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
摘 要:中學生身心正處于高速的發展期,心靈敏感脆弱,情緒復雜,而單親家庭的學生由于家庭的破碎、與父母之間不和諧的關系,更是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他們普遍過著家校兩點一線的生活,因此在緩解他們的心理問題時,可以從他們最常接觸的兩大環境入手,通過教師、同學和家長的努力來輔助他們早日走出心靈的困境。
關鍵詞:初中教學;單親家庭;心理健康
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日益復雜使得離婚率居高不下,當今中國的單親家庭越來越多,這些家庭中的子女往往倍受關注。單親家庭中的初中生因其所處生長發育階段的特殊性,出現了許多出人意料又難以解決的問題。經過長期的調查研究,單親家庭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加強對單親家庭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關注并予以正向引導已經成為學校與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影響單親家庭子女教育的因素及存在的問題
(一)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涉及許多因素,包括:家長的年齡及閱歷、文化程度以及撫養方的祖輩文化程度、監護人的素質、家庭教育的方式與方法、單親學生家長的心態、人際環境、經濟狀況、家庭關系、學生的年齡特點與性格等[1]。
當完整的家庭破裂后,單親家長要面對孩子成長出現的所有問題,這會增加他們的心理壓力。如果單親家長不能及時調節好自己的心理狀態,就會給孩子帶來許多負面情緒,極易引發孩子害怕面對家長,親子關系逐漸僵化等問題;許多單親家長將孩子視為自己的唯一希望,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并且嚴格要求,沒有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還有些單親家長為了彌補孩子,會更加疼愛孩子,但是卻把握不好疼愛的度,對孩子過分溺愛,容易致使孩子不理解家長的艱辛、不懂得珍惜愛。
(二)學校因素
單親家庭的學生往往思想負擔較重,害怕教師、同學知道自己的家庭情況后遭到歧視、排斥、恥笑等。學?;蚪處熢谧鰡斡H家庭學生的思想工作時,往往缺乏正確的教育方式引導,未能及時捕捉他們的心理變化,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單親家庭的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或障礙時,往往得不到及時的幫助,困難未能得到及時解決。
二、解決單親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問題的有效途徑
(一)重視家庭教育,把握教育的重點與難點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與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首先,單親家長要提高教育認識、提升自身的教育素質,承擔起家庭教育的責任,采用恰當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為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其次,單親家長要把握家庭教育的重點、難點,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關心、疼愛孩子,積極鼓勵孩子廣交友、勤運動、多參加集體活動[2]。第三,單親家長要積極與學校教師保持聯系,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發展情況,做到監督孩子完成作業,幫助孩子解答學習上的難題。第四,時刻關心和關注孩子的情況,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多與孩子進行溝通,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單親家長要充分了解孩子的特點和內心真實的想法,不斷學習科學、先進的教育理念,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的教育意識和教育素質。此外,還要正確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愛好,時刻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根據孩子的能力提出合理的要求和適當的期望值;平時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
(二)確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完善人才培養模式
為了使單親家庭學生順利成長成才,學校必須建構起一個以學生為本、以學校教育引導為主導、以家庭和社會支持為依托、以自我心理調節為根本的有助于單親家庭學生人格完善的支持網絡。切實關心學生的成長,實現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任課教師將積極心理學應用于課堂教育,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將育人思想放在首位,培養學生形成優秀品格,加強對教師自身的心理教育,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使師生互相進步,從而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減少心理危機情況的發生。促進單親家庭學生健康快樂成長,提升單親家庭學生人格魅力,最終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造福于社會和家庭。
(三)加強心理知識普及,建立心理危機干預體系
學校積極開展心理講座、心理輔導沙龍等活動,加強心理知識的普及。專門為學生設立心理咨詢室,幫助單親家庭學生探尋自我的問題,走進其內心的深處,對學生的問題及時進行干預和疏導。
在全面系統的普查基礎上,學校應建立單親家庭學生的心理健康檔案庫,對于每一個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都有一個準確的評估。班主任幫助單親家庭學生與班級同學及同齡伙伴間建立正常的交往關系。在教師隊伍中培養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建立專業防護體系,心理輔導教師與學生進行線上和線下雙向交流,讓他們消除疑慮,化解心結,對其在學業上取得進步時,做到及時發現,并給予真誠地贊賞[3]。對單親家庭學生群體進行有效的監控,那些敏感多疑、內向自卑的單親家庭學生給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提早發現問題,及時進行心理危機干預,盡快解決問題。
三、結語
離異是現代社會的一種不可抗力,我們要盡可能把父母的無奈封閉在父母層面,減少對下一代的負效應,相信這也是為人父母最大的心愿。我們希望,只要每個教育工作者和父母都做一個有心人,家庭、學校和社會能夠攜起手來,共同給單親家庭的孩子多一些關愛;并且通過積極有效的心理干預科學地引導他們穩步地度過這一時期,不讓單親家庭這一標簽傷害他們,讓他們更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羅韓.淺析農村初中單親家庭學生心理問題及對策[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9):18.
[2]卓春秀.農村單親家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初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22):30.
[3]吳苗苗.中職單親家庭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及對策研究[J].科學咨詢,2019,(29):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