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進
摘 要 我校是貴州省首批示范性高中九所之一,學校為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出"兩個轉變一備課"(即教師轉變教學方式、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和集體備課)改革措施(即以集體備課為抓手,以實現“兩個轉變”為突破口)。集體備課很多學校早已實施,但是,基本上流于形式的,并沒有達到集體備課的目的,甚至造成部分教師不備課的現象。為了提高集體備課的有效性,我申請的校級課題《集體備課對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影響的調查研究》獲批準研究。經過調查發現集體備課的最大困難就是如何保證集體備課的有效性,避免集體備課流于形式。為了解決此問題,嘗試采用如下途徑。
【關鍵詞】集體備課;有效性;途徑
1 成立教學督導組,對集體備課進行“一導二查三審閱”,確保集體備課的真實性
傳統的教師備課教案是由教務處定期檢查與隨機抽查的方式進行評估。學校為教育教學“提質增速”,改變了傳統的備課方式,采取集體備課,原有的備課教案的檢查評估方式不適用了。學校決定成立以分管教學的副校長為組長、教務處主任和教科室主任為副組長、教研組長和年級組長等為成員的教學督導組,負責集體備課和教育教學的督導檢查。要求對集體備課進行“一導二查三審閱”(即“一導”指按學校規定集體備課的時間、地點對相關備課組派出“專人”參與集體備課討論和指導,并對討論情況如實記載;“二查”指教學督導組定期檢查與隨機抽查備課進度與教學進度是否一致。“三審閱”指收集并審閱備課組初備教案、個性化教案、教學反思。),保證集體備課務實性。為了讓教學督導組認真履職,制定了教學督導組工作制度,任務分解,責任到人,實行責任追究制,避免集體備課監督、檢查流于形式。
2 “量化考評”,提高教師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
學校實行集體備課后,同年級同學科的教師都是用統一的教案、作業。發現部分教師不備課、討論時不發言或敷衍了事、初備課都讓年輕教師擔任、部分教師直接從網上下載交差等不良現象。為了遏制此類不良現象的發生,提高教師主動、積極參與,達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作用效果。制定了《集體備課量化考評實施細則》,將集體備課的各個環節量化,每位教師的量化分數實行累計,作為月工作考評、評先推優、職稱評定、骨干教師和名師評審等依據之一,極大地提高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集體備課的質量。
3 開展“推門聽課”,確保集體備課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學校為推進“兩轉變一備課”課改方案,專門成立了教學督導組,開展 “推門聽課”方式,確保課改方案的有效實施。在事先未通知科任教師的情況下,教學督導組組織本學科的骨干教師和部分學校領導,深入課堂聽課,并進行課堂實錄;聽課結束,由上課教師對本節課的教學設想進行說課,聽課教師進行評課議課,指出課堂的亮點和不足,并對不足提出教學建議。將課堂實錄刻成光盤交給上課教師反復看,寫出教學反思,作為二次備課的資料。促進了教師的成長,讓集體備課穩步推進,使集體備課落到實處并不斷完善。
4 強化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集體備課的質量
教師素質的高低決定了備課質量優劣。為了提高集體備課的質量,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學校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對教師進行培訓,提高教師業務素質和思想政治素質。聘請蘇州常熟市專家韓建光等來校進行課改、課題研究等方面的培訓;通過學校蘭顯芳省級名師工作等開展跨市際工作交流,請專家、名師來校傳經送寶;借助“國培計劃”選派骨干教師、名師等到省內外名校培訓學習。利用校際間交流活動,教師們可以相互學習相互借鑒,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學校開展“六個一”活動(即每位教師每學年至少讀一本教育理論書籍、研究一項科研課題、1次市、縣級以上的公開課、1次市級以上的教研活動、一篇教育科研論文、1套高質量的試題。),促進教師自身業務能力和政治素養的提高。為學校穩健發展,強化立校哲學“厚德、厚重、厚實”的教育,培育一支師德高尚、技能高超、知識淵博的高水平的師資隊伍。
5 “教學開放日”活動,接受社會監督,提高集體備課的透明度和公信度
在學校開放辦學的理念下,學校、教師和家長等共同參與學校的建設和管理,設置了“教學開放日”即每月第一周星期三,由學生家長或其它人提前申請,學校統籌分批安排,學生家長和其它人可直接參與教研組的集體備課討論或走進課堂聽課,活動結束時,對此次活動作出客觀評價,評價表交教務處留存,作為學校評先推優、評稱職、外出培訓等的參考依據之一。能督促教師認真鉆研,挖掘教材內容,備好每一節課,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同時,教師們成功的教學活動能得到家長、社會的肯定,提高教師的自信心、工作激情;對學校的管理建言獻策,不斷完善學校的管理,同時,增強社會對學校的公信度。為學校與家長、教師與家長搭建一個交流的平臺,增進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家長對學校了解,形成了學校、社會、教師、家長等共同管理學校的良好局面。
6 搭建集體備課的交流平臺,提高集體備課的技能
俗話說“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教師有著各自的優點和不足,學校通過開展集體備課錄像比賽、優質課比賽、校內外公開課、同課異構、青年教師說課比賽等活動,以比促學,以研創新,博采眾長補己之短,不斷提高集體備課的技能。
總之,采取多種措施提高了集體備課的有效性,提高集體備課的質量,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不斷提升學校的辦學品牌。
參考文獻
[1]金克艷.如何提高集體備課的實效性[Z].順城教育網,2009.
[2]李源.有效性集體備課操作的策略[J].教材教法研究,2012(10).
作者單位
貴州省思南中學 貴州省思南縣 56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