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興騫
摘 要: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備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階段,也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在進行中學數學集體備課時要發揮出教師的團隊優勢,切實提高質量,減少教學中的失誤,提升教學的實效性。主要探討如何在中學數學集體備課中進行有效改進,讓集體備課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關鍵詞:中學數學;集體備課;有效措施
新課改的逐步推進要求教師順應時代,做到教學方式的調整,這不僅是對教師個體的要求,還要求教師之間能夠進行深層互動,通過合作探究以及資源共享的方式,共建專業化成長環境,并運用集體智慧共同改進教學中出現的不足以及失誤。這種集體備課的方式也能將教師從過去單一的背教案中解脫出來,發現更多教學的思路,揚長避短,豐滿課程。然而在實際數學集體備課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問題,這也是本文著重探討的重要內容。
一、當下中學數學集體備課中存在的問題
(一)集體備課流于形式,沒有發揮出集體備課的探討作用
一些學校在開展集體備課時,為了節約時間,會將集體備課的任務分配到教師個人身上,采用“輪班備課”的方式,其他教師為負責落筆的教師提供教學資料,而落筆的教師則要將其他教師提供的資料進行匯總,然后設計和完成。這種備課的方式并不是真正的集體備課,只是流于形式地應付差事,并沒有集體智慧的融入和教師的互相探討,由個人代替集體完成的教案只是做到了信息的匯總,缺乏對每個細致環節的耐心推敲[1]。同時,由于很多集體備課會采用打印稿的方式,所以很多教師會直接在網上下載教案或使用他人的教案應付了事,沒有發揮出集體備課共同探討的優勢。
(二)集體備課等同于統一教案、統一作業
一些學校為了提高集體備課的效率,會在備課的各個方面提出“統一”的要求,即要求集體備課中的內容統一進度,并在教學結束之后統一考試等。這種看似提高效率的統一化要求,實際上最直觀的結果是統一教案和統一作業,沒有考慮到教學的特殊性,只是為了提高效率而制定的整體性規則,而由哪位教師制定“統一”的要求,這方面又是不明確的。每一個教師都有特有的知識背景以及教學經驗,面對的學生也不同,如果所有教案都是統一的,則失去了集體備課的意義。這種要求全方面“統一”的集體備課方式同時也不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反而會讓一些教師滋生惰性,影響后續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
(三)集體備課只注重課前討論,缺少課后反思
集體備課對教學質量的影響至關重要,然而在當下很多集體備課的過程中教師只注重對教學內容的討論,對于上課結束后學生作何反饋缺乏足夠的探討和分析。一些教師甚至并不清楚自己教學后的效果如何,在集體備課中缺乏對當堂課教學反饋的分享,其他教師也無法在他人的教學經驗中得到借鑒,所以導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可能一直存在,始終無法被解決。
(四)集體備課只注重備課,缺少課后延伸
很多教師的思維中已經對集體備課形成了固有認知,認為集體備課只是在討論教案,然后完成設計,沒有看到集體備課的其他維度,對于集體備課的討論也只是停留在該教什么內容、該選擇什么教學形式開展這一層面,這種套路化、刻板的集體備課方式會讓討論的內容越來越狹窄,尤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特征以及學習習慣[2]。實際上,教師不僅要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方式方法進行探討,還要將目光放置在課下,探討如何在課下實現對知識的有效延伸,這樣才能夠避免穿舊鞋走老路的現象,讓教學能夠真正實現有效改善,并且這種更大范圍的探討能夠激發教師的教學潛力,通過教學經驗的延伸在教師之間形成傳、幫、帶的互助作用。
二、中學數學集體備課效率提升的有效方式
(一)集體備課要注重實效性
集體備課不應當是一種形式,而是要讓每一位教師都參與其中貢獻智慧,共同探討出合適的教學方案,通過分享自身在教學中存在哪些困惑,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在后續教學中進行更新。所以,對于每一個參加集體備課的教師來說,在開展有效的集體備課之前都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教師要搜集學生在數學課中存在的學習問題,并且提供自己的解決方案,與其他教師進行探討[2]。為了提高效率、節約時間,教師尤其要做好集體備課前的準備工作,帶著問題參加探討。除此之外,從整體效率的角度上看,每一次集體備課都要定好內容、時間,并且安排主講人明確每一堂集體備課時討論目標、重點以及難點所在。對此,集體備課的負責人也要在程序上做好優化,將更多的時間用于教學方法的鉆研和探討上,避免探討的方向偏離主線,也要通過建立集體備課制度的方式,對每一次集體備課做好監督,每次的集體備課都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同時集體備課并不能替代教師個人平時的備課,這也是教師需要注意的關鍵點。
(二)集體備課不能是簡單的工作分配
集體備課需要個人融入獨立思考,從教和學兩方面進行課程的總體設計,所以教師不能僅僅將集體備課視作簡單的工作分配,而是真的要在討論的過程中提出自己感到困惑的問題,進行集思廣益、互相切磋,從而運用集體的力量解決問題。科學的工作分配是能夠提升集體備課效率的,但是開展集體備課的目的更在于解決問題,教師要明確集體備課中自身的作用所在,與其他教師共享經驗,而不是為了減輕備課負擔而參與集體備課。
(三)集體備課要與課后教學反思結合在一起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不可控因素有很多,學生的實際反饋可能和教師想的并不相同,這也會觸發教師的反思,所以在每一次集體備課上,教師都要了解教學的實際情況,對教學中的失敗以及成功之處進行理性分析,從而提升后續的教學效率。教師只有不斷反思自己的行為,并將自己的理解在集體備課中進行討論才能夠實現共同進步,這也是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
教師要先了解自己在備課、上課的過程中存在哪些不足,并要搜集學生的學習反饋,在教學反思中找到問題所在,然后與他人進行分享。在聆聽他人教學反思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對應自己班級的教學現狀防患于未然,避免相似問題的產生。
(四)集體備課不能替代個人備課
集體備課能夠有效解決教學中的困境,但是不能替代教師每一堂課前的備課工作,因為對于自己班級中的學生學習情況最了解的是教師本人,他人的教學經驗只是借鑒和參考,教師需要酌情使用,尤其集體備課提供的是思路的借鑒,直接照搬其他教師的備課結果是不利于針對性教學的開展的[4]。所以,在集體備課之后,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思維認知程度,在集體備課教案中進行針對性加工和修改,從而讓集體備課的成果更適用于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這也需要教師能夠真正理解集體備課的內核,在其基礎上進行創造以及延伸,讓集體備課中的思路能夠啟迪本班級的教學,從而讓教學效果實現最優化。
綜上所述,中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采用集體備課的方式能夠有效激發教師的創造力以及教學熱情,也是教師之間進行教學經驗分享的有力平臺,能夠助力數學的教學效率以及質量的提高,教師要給予集體備課足夠的重視,做好備課前的準備,關注教學的整個環節,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集體備課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馮丹.初中數學集體備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神州,2016(9):36.
[2]汪淑芬.提高初中數學備課組合作教研有效性的實踐探析[J].考試周刊,2019(4):88.
[3]高煒.高中數學備課組活動有效開展的思考[J].新智慧,2018(27):47.
[4]張麗,史志亞.初中數學集體備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新課程,2018(3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