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升
(博愛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河南博愛 454450)
經濟社會持續發展下,人們溫飽問題已經不成問題,對于食品安全的要求與日俱增。豬肉是人們日常飲食中常見的肉類食品,面對市場需求度的增加,生態豬養殖行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可以改善傳統養殖技術的環境污染問題,改善豬肉品質的同時,兼顧環境保護,對于行業持續發展以及經濟增長意義深遠。
相較于傳統的養殖技術,生態豬養殖優勢鮮明,有以下幾點:
我國的養豬產業飛快發展,養殖規模進一步擴大,不僅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還會增加養殖成本,污染生態環境。基于生態豬養殖技術,有助于提升養殖行業整體經濟效益,協調養殖成本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如,運用沼氣利用技術,通過能源合理配置與利用,減少養豬活動的能源需求,并且可以將沼液投入到農作物生產中,持續提升養殖效益。
傳統養豬方式較為粗放,會污染生態環境,污染治理成本高,反而會加劇養殖戶的運營負擔。而實行生態豬養殖技術,減少環境污染和破壞的同時,推動養殖業高層次發展同時,帶來更加可觀的生態效益。
我國對豬肉食品健康關注度較高,傳統的生豬養殖方式以飼料為主,但是飼料中含有一定的金屬元素和抗生素,此種方式養殖的豬肉品質較差,被人們食用后會埋下一定的健康隱患。所以,實行生態豬養殖技術可以顯著改善豬肉品質,更好的滿足當代消費者的需求。
生態豬養殖產業飛快發展,生態豬憑借著質量可靠,對環境無污染的優勢特點,獲得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遠程監控技術作為生態豬養殖技術中的常見技術,是指安裝監控設備在豬舍環境,實時監控生豬的健康情況,監測豬舍溫度、濕度,結合環境數值變化來動態調整豬舍環境,促使生豬健康生長。建立數據庫,輸入生豬品種、健康情況和免疫等數據信息,加強生豬免疫管理。最后,養豬場一旦發生疫情,應結合數據變化來剖析具體原因所在,在此基礎上針對性加強疫情防控,在改善豬肉品質同時,盡可能降低經濟損失。
當前我國的生豬養殖業規模持續擴大,生態豬養殖技術也在不斷推陳出新,憑借其優勢廣泛推廣和應用。但是,生態豬養殖技術由于自身特性,在瘦肉率和生長速度等指標方面還有所缺陷,背離當前市場需求,部分養殖戶為了規避此類問題,開始嘗試著引入國外品種,但瘦肉率仍然未能得到顯著改善,尤其是在風味和口感方面不符合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基于此,可以選擇雜交技術和選育技術聯合應用,大大提升生態豬瘦肉率、生長速度,帶給養殖戶更大的經濟效益,推動生態豬養殖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生態豬養殖中,由于客觀因素不可避免的造成生豬疫病情況出現,直接影響到生豬養殖效益。所以,養殖戶在具體養殖作業,要契合實際情況靈活選擇疫情防控技術,基于現代化技術實時監測生豬生長情況,便于及時發現和解決生豬疫病,最大程度上提升養殖效益。因此,編制合理的疫病防控方案,選擇疫病防控措施,在相關部門監督和管理下,有效提升防疫工作質量。加強消毒防護工作,定期全面消毒養殖場,外來人員、車輛做好登記和消毒工作,無關人員禁止隨意進入養殖場,為生態豬生長創設安全的環境。最后,一旦發現疑似病豬,應第一時間隔離飼養,避免在豬場大范圍內傳播和蔓延,并對養殖場的生豬接種疫苗,持續增強生豬的免疫能力。
生態豬養殖技術本質上是區別于傳統的生豬養殖技術,在改善肉類品質同時,避免對周圍生態環境污染和破壞。對于一些農村區域,沼氣屬于生態能源,生豬養殖中得到了大力推廣應用,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可觀。需要注意的是,養殖場選址盡可能以地勢高、通風良好的區域,沼氣池低于養殖場,生豬排泄物在沼氣池中集中發酵,用于產生沼氣。通過沼氣利用技術,滿足生態豬養殖過程中的能源需求,多余的沼液用于肥料澆灌,實現資源最大程度利用,提升行業整體效益。
綜上所述,結合當前我國的經濟新常態發展現狀,大力推廣應用生態豬養殖技術,有助于為生豬養殖業發展指明新的方向。在加深生態豬養殖技術認知基礎上,構建生物鏈,合理配置資源,在滿足生豬養殖需要的同時,帶來更多的附加經濟效益,迎合市場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