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錦城學院 四川 成都 611731)
跆拳道作為一項競技體育不僅能夠強身健體,更能夠鍛煉學生的意志。跆拳道起源于朝鮮半島,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引入到中國,在中國占據著巨大的市場。跆拳道在引入的過程中逐漸與本土的文化相融合,但是在訓練方式和訓練效果上并沒有滿足學生的訓練需求。因此要想讓跆拳道更好的融入到學生的生活,進一步發展跆拳道,教練就必須要從細節出發,探究跆拳道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為跆拳道的訓練制定更優質的訓練方案。
跆拳道主要分為三大類。第一,特技跆拳道。所謂的特技跆拳道就讓跆拳道的動作具有觀賞性和表演,特技跆拳道是否精彩,取決于其動作難度系數、表演者的身柔韌性以及表演者的彈跳力;第二,競技跆拳道。競技跆拳道就是將跆拳道作為體育項目,練習者在遵守比賽規則的前提下,打贏對手。競技跆拳道講究動作、技巧,實用性較強;第三,跆拳道的品勢是大多數跆拳道練習者所聯系的內容。練習者的主要目的就是強身健體,鍛煉自己的意志力。同時跆拳道的品勢動作比較固定,練習起來比較簡單,難度較小。
第一,拳腳兼備,以腳法為主。在競技跆拳道中,腳法是用來攻擊對手的,拳法是用來格擋和防御的。拳腳交替使用能夠掌握進攻和防守節奏。據不完全統計,在比賽過程匯中所運用的腳法占據總動作的70%,因此在競技跆拳道中,教練也更重視腳法訓練;第二,重視氣勢。在訓練過程中要求練習者要掌握正確的呼吸方式,每出一個動作都要發出洪亮的吶喊聲。給對手以震懾感。同時通過吶喊還可以控制動作的節奏和力度,讓跆拳道訓練更要氣勢;第三,重視速度和力量。跆拳道屬于武術的一種,因此所有的動作都是以格斗為中心,在練習過程中不僅要掌握訓練動作,同時還要讓動作更有力度,擊打的位置更加準確;第四,以剛制鋼。無論是在比賽還是在日常訓練中,都是雙人配合,直接擊打,閃躲的動作很多,一般都是連續性的進攻;第五,禮始禮終。無論在日常訓練還是在比賽過程中,跆拳道都講究禮讓,點到為止。因此跆拳道禮儀也是初學者的必修課。
跆拳道的訓練方式主要分為部分訓練和實戰訓練兩部分。第一,部分訓練。首先,基礎動作訓練。基礎動作訓練是跆拳道訓練的基礎課程,但是每一級別的跆拳道的基礎訓練動作都有所差異。比如,白帶級別的訓練者一般都是練習太極八章。而紅黑帶級別的選手就是練習跆拳道的基本站姿、步伐還有基本腳法。基礎訓練環節主要是讓訓練者熟悉跆拳道的基礎動作,并將動作做規范,為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其次,柔韌性訓練。跆拳道有很多踢腿動作,拳腳的配合動作,因此對練習者的身體柔韌性要求比較高。因此在練習跆拳道時需要進行拉伸訓練,對于年齡比較小的訓練者,拉伸工作相對比較容易。但是對于年齡較大,身體柔韌性比較差的練習者,拉伸過程中相對痛苦。因此,在拉伸環節時,教練一般會放一些比較歡的音樂,或者兩兩合作,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拉伸訓練;最后,速度訓練。因為跆拳道是以攻為主,因此要想在攻擊中取勝就必須要提高攻擊速度,縮短對手的回擊時間。在日常訓練過程中教練主要通過原地高抬腿、快步跑等方式鍛煉練習者的腿部靈活性,進而可以提高訓練者的腿部出擊速度;第二,實戰訓練。跆拳道是一項競技運動,因此必須要進行實戰訓練,只有在實戰訓練中才能夠找到自己存在的不足。首先,喂招實戰。喂招實戰是實戰訓練的基礎環節,教練讓兩個學生出固定的招數,讓學生感受拳法和步伐,并且通過喂招鞏固之前的動作;其次,對抗性實戰訓練。對抗性實戰訓練是順規范遵循規則的前提下,隨機出招,在在實戰中鍛煉自己的反應能力;最后,模擬實戰訓練。模擬實戰訓練就是要模擬整個比賽過程,包括比賽場地,比賽環節以及在比賽中可能遇到的受傷情況都要模擬出來。
首先,雖然跆拳道在中國的發展日趨成熟,但是當前的訓練方式還是以教練引導訓練為主。因此學生的跆拳道水平會受到教練水平的限制;其次,跆拳道的訓練方式比較靈活,因此教練在訓練過程中都會融入主觀意識。比如,在進行柔韌性訓練時,部分教練喜歡借助設備進行訓練,還有部分教練傾向于學生之間的合作訓練。因此跆拳道沒有一個完整的訓練方式;最后,跆拳道作為一項競技體育運動,要想在實戰中獲勝不僅要掌握動作技巧,同時還要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但是在實際訓練過程中教練對于理論講解的比較少,更重視學生的動作訓練,因此學生不明白其中的原理,對動作理解不透徹,沒有一個完整的理論框架作為支持,學生的后續訓練難度較大。
跆拳道是以“禮”為核心的運動,并且其中蘊含著諸多的體育精神,但是在實際訓練過程中教練過于重視技巧訓練,而忽視了理論訓練。首先,教練沒有將精神訓練放在首位。部分學生練習跆拳道的目的就是強身健體或者參與比賽,因此更重視學習跆拳道的動作技巧。因此教練為了迎合學生的需求,在訓練過程中也將重點放在動作和技巧訓練上,忽略了培養學生跆拳道的精神。但是跆拳道之所以能夠發展至今,是因為跆拳道中所蘊含的“禮義廉恥、百折不饒”的精神,因此在跆拳道訓練中要重視培養學生謙遜、堅韌的良好品質,將學生培養成文武雙全的棟梁之才;其次,目前校跆拳道沒有統一的教材,教材編撰內容也會影響教練的訓練方向,因此在高校跆拳道訓練過程中,教練要選擇合適的教材。
在跆拳道訓練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損傷,尤其是高校學生的年齡偏大,骨骼已經開始閉合,柔韌性較差,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腿部拉傷、腰部扭傷等問題。但是在實際訓練過程中部分教練忽視了運動損傷預防訓練環節,在正式訓練之前只是簡單的強調注意事項,除了基本的熱身之外,沒有進行預防運動損傷的相關訓練;其次,運動損傷訓練是跆拳道訓練的重要環節,尤其是不同體質的學生會出現不同的運動損傷問題,不僅影響學生當下的訓練效果,如何損傷嚴重的話還會影響學生的日后生活,因此教練必須要做好運動損傷預防訓練。
首先,教練要選擇合適的訓練教材。教練要盡可能的選擇內容豐富、理論與技巧練習兼備的教材。同時所選的教材內容要全面,動作要細化。高校學生的跆拳道訓練時間有限,需要學生在課下自行訓練,因此教練可以通過選擇合適的教材給學生提供自主訓練的工具;其次,高校跆拳道教練之間要互相交流,根據高校的訓練時間、訓練場地、訓練環境,細化訓練方式,制定一套科學完整的訓練方案。比如在制定腿部訓練方式時,先讓學生進行抬腿訓練,先讓學生一分鐘抬腿20次,通過慢抬腿的方式讓學生規范動作,并讓學生感受肌肉的發力。當學生掌握基本的抬腿動作后,要讓學生加快抬腿動作,并逐漸提高抬腿力度。教練要針對每一項訓練都制定完整的訓練計劃,提高訓練效率的同時還可以避免學生受傷。
高校跆拳道訓練的人數比較多,因此在訓練過程中由于缺乏有序訓練,學生之間在踢腿或者對打過程中也會出現損傷。因此教練在正式訓練之前,必須要明確訓練秩序,讓學生之間保持安全距離。同時,在訓練過程中教練也要時刻監督學生的行為,尤其是在實戰訓練時,學生會隨機出招,一旦控制不好力度就很容易誤傷對方。因此教練要制定明確的訓練規范,并選擇相對開闊、安全的訓練場地,避免在訓練過程中出現損傷;其次,學生自己的訓練方式和身體素質也是導致損傷出現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訓練前教練要帶領學生做好熱身運動,在做高抬腿、踢腿等運動時,學生要根據自身的情況量力而行;同時,在訓練結束后教練還要監督學生進行拉伸,放松緊繃的肌肉,避免在訓練后出現腰腿酸痛問題。最后,在訓練時要讓學生帶好防護設備,避免在運動過程中出現損傷。
首先,在訓練之前,教練要給學生講解跆拳道的發展歷史,讓學生感受到跆拳道在發展過程中所蘊含的文化底蘊。同時還可以以跆拳道領域的知名人物為例,講解其跆拳道的訓練歷程,讓學生可以更直觀的了解跆拳道中所蘊含的精神;其次,在跆拳道訓練過程中,教練要將技巧訓練與精神訓練相融合。跆拳道訓練的強度比較大,很多學生在訓練過程中都堅持不下來,教練可以鼓勵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耐力、吃苦能力。在高校跆拳道訓練過程中兼顧技巧訓練與精神訓練,有利于培養出文武雙全的優秀人才,同時對于跆拳道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高校跆拳道訓練面臨的群體比較特殊,學生的年齡普遍偏大,身體的柔韌性也比較差,因此教練的訓練難度比較大。所以在高校跆拳道訓練過程中,教練不僅要掌握跆拳道訓練的基本技巧,同時還要根據實際的訓練現狀,分析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進而才能有針對想的完善訓練方式,提高訓練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