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艷

浙江東方職業技術學院? 摘 要:新冠疫情的爆發,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在疫情期間人們響應政府的號召居家隔離、減少出門次數。這就給電商企業帶來了發展的新機,尤其是生鮮食品作為人們主要的飲食,在公共衛生事件爆發之后,更是為生鮮電商市場開創了新局面。所以生鮮電商企業應該不斷加強企業發展,保證食品安全,在公共衛生事件爆發中,確保物流及時將新鮮的生鮮食品送到消費者手中,促進消費者對生鮮電商企業的認可及企業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公共衛生事件;生鮮電商企業;創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12(a)-102-03
公共衛生事件是指突然發生的、對社會公眾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的事件,例如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等。隨著2020年的新冠疫情的爆發,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為了戰勝疫情人民居家隔離、減少出門的次數,各線下行業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給各企業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損失,但是卻給電商生鮮企業帶來了發展的新機。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疫”外地改變了生鮮電商市場2020年的開局。最近,網上一段搶菜的攻略流傳了起來:“0點搶盒馬鮮生,6點多搶Dmall,7點美團買菜,8點每日優鮮,9點永輝買菜……”只要設置好鬧鐘,到點準時拼手速。沒有人再糾結到底哪家平臺更便宜,也沒人再因為沒有“半小時送達”就投訴,因為在付款時沒有看到“已約滿”三個字,就是最大的幸運。線上賣菜——這個曾被認為是市場的偽痛點,現在突然成為一二線城市的剛需。面對剛需,很多生鮮電商平臺訂單量暴增。但是隨著訂單流量的增多,如何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產品的配送成為短期的一個痛點問題。所以加大公共衛生事件下的生鮮電商企業的創新發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1 公共衛生事件下生鮮電商企業的發展特點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期間,盒馬、京東到家日新增用戶規模領先于其他平臺,平均日新增用戶超過4萬。同時叮咚買菜在本次疫情中快速崛起,新增用戶也突破了4萬,這離不開其強大的供應鏈優勢。防疫期間,由于不同平臺開始搶菜時間不同,再加上供應產品存在差異,許多用戶會注冊多個平臺來進行“搶菜”,于是短期內生鮮平臺日新增用戶快速增長。由此可見,在公共衛生事件下,生鮮電商企業的發展速度呈現增長的趨勢。具體數據如圖1所示,根據圖1我們可以看出,在疫情爆發這段期間內,我國的主流生鮮平臺包含盒馬、京東到家、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平臺的用戶都出現了持續增長的趨勢[1]。
在疫情期間,京東生鮮全平臺銷售額相比2019年同期增長470%;美團買菜在北京地區的日訂單量達到了節前單量的2~3倍;多點Dmall到店到家全渠道單量同比2019年同期增長89%,整體銷售額達到42億元,同比增長132%;除夕至初四,每日優鮮平臺實收交易額較2019年同期增長321%;叮咚買菜的訂單量同比上月增長超300%,由此可見,在公共衛生事件下,生鮮電商企業的總體發展呈現上升的趨勢。
圖1 2020年1月22日-2月6日中國主流生鮮平臺日新增用戶規模(萬)
2 公共衛生事件下的生鮮電商企業所面臨的問題
2.1 供應鏈的問題
需求量的暴增伴隨著采購困難。受疫情影響,很多人更愿意通過APP送菜到家,但因為平臺人手和服務力的缺乏,激增的線上訂單已遠遠超過很多生鮮平臺的配送能力。在北京,每日優鮮的送達時間從平時的一小時內變成了兩小時,有時送達時間已經變成了四小時內。盒馬緊急調配人力,取消休假,與其他企業臨時“共享員工”,仍無法滿足居高不下的線上需求。“起勢靠流量,成敗靠供應鏈”。生鮮整個供應鏈條非常復雜,天氣、供給、人力、物流等環節充滿了各種不確定的因素,需要企業能夠通過強大的運營能力來保證供給的確定性。在此過程中,執行力、組織力缺一不可,特殊時期,這些能力很關鍵[2]。
2.2 物流網絡配送的問題
生鮮供應鏈主要分為產地物流、冷鏈物流、冷鏈倉儲、冷鏈配送四個環節,對商品的配送環節要求極高。受新冠疫情影響,不少地方采取封城等措施控制疫情,且因春節放假緣故本來就人手短缺,導致不少生鮮電商企業出現“無貨可送、無人可配”的情況。
2.3 用戶留存的問題
雖然短期內,大批新用戶得以催生,“免費獲客”成為擺在各生鮮電商平臺面前的最大福利。但相較于單量的增長,更重要的是能否實現用戶留存,拋開留存去談增長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疫情總會過去,當人們走出家門,重返校園,回到工作崗位,生鮮電商企業該怎么辦。年輕人還是會叫外賣,父母們也會回到菜市場。所以即使疫情期間生鮮電商平臺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要想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如何解決用戶留存問題是生鮮電商平臺應該考慮的難題之一。
3 公共衛生事件下的生鮮電商企業創新發展路徑
3.1 完善供應鏈管理
在生鮮的供應鏈管理上,由于生鮮的保鮮難度大、產業鏈長等特點,導致了生鮮損耗大、利潤低。生鮮的中間環節要經過漫長的集采、代理、經銷商等中間環節,低效的中間環節導致生鮮的價格高、難以保證生鮮產品的新鮮度,很難保證現代人一日三餐的快捷、新鮮、價廉的需求。所以生鮮企業要想保證企業的持續發展,首先就要保證供應鏈的完善性,保證供應鏈的精細化,降低供應鏈的損耗,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生鮮電商企業應該加強與生鮮采集農戶、工廠的合作力度,減少中間商的介入,減少生鮮產品的成本,同時加強產品的質檢工作,力爭在源頭減少生鮮產品的損耗,確保生鮮產品的新鮮度。同時利用網絡大數據手段,分析市場的需求,通過預先的數據分析更精準地把握產品供給變化以及末端配送情況,優化供應鏈網絡[3]。其次,生鮮作為典型的非標品,同一產品原產地的不同、生產方式的不同都會影響生鮮產品的質量,即使是同一產地不同批次的生鮮產品也會存在顏色、外形、口感的差異。除了生鮮產品質量出現問題之外,我們無法從顏色、口感、形狀上判斷生鮮產品的好壞,這也是生鮮電商企業無法與線下購買方式比擬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生鮮電商平臺應該建立自己的品控管理制度,確保生鮮產品的質量,確保每一份配送到客戶手中的生鮮產品的質量,這樣才能夠在疫情結束之后,保證生鮮電商平臺的留客率,促進生鮮電商企業的持續發展。
3.2 優化配送服務網絡
在新冠疫情中,各大電商平臺包含美團、餓了么、京東等都宣布自己的配送訂單實現了大漲,并且各大平臺為了獲取更多的客源,提升服務質量,提出了買菜到家的配送項目,更是提高了各大電商的營業額。各電商平臺紛紛效仿京東、美團等平臺,建立自己的配送服務體系,以更為優質的配送物流服務,保障生鮮產品以最快的速度配送到消費者手中。在優化配送物流網絡的前提下,各大生鮮電商企業應該加大建立中轉站以及各倉儲基地,實現就近送達的服務,以確保生鮮產品配送到消費者手中的新鮮度。未來各大生鮮電商企業與第三配送平臺的分道揚鑣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從行業發展來看,這或許是線下的生鮮企業在建立電商平臺之后,又一次大規模的變革,也是一次難得的企業轉型窗口期[4]。同時加大優化生鮮電商平臺的配送服務網絡,打通干線運輸網絡,實現零公里配送運輸網,加大運輸網絡的擴張、加大末端配送網絡的建立,除了一線城市之外,也要加強二三線倉儲基地的建立。同時提高冷鏈運輸時效,形成精細化配送大網,以提高生鮮電商企業抵抗風險的能力,逐步降低生鮮電商企業對第三方配送企業的依賴,以促進生鮮電商企業更為優質的服務質量,以統一標準化的配送服務提高客戶滿意度,進一步優化客戶的生鮮服務體驗,提高用戶留存的首選。
3.3 線上、線下聯動發展,線上選購和線下收貨緊密結合
生鮮電商企業不僅要大力發展線上服務,同時也要加大線下服務的建立,加強線上、線下聯動發展,消費者在線上交易成功后,線下部門利用冷藏車等設備進行物流配送,線下企業通過線上的宣傳實現業務范圍的擴展,通過線上、線下的緊密合作,提高生鮮產品的新鮮度,以降低企業的庫存成本,以此提高消費者對企業的滿意度與忠誠度,引導消費者選擇線上購物行為。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時代賦予了生鮮市場新的發展機遇,人們的日常生活發展水平直接反映了一個國家地區經濟的發展程度,同時也反映了社會生產力以及經濟發展實力的狀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提高,各類電商網絡平臺順勢而生,傳統“燒錢為主、跑馬圈地”的暴力擴張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生鮮新零售的發展。電商化進程是未來每個企業的發展趨勢,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消費者可以通過電商平臺直觀地看到企業生鮮產品從采集到銷售的整個工藝流程,可以足不出戶購買到自己心儀的產品,企業利用信息技術,加大對消費者的預測,進行商品和服務的精準推送,并且通過訂單預測、數字化配送調度,進一步降低生鮮供應鏈損耗率,為生鮮電商提質增效。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更是為電商行業的發展催生了新機遇——無接觸式配送場景將向縱深發展,不僅是“最后一公里”,后端的無人分揀、無人運輸也將得到更多運用的機會[5]。無人運輸技術的發展,勢必會使電商企業在公共安全事件中實現更好的發展,更好地為消費者服務,提高電商企業的影響力。
3.4 聚焦用戶做存量
隨著疫情的爆發,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是企業要想獲取長久的發展,首先企業應該有“長期”的眼光,鎖定用戶終身消費價值。隨著疫情得到良好的控制,“免費獲客”的紅利期是很短暫的,所以企業應該考慮在疫情結束之后,如何與存量用戶發生深度關系,促進消費者養成一想到買生鮮產品就在電商平臺下單的習慣。這也是未來電商企業要想實現穩定發展所必需解決的問題。任何企業都要通過在線化的方式,提供持續的、確定性的服務,獲取用戶信任,得到一批忠誠的消費者群體,搶占生鮮市場份額。作為生鮮電商首先應該深度接觸老用戶,加大提高老客戶的忠誠度,線上市場搞一些針對老客戶、會員的活動,例如每月針對會員推出一款打折產品等;其次,用在線化的方式幫助用戶解決痛點;最后,解決問題后建立粉絲社群。生鮮電商企業要明確疫情過后,誰能在供應鏈、用戶留存和價格成本三個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把更多的用戶沉淀下來,才能真正活下來,實現企業無論是疫情期間還是疫情之后都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
4 結語
在重大突發事件中,各行各業都會受到一定的沖擊,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阻礙。由于人們不能出門進行采購,所以人們對產品的質量存在一定的疑慮,尤其是對生鮮的選擇上,一些知名的老牌生鮮電商企業表現出的較強抗風險能力和較高顧客黏度有力地證明了在危機面前,消費者傾向于選擇值得信賴的品牌。能夠涅槃重生的,都是內功過硬、具有穩固口碑的生鮮電商企業。后疫情時代考驗的是生鮮電商企業能否利用品牌思維衍生價值,已樹立良好品牌形象的企業可以借機調整戰略、優化服務、鞏固品牌、全方位提升品牌價值。建立更為優質的物流體系與配送服務,加強老顧客的維護與新客戶的開發,在配送過程中,嚴格保證生鮮的質量和配送的速度,使消費者“吃得放心”。進而提升生鮮電商企業在消費者心中的良好形象,促進生鮮電商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張睿.整合背景下生鮮電商企業競爭策略與發展節奏研究[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06):2-3.
佘明珠,李慧.O2O模式視角下基于客戶需求的冷鏈企業發展對策研究[J].營銷界,2015(05):2-3.
劉剛.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物流服務創新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7(05):12-14.
馮曉鵬.疫情下的新經濟專家:電商行業機遇挑戰并存[J].人民網,2020(06).
朱曉培.危機與創新:疫情之下的新趨勢[J].商業與生活,2020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