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師范大學 云南 昆明 650500)
專業對口就業率與專業設置是否符合社會需要、應屆畢業生所學專業理論知識與技是否能得到用人單位認可有關。隨著中國高爾夫浪潮的形成,迫切需要大量有扎實理論基礎、良好職業能力和高質量化的高爾夫專業對口型人才。要提高高爾夫專業畢業生的對口就業率,必須深入研究高爾夫專業畢業生就業意向。因此,分析畢業生就業意向并找出影響畢業生就業的影響因素,對建設契合當今社會發展的高爾夫專業以及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有著重要意義。
本文通過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分析了云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高爾夫)專業2020屆的60名學生和2021屆隨機50名學生的就業意向及影響因素,旨在幫助學生明確就業方向,為進一步提高高爾夫專業學生就業率提出有用建議。
通問卷統計發現,106名學生中最初選擇高爾夫專業的原因有:喜歡這項運動(38.68%)、自我感覺高爾夫有前景(14.15%)、專業調劑(27.36%)等。大多數的學生在選擇專業方向時對高爾夫行業并不是十分熟悉,他們只從個人感官上認識,并不考慮行業發展,就業、發展空間、薪資等方面,選擇上是盲目的。最初接觸高爾夫運動時,大家對高爾夫運動的認識褒貶不一:高爾夫球運動能愉悅心情放松身心、促進對社會的認識了解、增進友情;或是“貴族運動”、有錢人才打玩、浪費時間、不如學習其他體育運動、在生活中沒有實際用處等。在進一步接觸和學習后,高爾夫專業學生對高爾夫運動的看法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對它的認識也越來越理性、全面。
云南師范大學的高爾夫專業屬于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中的專業,課程范圍涉及廣,這對高爾夫專業學生就業的好處是:就業方向開闊、不必局限于高爾夫方向。在諸多方向中,學生們選擇較多的是人力資源管理、體育設施管理及財務會計方向,其次是體育賽事經營管理、酒店管理、旅游文化方向。通過進一步了解,學校課程安排不滿意的主要有課程設置不合理、實踐課少、教學資源基礎設施不足、專業性不強、不夠完善等幾方面。
我校高爾夫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去向上有不同的選擇,主要是畢業后打算錄用或聘用直接就業、繼續深造提升學歷水平、自主創業、參軍入伍等。在調查統計的學生中,大部分人對畢業后的去向,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規劃,還有一小部分學生還沒做好畢業后的打算。城市已成為中國年輕人實現自身價值和成就自我的理想場所。統計結果顯示有38.68%的學生計劃畢業后在一線城市工作,22.64%的學生打算在其他省會城市及沿海城市就業,有21.7%的同學計劃畢業后留在昆明,選擇在縣級小城市的人數占比為10.38%,選擇在鄉鎮農村就業的人數僅有4.72%,仍有1.89%的學生不明確自己的就業意向。在選擇就業地點時,考慮因素較多的是發展空間、就業機會、地方人才政策、消費水平、交通等。
就業意向單位的選擇可以反映出學生的就業觀念。從師范院校、體育學院等條件出發,云南師范大學高爾夫專業學生在選擇崗位時主要是:企事業單位(39.62%)、中小學(21.7%)、國家公務機關(18.87%)、健身俱樂部(8.49%)、大專院校(11.32%)。可見大部分學生的就業觀更趨向穩定的工作崗位。從就業領域來看,在有意向從事高爾夫行業的同學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愿意從事球會、練習場以及賽事運作管理的工作;接近一半的人想成為專業人員(教練、裁判、球員等);而選前臺、媒體和其他領域的學生人數較少。從選擇的崗位領域中可以看出,選擇人數多的都是專業知識和技能要求較高的崗位。其中不愿意從事高爾夫行業的學生,影響因素有:基礎薪資待遇過低、自身技能不足、高爾夫行業工作與父母期望不一、社會認可度低等。
薪資是個人通過向其組織提供正常的體力或精神力量而獲得的補償形式。調查中:我校高爾夫專業學生首次就業薪資期望普遍偏高,但高爾夫行業中就業的起點不高,尤其是基層崗位。在很多高爾夫球場,畢業生初次就業的薪資較低,且許多高爾夫行業在工作經驗和技術水平方面更受重視,而我校學生能堅持長期在同一個行業工作的人數則不多。
總的來說,影響我校高爾夫專業學生就業意向的因素主要有四方面:自身條件、學校環境、用人單位要求及社會導向。通過問卷調查得出影響因素最大的是學生的個人因素,其次是用人單位要求,影響較小的是學校環境和社會導向。
從影響高爾夫專業學生的個人因素來看,專業知識技能、實踐經驗和就業觀念所占比重較大,其次就業信心、壓力和在校學習成績也發揮很大作用,另外還有一個影響因素是父母親友的就業觀念和同學朋友的就業選擇。
此外,大學生的專業認同和職業定向需要經歷時間考問和思想博弈的過程,在這個形成過程中,學校教育具有較大的影響作用。通過問卷統計,在學校環境因素中,影響學生就業意向選擇的有專業課程設置、學校硬件設施、教師師資隊伍、學校就業指導幾個方面。其中占比較高的是專業課程的合理設置、學校的場地等硬件設施。其次師資隊伍和就業指導也發揮很大作用。
在用人單位因素方面,高爾夫專業學生認為用人單位主要看重的條件中,綜合素質、專業技能是主要條件,其次考慮的是市場洞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用人單位實際考察的較少的條件為英語口語水平、對單位的忠誠度等。
在社會導向因素中,高爾夫專業學生關心的問題排序主要是:所在地經濟發展水平、社會公眾對工作崗位的認可度、社會需求和國家地方就業政策等。
云南師范大學兩屆高爾夫專業學生初期對專業方向發展了解不多,選擇盲目的,對高爾夫運動的認識不夠全面,對其文化及其他涉及領域知之甚少。但是,經過學習和實踐相關專業課程,對高爾夫行業有了更客觀的認識。
畢業后大部分學生是選擇就業,在意向單位選擇上多趨向于穩定的中小學、企事業單位和國家公務機關,而僅有15.09%的同學畢業后很想從事高爾夫行業。其中,低薪和缺乏掌握技能是影響其他學生從事高爾夫行業的主要原因。且由于缺乏實踐經驗,在畢業初期很難獲得一些高專業要求的崗位。在對首次就業的區域選擇時大多為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縣級小城市及農村的選擇較少,且在就業區域選擇上考慮較多的是發展空間和就業機會。大多數學生在第一次就業的工資預期,與初入職場的實際工資之間存在較大差距,超過一半的大學生高度定位,不愿接受基層薪資。
個人條件、學校環境、用人單位要求及社會需求是影響我校高爾夫專業學生就業意向選擇的主要因素。專業知識技能、實踐經驗、專業課程設置、學校就業指導、所在地經濟發展水平等是影響學生就業意向選擇較大的幾個原因。
學生自身。首先要加強專業認識,完善原有對專業的觀念。其次需要自我定位,確定職業方向。根據自身專業定好方位、把好航向。再次,提升就業能力,在加強專業技能學習,在提升自己的同時,縮小與用人單位要求條件的差距。還要樹立新的就業觀念,不局限于傳統的就業方向,合理看待就業。改變必須選擇事業單位或高薪的就業理念,樹立志在四方的志向,到“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施展自己才華。
學校方面。合理安排相關專業課程。改善課程設置,增加實踐課課時;優化專業課、基礎課的比重。加強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教育,使學校培養的人才真正與市場接軌。促使學生打開求職竅門,掌握求職技巧,提升就業能力。鼓勵畢業生打破傳統的就業理念,拓寬就業渠道、多方面發展。了解競爭激烈的就業形勢,主觀上降低就業期待、正視自主創業。此外,應加強在學科建設、教學人員的培訓,為培養出真正“一專多能型復合人才”奠定良好基礎,滿足社會需要,提高就業率。
社會方面。要樹立典型,加強對高爾夫的形象宣傳與推廣,將高爾夫行業的真實形象全面地展示在社會大眾面前。引導全社會去正確認識這個職業,深入了解這個群體;其次,要正面引導,改變社會大眾對高爾夫相關職業的傳統認識,擴大群眾基礎,增強高爾夫行人員的職業自豪感。
大學生就業問題是一個繁雜的社會難題,這是高等教育大眾化和高校短時間招生過程中引發的一種現象,它需要一個消化過程。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需要政府、學校、用人單位及大學生的共同努力,相信在黨和國家的關注下,政府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通過高校、用人組織的協調配合,高校畢業生一定會順利實現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