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燕
摘 要:在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用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的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然后針對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實施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提出了幾點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師生互動;教學策略
初中語文是初中階段的重要科目。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并不是很樂觀,教師和學生很少進行課堂互動。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轉變自己的教學思路,在教學中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從而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
一、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
隨著教學改革的開展,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方法上進行了創(chuàng)新。但是,很多教師對于新課改的要求沒有徹底的領會,盲目的追求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卻沒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使得初中語文的教學目標很難完成。有些教師仍然深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在課堂上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為學生講解語文知識。教師在課堂上處于主導地位,而學生則被動的接收[1]。這樣不僅會使課堂教學的氛圍變得非常枯燥,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致也不是很高。同時,很多教師都認識到了多媒體的優(yōu)勢,在教學中開始嘗試使用,然而使用的方式不是很正確。教師利用大量的圖文來制作課件,在課堂上一股腦的為學生演示,卻忽視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并沒有將多媒體的作用真正的發(fā)揮出來。
二、初中語文師生互動教學的開展策略
(一)利用問題來實施互動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能夠使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得到完善,將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由被動改為主動,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的調(diào)動起來,從而將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揮出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合理的設置課堂提問的問題,與學生進行有效互動[2]。在做課堂準備的時候,教師要認真的分析教材,并且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在這個基礎上設置課堂提問的問題。在課堂題目時,教師要將學生的自主思考作為重點,將教師的引導作為輔助。對于學生不懂的問題,可以先組織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討論,然后再由教師為學生進行總結。同時,在利用問題來進行師生互動的時候,也可以將教師作為主導,通過教師循序漸進的提問來深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
比如,在學習《范進中舉》這一課的時候,主要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品味小說的語言,欣賞小說的諷刺藝術,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理解小說的主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這些問題:“范進為什么會發(fā)瘋?對他的發(fā)瘋應該怎樣理解?作者借報錄人之口,設計治療瘋病的靈丹妙藥是狠狠打他一個嘴巴,這里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課文是怎樣運用對比的?對比的運用產(chǎn)生了怎樣的藝術效果?”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會逐漸理解范進中舉的時代背景和時代悲哀,從而更好的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
(二)創(chuàng)設情境來實施互動教學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還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課文中的內(nèi)容進行角色扮演,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重新編排,然后用生動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在表演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對人物和事件有深刻的理解,記住人物的臺詞,并且分配好角色進行表演。因此,在為學生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的時候,教師一定要充分考慮課堂教學的實際,將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體會更好的理解課文,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并且讓課堂教學的氛圍活躍起來,從而達到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在學生準備表演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讓學生把握好表演重點[3]。在學生表演之后,教師還要及時的評價學生的表現(xiàn),讓學生在內(nèi)心產(chǎn)生一種成就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比如,在學習“木蘭辭”這一內(nèi)容的時候,主要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背誦詩歌,領會詩歌大意以及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木蘭這一藝術形象的魅力,體會民歌剛健清新的特色,掌握對偶、排比等修辭手法,了解詩歌表現(xiàn)的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生活的向往。由于這首詩歌中包含了很多的顧問,學生在記憶的時候會有一定的困難。對于課文中的故事,學生本身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讓學生對這個故事的內(nèi)容進行表演,將學生分成小組,讓小組長分配好成員的表演角色。教師應該要求學生盡量用原文中的語句進行對話。這樣一來,課堂教學的氛圍會活躍起來,學生對課文也會有更深的理解。
(三)借助多媒體實施互動教學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主要的教學工具就是教材、黑板和粉筆。這樣會是課堂教學的模式顯得單調(diào)而呆板,為學生提供的信息量也是非常有限的。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能夠使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不足得到彌補。多媒體不僅能夠為學生展示文字和圖片,還能夠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展示視頻和音頻,讓學生獲得良好的視聽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多媒體中能夠包含大量的信息,能夠豐富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師生互動的時候,教師可以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為互動教學的開展提供良好的條件。但是,教師在使用多媒體的時候不應該盲目使用,而是應該將多媒體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結合,不要忽視了和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課教學中,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進行更新,在課堂上加強和學生的互動,進行有效的課堂提問,為學生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并且發(fā)揮多媒體的作用,從而有效的增加教學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促進初中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曹新新.談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9(32):95.
[2]趙志宏.師生互動模式下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探究[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9,5(11):243.
[3]秦艷萍.如何實現(xiàn)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初探[J].現(xiàn)代交際,2019(08):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