例如,教師可以從“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做延伸,讓學生在兩條馬路之間畫出最短的線段。學生在初步學完知識點后,一定會條件反射地想在兩條馬路之間作直線,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要先將直線作到斑馬線前,再將直線連到對面。教師通過這樣的例子可以給予學生警醒,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目光的局限,促使學生從小就建立靈活的數學思維,如此才能夠真正達到教師教學的目的。教師可以多用這類事例型題目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這也正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滲透數學思想的過程。
三、深化數學體系,提高數學邏輯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注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吸收程度,教師可以定期系統地檢測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將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歸納出來做統籌處理,幫助學生能夠站在整體知識點的基礎上看待局部數學問題。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探索存在于知識點之內的數學規律,探尋數學規律可以幫助學生整理腦海中的數學知識點,讓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點內部的聯系,從而達到鍛煉數學思維的目的。如,在進行蘇教版小學數學“除法”這一節課的教學時,教師在教授完本課知識點之后,就可以首先提問學生一些有關于“除法”的問題,如,一個蛋糕900克,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多少克?學生運用簡單的除法算式就可以得出:900÷2=450(克)。教師可以對學生的答案稍加肯定,然后問學生:同學們還可以將這個蛋糕分幾等份呢?又可以列出什么算式?學生就又可以自主地列出:900÷9=100(克);900÷3=300(克)這類算式。接下來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對上述算式進行總結,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使用一些有關于“數形結合”的方法來進行推衍,最終幫助學生探索出:總數不變,除數越大,商則越小的規律。學生會慢慢對尋找數學規律產生濃厚興趣,而數學思維也會在尋找數學規律的過程中得到鍛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尚且疑惑的地方要做具體闡述,幫助學生打好數學基礎。
四、增強精神教育,優化數學思想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擁有長遠的目光,應該時刻關注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自身的解題思路,以求能夠以自身為榜樣向學生傳遞數學的理性精神,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規范自己的數學思維。例如,教師在進行蘇教版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滲透給學生“在做中學”的數學理念,讓學生能夠運用多種感官來體驗數學。如,面對經典的“摸球游戲”,教師可以在組織學生參加游戲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感官來猜想不同球體之間的差別,如此可以促使學生擁有多元化的數學思維,促使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可以更加嚴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學生的學習體驗放在首要位置,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動向,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精湛的數學方法,除此之外還要幫助學生擁有靈活多元的數學思維。教師要寓教于樂,讓學生在感興趣的狀態下學習數學,從而讓學生真正熱愛上數學。興趣可以促使學生擁有探索數學問題的動力,可以幫助學生在研究數學問題上更加有耐心,帶領學生走向更廣闊的數學殿堂。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從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不斷地探索教學方法,努力將數學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幫助學生建立靈活的數學思維,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以多元化的眼光看待數學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