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赫書 王宏光 何鑫淼 王文濤 馮艷忠 張海峰 劉自廣 田 明
(1.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 農業農村部種養結合重點實驗室,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2.黑龍江省農產品和獸藥飼料技術鑒定站,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試驗環境設定在區域中科院某明夜生態試驗站的塑料溫室,選擇的實際品種為英石大紅品種,在2019年1月12日浸種,選擇在小拱棚區域進行播種,實際移栽的日期為3月20日,一直延續到7月14日。接著對于番茄養分吸收量進行界定,選擇利用率為60%的肥N,豬糞N的利用率達到30%的水準,在此基礎上可以將實際NPK的施加方案進行界定,分別為249kg/hm2、49.5kg/hm2、275kg/hm2。在此基礎上設定六個處理方案,以四次重復的方式來應對,隨機排列之后,實際實驗與肥料用量之間的配比,使用中使用肥料的養分主要有:尿素、硝酸鈣、硝酸鉀、過磷酸鈣、豬糞、P、K。
結合實際試驗訴求,選擇的基質為泥炭,主要是由珍珠巖、河沙和煤渣構成,實際比例為6:2:1:1。詳細來講述,實際的步驟為:在區域培槽鋪設10cm厚度,長度為37.8m,減掉其中的隔離墻,可以將其界定為四個區域,這樣實際每個區域的長度為9.2m,槽的寬度為0.73m,操作行的寬度比這個稍微窄一點,由此計算出的栽培面積為6.71m3,實際產量面積為11.32m3。在實際基質施工完畢之后,會進行對應的消毒工作,并且施加對應基礎肥料,主要有尿素、硝酸鉀、過磷酸鈣、硫酸鎂和豬糞,進行均勻混合之后,進行番茄的移栽,保證實際之間的距離,確保每個區域有兩行,每行有40株。
栽培過程的管理,是至關重要的節點。在此過程中主要需要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灌水工作,前期每3~5d要進行灌水,設定實際的時間為30min,中后期還需要進行灌水,此時堅持2~3d的節點,設定時間為40min;如果在此期間遇到陰雨天,就沒有必要進行灌水操作。接著實現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開展,在移栽之前會使用辛硫磷和百菌清來進行噴灑,在此基礎上進行翻運,避免出現線蟲病。在移栽之后,還需要使用速克靈和百菌清來進行處理,這樣可以保證其處于良好的生長階段。
對于單一區域,設定四個點,每個點有5株,進行移栽之后,選擇將30d,50d和64d作為調查節點,選擇的角度有番茄株的高度,番茄株葉片的數量,番茄株根莖的粗細,果枝的位置,成果的數量五個角度。采摘果實是從6月3日開始的,一直持續到7月12日,合計采摘的次數為18此,每次都需要將上述的情況記錄下來,并且將總體數量,病果數量納入其中。還分別對于6月和7月的采收過失進行取樣分析,主要對于其品質和養分含量進行分析,最后一次分析師在7月12日,是最后一次收獲的時候,會在對應區域采摘兩個果實,然后在75℃環境下烘干稱重,在此基礎上依照實際步驟來進行養分分析。
從實際數據結果來看,在番茄株高、葉片數量和第一果枝位等維度,豬糞N方案更加多,增幅為5%左右,但是實際的增幅還沒有達到顯著的狀態。也就是說,豬糞可以使得實際根莖更加粗壯,但是不同豬糞處理方案之間的差異性不是很大,這意味著豬糞N與化肥N比例不同,但是都可以滿足實際前期營養生長需求。
豬糞與化肥N對于番茄生長的影響,我們以移栽后50d,豬糞處理方案的果實數量的確比化肥方案要高,實際平均增長率為25%左右,尤其是全部豬糞方案中,實際的CK最高。在移栽64d之后,實際的果實數量,也是豬糞處理方案更加高,并且果實數量與豬糞比例之間呈現出正相關的關系。但是不同的豬糞處理方式,對此并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也就是說,施加有機肥,可以使得栽培番茄果實數量和重量得以提升,這是提高實際產量的重要節點。
理論上來講述,設施栽培的價值,就是使得蔬菜生育期得以提前,確保其可以更早進入市場,由此使得實際的經濟效益得以提升,對于番茄而言,要實現前中期生長過程的控制,這對于實際產量和質量的影響是很明顯的。在本次試驗中,前中期番茄的產量,實際的病壞果量,豬糞處理方案中的產量都比化肥方案要高,但是從整體產量的角度來看,不同豬糞方案均低于純化肥方案,實際的壞果率不是很高。不同豬糞處理方案中,實際病果率會隨著豬糞的增加出現增長的趨勢,其中全豬糞方案更加明顯。
從上述實驗可以看出,豬糞與化肥之間的配比掌握,對于實際番茄生長質量和產量的影響比較明顯,要在此方面進行更加多的試驗,確保可以找到更加理想的配比方案,繼而將其作為實際推廣方案來執行,這將成為實際番茄生長質量和效率得以提升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