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2020年短視頻平臺集體暴發,從快手與央視春晚合作換來飆升的下載量,到看抖音視頻每天得紅包,受疫情影響的大眾用戶,總能及時在短視頻中放松心情、獲取知識、了解最新時訊。而正在推進媒體融合的傳統媒體,也已將短視頻視為融媒體產品的重要部分,正在尋求視頻化轉型。
【關鍵詞】傳統媒體" 短視頻" 優勢問題
短視頻的出現,改寫了網絡內容傳播的格局。過去,人們主要通過文字、音頻來獲取信息。在短視頻的推動下,“讀屏時代”悄然到來,人們使用網絡瀏覽、表達與溝通的形式發生著巨大轉變。
如果說2017是短視頻的創業年,2018是短視頻的謀劃年,現在看來,2019年則是短視頻的探索之年。
2019年,各大短視頻平臺都在積極探尋適合自身發展的路線,各家媒體也毫不放松警惕,不斷深耕短視頻,探索差異化的短視頻新聞,試圖吸引更多受眾,獲得廣泛關注。事實也證明,以短視頻為代表的富媒體化產品已經成為驅動用戶使用時長增長的重要入口。
一、短視頻新聞的發展優勢
如今,使用成本的降低使移動互聯網越來越受大眾歡迎,其迅猛發展,成為媒體融合下不容忽視的重要趨勢。再加上5G的到來,不僅能為短視頻發展奠定帶寬基礎,還將進一步增強短視頻的用戶體驗。
2019年8月30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54億,手機網民規模達8.47億,網民使用手機上網比例達99.1%,移動互聯網使用持續深化。①
面對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傳媒行業競爭也隨之日趨激烈。面臨自媒體的巨大挑戰,傳統媒體迫切需要轉型創新來吸引更多受眾。而契合時代需求的短視頻新聞,則成為傳統媒體轉型發展的良好切入點。
短視頻具備時長短、生產流程簡單、制作門檻低、表現力強、易傳播等特點,適合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快節奏。將新聞資訊以短視頻形式展現,一是能夠有效地提高新聞的時效性,提升傳播速度;二是能豐富報道形式,為傳統媒體增加動力;三是極大地切合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大眾信息的接受習慣,使用戶的多元化需求得到滿足。可以說,移動互聯網的興起給短視頻新聞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受眾基礎。
此外,短視頻新聞也同時滿足了受眾傾向于利用碎片時間獲取信息的需求。如今,用戶的時間越來越碎片化,造成了對大眾媒介使用習慣的變化,人們對碎片化時間的管理和使用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因而,傳媒業必須要對新聞產品的生產與傳播策略進行變革,從而適應這種趨勢。
在這樣的背景下,短視頻新聞脫穎而出,它以自身的特性契合了受眾時間碎片化的傳播情境,滿足了人們在碎片時間里的新聞需求,方便了大家利用碎片化時間快速獲取新聞資訊,從而獲得受眾的歡迎和喜愛。如今,信息采用短小、直觀、易傳播的方式加以展現,無疑成為不錯的選擇。
二、傳統媒體短視頻業務面臨的問題
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傳統媒體入局短視頻該如何在各種新浪潮的沖擊中找準定位、實現突圍,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面對洶涌而來的媒體融合趨勢,傳統媒體需認清自身所面臨的困境,才能不斷尋求到突破的方法。
一是人員水平有差距。常見的短視頻主要分為短紀錄片型、事件型、技能分享型等類型。面對多樣化的短視頻,很多從傳統媒體起家而轉戰新媒體的采編、制作人員,多少會受到未經專業系統的訓練,而在制作理念、內容構建、畫面結構和技術能力上的局限,與專業人員和機構相比,其水平則顯得相對業余。而傳統媒體中后起的新媒體從業者,雖做了大量新媒體的工作,卻有很大一部分人沒有接受過新聞學專業知識的教育,使得他們在策劃、采訪、寫作、編輯等業務上能力有所欠缺,在具體報道中,仍然很難避免各方面的失誤。
二是發布渠道與視頻平臺、流量平臺不接軌。目前在傳媒界存在這樣的現象,傳統媒體記者采寫的稿件,被梨視頻等短視頻平臺拍客視為重要線索,重新拍攝剪輯并加以制作,變成其平臺的爆款產品,從而變現。也就是說,傳統媒體得天獨厚的一手資源并未充分發揮作用,而是為別人做了嫁衣。
除此之外,火爆當下的抖音、快手等流量平臺,已炒火了無數網紅和自媒體,然而,部分傳統媒體所生產的短視頻產品,卻多發布在自家媒體的微信公眾號、APP、微博等平臺,自身流量的局限化,遏制了作品的價值發揮,使其無法進行市場化考量,從而限制了作品的傳播以及變現的可能。
三是視頻生產與記者采編的優質新聞內容銜接不上。目前,為大力發展短視頻新聞,大多數傳統媒體都成立了視頻生產部門,主要配合記者采訪拍攝,此外還會獨立制作原創視頻。
配合采訪方面,視頻生產部門的工作人員與采訪部門的記者因個人思路以及表達方式等方面的差異,或多或少存在不能夠充分銜接的現象,加上內容包裝能力和人力成本有限,很多有可能成為爆款的新聞線索卻與爆款產品失之交臂,沒能得到準確且最大化的表達。
原創視頻方面,視頻生產部門的工作人員因不是一線記者,獲取資源受到限制,會造成對行業的理解不夠深入,導致產品思路不夠系統、清晰,選題較為空洞乏味,從而致使作品缺乏創新、設計和可讀性。
三、傳統媒體如何在短視頻上發力
短視頻新聞短平快、內容直觀、形象豐富的特點,使其迅速成為傳統媒體轉型的生力軍。當下,娛樂、生活等類型的短視頻受到人們追捧,而短視頻新聞的發展,還有很大深耕空間。
事實上,傳統媒體在新聞領域一直占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大量的新聞專業人才、豐富的新聞生產經驗、諸多的新聞資源、高度的公信力和受眾認可度等都是其他媒體無法企及的。怎樣將這些優勢最大化利用,轉化為高質量的短視頻新聞,形成持久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值得我們思考。
首先要堅持“內容為王”。優質內容從來都是形成爆款產品、構建媒體影響力的重要法寶,在短視頻新聞發展過程中,吸引受眾,獲取關注,永遠離不開好的創意和內容。持續生產、制作出優質內容的短視頻新聞,是提升自身競爭力的必要條件。
短視頻新聞的出現,向受眾提供了全新的敘事模式及新聞視角。如何讓受眾有“沉浸感”,內容質量上,要善于挖掘新時代身邊的故事、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題大時代。另外,還需有獨特的視角并注重短視頻新聞的持續熱度,從熱點話題、情節沖突、優質視覺素材及深度背景等方面多角度展示短視頻內容,從而吸引受眾。
其次,發布時既要造船出海也要借船出海。傳播力是形成影響力的前提,“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發布”的融媒體生產格局已經形成,在這個全員媒體、全息媒體、全程媒體、全效媒體的時代,創新傳播手段,拓展傳播平臺,領先數據流量,擴大傳播范圍,使短視頻新聞得以效益最大化十分重要。
如今,傳統媒體在逐漸入駐各流量平臺。人民網發布的《2019全國黨報融合傳播指數報告》顯示,2019年,黨報在各個渠道的覆蓋率均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全部黨報的網站開通率依舊最高,為93.4%;其次為聚合新聞客戶端和微信平臺,入駐率均超過80%;76.1%的黨報建設了自有新聞客戶端;73.5%入駐微博平臺;半數黨報開通了抖音號。省級黨報在各個渠道的覆蓋最為完備,除抖音平臺外,其他渠道覆蓋率均為100%。其次是中央級黨報,除自建客戶端和抖音平臺外,其他渠道均已全部覆蓋。地市級黨報各個傳播渠道的覆蓋率相對較低,但均較2018年同期也有所加強,各渠道的覆蓋率提升較為明顯。②
流量平臺的發布,除可以形成規模化和影響力外,媒體還能利用其數據反饋,不斷改良,實現產品市場化,打造傳統媒體自己的視頻品牌,形成效果可控、可預判的傳播鏈條。
此外,技術的開發與人才的培養也很重要。媒體有大量技術創新需求,而技術人員的匱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創新能力,從而影響了產品的最終效果及媒體的實力。全面吸納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是制作優質短視頻新聞乃至提升媒體實力的關鍵。
注釋: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 http://www.cac.gov.cn/2019-08/30/c_1124939590.htm
②人民網. 2019全國黨報融合傳播指數報告 [EB/OL].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9/0730/c120837-31263678.html
作者簡介:梁亮,內蒙古日報社記者
編輯:長"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