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萍
【摘要】音樂教育是我國素質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yǎng)學生高雅的情操和藝術審美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新課程背景下,中職音樂老師要大力落實互動教學的理念,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并采用有效方法構建良好的互動氣氛,以便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在有效的交流中推動他們音樂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對此,本文筆者結合中職音樂學科的特點,重點探究了利用互動性教學模式組織教學活動的策略,以期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新課程 ?中職音樂 ?互動性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48-0105-02
音樂是一門藝術類學科,能夠豐富學生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并有效緩解其壓力。為了貫徹落實新課程理念,中職音樂教師需要以學生的長遠發(fā)展為導向,利用互動性教學模式來組織教學工作,以便在師生、生生的有效互動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進而使其在積極學習中受到音樂藝術的感染與熏陶,逐漸形成良好的審美情趣、音樂素養(yǎng),有助于進一步增強音樂教育的效果,為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新課程下中職音樂教學互動性模式的作用
(一)增強學生的感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
音樂實際上是音樂家進行情感表達的一種有效途徑,在音樂創(chuàng)作過程中,音樂家在其中傾注了自己的真情實感,欣賞人員通過音樂欣賞就能夠感受到音樂家所要表達的情感與思想,實現(xiàn)情感共鳴。學生在傾聽音樂的過程中,除了能夠與音樂家實現(xiàn)情感共鳴,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感悟,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與人生觀。新課程下,中職音樂教材中的音樂內容也是諸多專家學者嚴格把控的結果,音樂歌曲積極向上,與中職學校學生的需求相符,因此,新課程下中職音樂教學互動性模式的應用,有利于老師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縮短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能夠充分體會音樂中蘊藏的人生哲理。將感受的哲理套用在自己身上的過程,就是幫助學生構建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的過程。
(二)提高學生的興趣,有利于素質教育的開展
就現(xiàn)階段我國中職學校的音樂教學而言,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方式無法提高學生的興趣,音樂教學效率不高。互動性模式在中職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為老師與學生間互動與交流創(chuàng)設平臺,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音樂課堂教學,學生學習極度熱情。新課程下互動性模式在中職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音樂老師發(fā)現(xiàn)自己教學中的不足,改進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方式,以促進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實現(xiàn)學生全方位的成長。
(三)提升學生參與度,有利于師生互動的進行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需開展素質教育,尤其是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而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中職音樂教學活動嚴重影響中職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但是在多個學科教學活動中,音樂學科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而被嚴重忽視。因此,互動性模式在中職音樂教學活動中的應用,能夠充分調動中職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老師需做好引導與幫助,從旁輔助學生,剪去彎彎斜斜的枝杈,互動性模式在中職音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彌補音樂老師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不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有效提高中職學校的音樂教學有效性。
二、新課程下中職音樂教學互動性模式的應用
(一)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激發(fā)其互動興趣
1.巧設情境,提高學生互動熱情
在中職音樂課上,教師可以通過構建情境來渲染氣氛,以便迅速引起學生的注意,使他們主動發(fā)揮自身主體作用進行學習和探究,進而提高課堂的互動性。例如,音樂老師在指導學生鑒賞樂曲時,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先為學生補充樂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然后展示圖片引導學生觀察,使其通過分析圖片內容來解讀音樂的內涵,同樣的,教師還可以借機為學生播放利用不同樂器演奏此首曲子的音頻材料,使學生在聆聽中體會其韻味,并積極與教師和同學分享自己的收獲,由此在情境互動中增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并不斷提升他們鑒賞、分析音樂的能力。例如:在音樂欣賞過程中,老師選擇課前播放音樂,且老師不針對學生提出任何的要求,學生處在平靜的狀態(tài)下聆聽音樂。最初,學生還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隨后就安靜下來靜靜的欣賞音樂,構建起良好的氛圍,部分學生的狀態(tài)也隨之好起來,此時老師在進行問題詢問,能夠實現(xiàn)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在欣賞音樂之后,會冒出很多千奇百怪的想法,增強音樂課堂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有效性。
2.鼓勵表演,引導學生積極互動
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往往具有十分深厚的意蘊,且可以通過富有感染力的舞臺表演活動將其內涵呈現(xiàn)出來。此時,中職音樂教師就可以在班級中組織音樂劇表演活動,輔助學生體會音樂之美、強化自身表現(xiàn)能力,從而使其在表演互動中形成良好的音樂感知能力。如,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選擇特定的樂曲作為表演對象,然后為學生播放比較專業(yè)的舞臺表演視頻,使其在觀看的同時記憶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動作,并嘗試自主創(chuàng)新,在其中融入一些個人的創(chuàng)意,之后通過多次排練來熟悉表演的全過程,最終為大家呈現(xiàn)一個完美的舞臺劇,有利于使其在此過程中積極參與互動,同時進一步強化他們肢體表現(xiàn)能力和音樂理解能力。例如:在《保衛(wèi)黃河》一曲的教學過程中,由于音樂氣勢磅礴、宏大,音樂老師可先安排學生表演情景劇,分別扮演好角色,老師也需參與其中共同表演,以拉近師生間的關系,更好地進行互動交流。
3.自由創(chuàng)作,調動學生互動興趣
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也可以通過組織自由創(chuàng)作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使其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互動中。比如,音樂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可以發(fā)聲的鋼琴鍵,鼓勵他們到臺上隨機發(fā)揮進行創(chuàng)作,并利用錄音設備將不同學生的作品錄制下來,然后在最終環(huán)節(jié)進行一一展示,通過討論之后評比出其中旋律優(yōu)美、和諧動聽的作品,教師還可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創(chuàng)作的曲子填詞,以此鍛煉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并不斷增強學生的互動熱情。
(二)發(fā)揮教師引導作用,搭建互動性平臺
1.提出明確問題與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參與互動
提問是師生互動的一種最直接的方式,所以中職音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循序漸進地提問來引導學生獲取知識,并促使他們參與到互動活動中,切實提高其學習的有效性。例如,音樂老師可以在指導學生學習某一首曲子時,先播放音頻指導其聆聽,然后提問:這首音樂的節(jié)奏是怎樣的?由此引導學生回味樂曲,將自己聽到的結果分享出來。之后,教師可以繼續(xù)提問:根據(jù)樂曲的節(jié)奏分析本首曲子的情感基調。當學生給出了各自的看法以后,教師還可以提問:想象一下這首樂曲所描述的內容,利用準確語言進行描述。最終,通過這樣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學生會逐步把握音樂內涵,并掌握鑒賞音樂的方法與技巧,進而在互動中順利提高教學的效率。
在中職音樂教學過程中,由于音樂不屬于考試的范疇,因而音樂教學從小學、初中、中職一直到大學都不受到重視,音樂教學目標不明確,缺少老師與學生間的互動交流。長此以往下去,老師無法真正掌握中職生的實際情況,中職生也缺少學習目標給予指引,不知道自己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互動性模式在中職音樂教學中的應用,老師需明確教學目標,編制趣味性高的教學活動,吸引中職生主動與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大大提高中職音樂教學的效果。音樂老師在教授中職生歌曲時,一開始就需要將互動加入,并給中職生提出針對性問題,歌曲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讓學生欣賞與領悟,同時調動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力與思維想象力,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充分感受音樂魅力。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鼓勵學生積極說出自己的意見,音樂老師只要從旁輕輕點撥糾正即可,同時音樂老師需重視音樂知識的講解與傳授,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知識的了解度與理解度,從而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習效果。
2.提倡小組合作探究推動生生互動
在教學實踐中,中職音樂老師還可以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來打造生生互動的平臺,以便讓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學習,同時在互動中形成靈活的思維和良好的鑒賞能力。如,音樂教師可以在課上設計純音樂鑒賞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們聆聽以后從情感、節(jié)奏、旋律等方面進行賞析,并在小組中分享各自的看法,將所有觀點整合起來。通過討論、分析選取更加合理的內容,然后再與其他小組分享,通過交換信息獲得更多靈感,從而在不斷的優(yōu)化、整合中完善學生的鑒賞思路,有利于通過生生互動平臺切實增強鑒賞教學的效果,為學生音樂藝術修養(yǎng)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3.為學生提供表現(xiàn)個人特長的平臺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優(yōu)勢,當教師愿意去挖掘學生優(yōu)勢,并為其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時,學生的學習動機會被進一步激發(fā),然后主動去和教師交流、互動。比如,中職音樂教師在指導學生辨識不同的樂器時,就可以邀請班級中擅長樂器的學生進行才藝表演,一方面可以由此加深其他學生對于所學內容的印象,另一方面也能讓表演的學生獲得認可,進而不斷提升其自信心。此外,音樂老師也可以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鼓勵班級中擅長跳舞、唱歌的學生進行表演,在發(fā)揮其特長的同時,不斷提高他們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有助于達成因材施教的目的,為學生的良性發(fā)展增添助益。
(三)采用情感激勵策略,增強課堂互動性
情感激勵是促使學生參與互動的另一種有效方法。中職音樂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善于挖掘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也要靈活使用各種激勵性語言來對他們進行鼓勵,只有這樣才能觸發(fā)學生的內在積極情感,使其更為主動地配合老師完成學習任務,進而實現(xiàn)雙方的有效互動。例如,當平常比較內向的學生愿意在班級中唱歌時,音樂教師要毫不吝嗇地贊美他們,如“你的聲音真的很動聽”、“沒想到你唱歌唱得這么好”,或是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了創(chuàng)作靈感時,教師要給予其充分的肯定,鼓勵他們堅持下去,并邀請他們將自己的作品分享給大家,從而不斷激發(fā)他們的自我認同感,使其更加樂于在學習中與他人互動和交流,有利于增強互動教學的效果。
三、結語
在中職音樂教學過程中引進互動性教學模式,不僅符合新課程的相關要求,也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使他們在交流、分享中感知音樂內涵、體會音樂魅力,繼而促進他們審美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因此,中職音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當抓住學生的興趣點,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探索各種有效的互動形式,以便充分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形態(tài)的優(yōu)勢,并讓學生在互動中獲得更加豐富的音樂理論知識,推動音樂教育事業(yè)的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馬蘭花.新課程下中職音樂教學互動模式的應用[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7(10).
[2]校成龍.新課改下中職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藝術[J].人生十六七,2017(35).
[3]莊丹玲.基于新課程改革互動性教學模式應用于中職音樂教學中的分析[J].學園,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