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紅
摘 要:初中物理盡管只是一些基礎性的理論和知識,講述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和規律,對學生的要求也不高,但是如果學生初中物理掌握得不好,步入高中階段,物理學習就很難跟上。而且,初中物理是學生了解生活、了解科學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和理性認知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初中物理學習對學生至關重要。就這一課題進行探究,以期找到初中物理學習中適合學生的幾種重要方法,有效開展初中物理教學。
關鍵詞:初中物理學習;興趣;方法
當前,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和深入,初中物理教學相較以前而言有了很大的進步,學生的物理學習也越來越貼合生活和實踐,不僅學習方法有了諸多創新,學習效率也大大提升。這是值得慶賀的一面。但與此同時,不可否認,學生在初中物理學習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若不加以重視并一一解決,將嚴重影響學生日后的學習乃至擇校、擇業。
一、當前初中物理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是學生興趣不濃,多數學生學習物理是迫于學習任務不得不學,久而久之便成了例行公事,并非自發學習;二是學習方法不得要領,或是根據教材按部就班,或是盲目模仿他人的學習方法,或是畏難而不知所從,甚至自暴自棄;三是勤奮度不夠,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面對循規蹈矩的學習難免心生抵觸之意,思想上不重視,精神上懶散,再加上物理的晦澀難懂,很難使學生靜下心來專心致志地學習。
二、初中物理學習中的幾種重要方法探究
(一)加強延伸性學習
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時,除了教授必要的物理知識以外,還要延伸教學內容,積極向學生講述歷史上知名物理學家的成長故事、科研經歷等,尤其是他們在物理實驗和研究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以及如何克服困難最終取得成功,讓學生在感佩先人的同時學習他們持之以恒和堅韌不拔的品質,并內化為自身學習動力。
同時,教師要適時向學生簡要講述當前經濟社會形勢以及未來的成長、就業藍圖,使他們明白初中物理學習的重要性,尤其是對他們今后擇校、擇業的重要性,幫助他們確立學習目標,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緊迫性。
(二)加強“三習”化學習
所謂“三習”化,即是指課前預習、課上學習、課后復習。
初中物理作為一門理科學科,更加強調邏輯思維和理性認知,并非簡單的死記硬背就可掌握。因此,要學習好初中物理,就必須加強課前預習、課上學習和課后復習,反復論證和練習,才有可能將那些晦澀難懂的力、熱、聲、光、電等知識掌握精透。特別是女生,一定要克服內心對物理的抵觸和畏懼,一步一步、由淺入深地跟著教學計劃認真學習。只有肯下苦功夫,才能有所收獲。
(三)加強形象化學習
一般而言,形象化學習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圖示類學習,一種是實踐類學習。
1.圖示類學習
初中物理雖然只是基礎性知識,但每一個知識點其實都存在著內在聯系,如力與熱、光與電、光與熱等,相互交叉又界限分明。因此,家長或教師可指導學生學會利用電腦軟件,將初中物理中的知識點進行系統歸納梳理,并結合自身學習程度和學習習慣,將知識點形象化、系統化、框架化,最終形成適合自己的初中物理體系[1]。而面對那些較為復雜的圖式,如電路圖等,一定不要盲目求解,要在圖紙上將其簡化,沒有連入其中的元件,該省的便省去,先把簡單的原理和概念熟練掌握后再逐步深入。相較文字而言,圖示化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更易理解和牢記。
2.實踐類學習
物理是一門需要實踐和實驗的學科,而初中時期,物理知識點相對淺顯,正是培養學生興趣、鍛煉學生思維的最佳時期。因此,初中物理學習不能只局限于課堂和教材,一定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多地向學生演示實驗,并鼓勵和組織學生親自動手,真實模擬物理原理,使學生邊模擬邊理解物理知識的深刻含義,由此學生便會在潛移默化之中理解并熟記物理公式,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同時,家長和教師也要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注意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物理現象,聯系書本上的知識,及時誘發學生探究的興趣,使其自行去試驗、去了解、去求證、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2]。例如,測量學校花園小路的長度,測試騎車的平均速度,在試驗中自行減少一個元素或環節觀察結果的不同等。只有將初中物理學習融入日常生活和學習之中,在實踐中由淺入深、由簡入繁地增進學生的理解,培養興趣,鍛煉動手能力和邏輯思維,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學習要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切實把實踐模擬和實驗學習擺在重要的位置,通過場景和趣味從本質上發掘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既要形象化引領,又要常規式講授,既要主動施教,又要拋磚引玉,誘發學生自問自學自糾,同時還要督導學生及時做好預習和復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查漏補缺,堅持不懈,為今后的學習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馮艷云.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意義和方法[J].好家長,2018(90):52.
[2]張瑋琪,倪亞賢.淺談提升初中物理教師實驗教學素養的策略[J].理科考試研究,2019(10):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