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曼雨 冷雪 薛欣



摘 ?要:為進一步推進科技在競技體育中的應用,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層次分析方法,對競技體育科技保障內容指標體系構建進行研究。認為競技體育科技保障內容指標包含科技保障基礎、科技保障投入和科技保障產出3個準則層指標,包含組織機構、政策法規、人力資源、物質保障、設施配置、訓練比賽、科研服務、醫療保障、信息情報等11個要素層指標和45個3級具體指標層,并分別確立了各個層次的權重。
關鍵詞:競技體育 ?科技保障內容 ?指標體系 ?構建
中圖分類號:G81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0(b)-0213-04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application of competitive sports, literature data method, expert interview method of hierarchical analysis method, to guarantee the cont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ex system of competitive sports to build study that competitive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curity indicators include support bas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put and technological guarantee output three criterion layer index, so as to ensure the material contains organization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of human resource training game research facilities configuration 11 elements such as health care service information index and 45 level 3 specific index layer, and the weight of each level in the established respectively
Key Words: Competitive sports; Cont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rantee; Index system; Build
把培養優秀競技運動員的整個過程置于嚴格的科學控制下,依靠現代科技手段結合科學攻關與科技服務為運動隊提供幫助。運用科學的知識和技術并且囊括社會各個方面的保障是目前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不二選擇。但現有的科技保障沒有形成體系,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競技體育科技保障的作用效度。因此,對競技體育科技保障內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提高對競技體育科技保障的重視程度,為體育發展提供科技保障。
1 ?競技體育科技保障內容指標體系構建原則
1.1 科學性原則
科學性原則是指標體系一定要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競技體育科技保障指標體系的框架結構以及各項具體指標內容是多層次,涉及的評價指標因素眾多,從多個角度分析和選取指標,才能準確地反映競技體育科技保障的內容。
1.2 系統性原則
系統性原則是指在進行該研究指標選取時應該從不同的角度與層面來進行,在競技體育科技保障指標體系的構建過程中需要遵循系統性原則,以系統論的觀點看待問題,將科技保障過程中機構、人、財、物等視為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有機整體。
1.3 全面性原則
指標體系的構建必須能夠全面綜合地反映科技保障內容在競技體育領域內應用的相關要素,并且選取的各項指標要從不同層次、不同層面上能夠相對全面地反映現代化進程中競技體育事業的發展水平。
1.4 可操作性原則
該研究主要是針對競技體育科技保障內容進行指標體系的構建,科技保障內容相對來說難以進行量化,具體保障內容是大而廣的。因此,該研究既已設定選取的指標是根據查閱資料及專家咨詢過后構建的,也就是通過獲取充分的相關信息之后,按照“投入-產出”模型進行構建的競技體育科技保障內容的相關指標。
1.5 代表性原則
指標的構建也應力求真實反映體育現代化的本質,即要全面、準確地體現其特征,保證指標的少且精,指標要以具有橫向、縱向可比性為主,能夠增加評價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2 ?競技體育科技保障內容指標的構建
2.1 競技體育科技保障指標體系的初步提出
該研究的指標篩選主要運用的是經驗選擇法和專家咨詢法兩種方法。通過查閱體育科技的相關內容,以及國家體育總局和體育資訊網中的相關信息,結合從中國知網上下載的相關文獻中選取初步制定了54個具體指標,把這些指標看作是3級指標,總結個因素之間的關系設計了11個2級指標,最后概括為3個1級指標。在初步建立的指標基礎上,對幾位專家進行訪談,結合訪談建議,把競技體育科技保障分為科技保障基礎、科技保障投入、科技保障產出3個一級指標,每個1級指標又包含若干個3級指標。按照指標體系設立層級的一般方法,競技體育科技保障指標體系一般分為3個層級:目標層、準則層、指標層,其中指標層還可以進一步細分為1級指標、2級指標、3級指標。
2.2 競技體育科技保障指標的篩選及修正
2.2.1 專家經驗性遴選
第一輪篩選,專家對所有指標的信度、效度,內容的全面性和文字表述的正確性進行評估,去除與該內容相關性不高的一些指標,同時增設一些初次未考慮到的指標。根據專家提出的意見,對預選指標進行修改。
2.2.2 隸屬度分析再次對指標進行篩選
隸屬度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在研究中首先要確定的是研究對象所在的范圍,這個范圍是人們可能涉及研究對象的全體,稱為論域,記為U。論域中的任何一個元素用u來表示,U中部分元素構成一個集合A,那么就需要研究每一個元素與該集合之間的隸屬關系,按照該元素是否屬于A,可定義一個映射,成為集合A的特征函數或隸屬函數,而元素u通過集合A的隸屬函數所求得的表達式被認為是u在集合A上的隸屬度,取值范圍為[0,1]。
在該文中,考慮到專家的權威性,隸屬函數計算公式如下:
Ui=Ni ?/ N
其中,Ui表示集合中第i個評價指標在集合A中的隸屬函數,N為總的專家數,Ni為認為第i個評價指標“極不重要”或“不重要”的專家個數,其隸屬度為Ui。
該文通過分層抽樣法將3級指標的具體內容制作為專家意見調查表,共發放給10名專家,回收10份問卷,問卷回收率為100%。第二輪篩選,是在第一輪經驗性預選指標基礎上進行篩選、補充,再采用5級評分標準設計競技體育科技保障指標對專家進行調查,為下一步指標的相關性、隸屬度、權重等數理性統計提供數據支撐,具體調查表見附件。通過分析專家反饋的意見,我們對3級指標進行處理,得出各類指標的隸屬度,經討論決定隸屬度大于等于0.3的予以保留,小于0.3的指標項剔除。
2.3 競技體育科技保障內容指標體系的確立
經過專家篩選與隸屬度分析后,將指標整理后再進行第三輪專家篩選,通過問卷調查及多次和專家溝通后,各位專家對于競技體育科技保障內容的指標意見趨于一致,最終確定競技體育科技保障評價體系共包括3條1級指標,11條2級指標以及45條3級指標為主要的影響因素。具體內容見表1。
2.4 競技體育科技保障評價指標權重系數確立
該文通過有經驗的專家判斷以期得出更能反映真實客觀規律的權重系數。層次分析法是將復雜的系統分解為一個個子系統,一步步細分至指標層,隨后對指標進行兩兩比較,得到其相對重要程度的權重矩陣,隨后對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同時,一致性檢驗也將作為信度檢驗結果對該矩陣的可信度進行檢驗以及采用的評估參考。因此,該研究采用層次分析法對指標進行權重賦值。
2.4.1 層次分析法初步選用
根據評估因素集對評估指標的作用大小,對其賦予相應的權重,建立權重集合W。
對于每一評估因素均設立為5級評估,分別為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非常不重要,對每一評語賦予相應的分值為:9、7、5、3、1,得到等級矩陣V。
運用層次分析法計算各級指標權重系數的具體步驟如下。
(1)構造比較判斷矩陣。
采用1~9標度法分別對1級指標間兩兩比較賦值。己知A、B兩元素,如果A與B相比,兩者“同等重要”,標度賦值為1;如果A與B相比,A比B“稍微重要”,則標度賦值為3;A比B“明顯重要”,標度賦值為5;A比B“非常重要”,標度賦值為7;A比B“極端重要”,則用標度賦值為9。反之,B與A相比,其賦值則為上述標度值的倒數1、1/3、1/5、1/7、1/9。若上述A、B兩元素比較,其判別結果介于上述兩種判斷值之間,可用2、4、6、8作為中間賦值。
(2)將判斷矩陣每一列標準化。
(3)對標準化之后的判斷矩陣按行相加。
(4)對向量進行標準化。
計算得:
(5)一致性檢驗。
根據矩陣理論,A=(aij)n*n具有一致性,是A僅有唯一的最大特征值λmax=n(n為矩陣A的階數),其余的特征值均為0。
首先計算一致性指標CI,其中。顯然當A具有完全一致性時,CI=0。為判斷A是否具有滿意的一致性,令一致性比率CR=CI/RI,當CR<0.1時,CI=(3.067-3)/(3-1)=0.038。故認為A具有滿意的一致性,這時計算出的λmax所對應的特征向量經標準化后,才可以作為層次單排序的權值。
最終得到各級指標的權重,具體內容見表2。
3 ?結語
3.1 結論
(1)競技體育科技保障主要是依靠現代科技手段結合科學攻關與科技服務為運動隊提供幫助,通過運用科學的知識和技術并且囊括社會各個方面的保障是目前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不二選擇。
(2)運用層次分析法對競技體育科技保障內容指標體系進行研究,認為競技體育科技保障內容指標包含科技保障基礎、科技保障投入和科技保障產出3個準則層指標,包含組織機構、政策法規、人力資源、物質保障、設施配置、訓練比賽、科研服務、醫療保障、信息情報等11個要素層指標和45個3級具體指標層,并分別確立了各個層次的權重。
3.2 ?建議
由于各省市地理環境及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結合本省市體育發展戰略規劃,不同省市對于科技保障在競技體育中的運用有不同的看法。競技體育科技保障指標體系是根據現階段體育科技的發展及應用建立的,隨著科技的發展與應用,指標體系構建完成后,要及時對指標體系進行更新和完善,以滿足競技體育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王開元,劉宇.科技助力奧運:新科技與挑戰[J].中國體育科技,2019,55(1):5-12.
[2] 馮連世.體育科技:全球新趨勢,中國新機遇[J].清華金融評論,2020(3):23-25.
[3] 余保玲,吳葉海,傅旭波,等.普通高校“三全體育”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體育學刊,2020,27(1):111-116.
[4] 李雪,李順昌,孫君志,等.聚焦運動科學前沿熱點關注大眾健身發展現狀共探競技體育科技助力——2019年第二屆運動醫學與健康學術會議綜述[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9,45(6):8-13.
[5] 莊紅.運動抗衰老促進老年體育科技發展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10):167,170.
[6] 劉媛婷,屈東華.體育科技視域下鷹眼技術在中國排球聯賽的發展探究[C]//第十一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北京:中國體育科學學會,2019:4807-4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