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市安野體育發展有限公司 安徽 銅陵 244000)
羽毛球是中職體育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增強體制,而且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幫助學生實現身心的全面發展。然而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目前羽毛球課堂教學仍然存在著“大水漫灌”和“填鴨”的弊端,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和效果。新課改以來,國家對于中職課堂教學的要求不斷提高,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素質能力與核心素養,在這種情況下,研討式教學法被廣泛應用到羽毛球課堂教學中,發揮了十分積極的作用,但是其具體的應用也存在著不少突出問題。如何更加科學高效地開展羽毛球課堂教學,是廣大中職體育教育者所面臨的重大問題,本文基于此背景對研討式教學法在羽毛球課堂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
所謂研討式教學,主要是指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師生之間的良好交流與適當互動,來營造更加民主開放的課堂氛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與效果的一種課堂教學新模式。研討式教學新模式能夠改變傳統課堂上“教師講學生聽”現象,使得教師和學生能夠在一種良好互動狀態里完成知識得傳授和能力的培養,真正保證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羽毛球的研討式教學更加注重師生通過互動完成羽毛球知識的學習以及羽毛球技能的訓練,因此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對于羽毛球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近年來不少中學注重對羽毛球課堂教學進行全面改革與優化,積極引進研討式教學新模式,倡導通過師生之間的平等有效對話,互相學習和啟發,進而調動學生的羽毛球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探究的欲望,進而在此基礎上大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為了進一步深入探究研討式教學法在羽毛球課堂中的應用問題,筆者走進蕪湖市第一中學進行了調查和訪談,并參加該校的羽毛球課堂,近距離感受研討式教學法的應用效果。筆者在調查和研究中發現,研討式教學法在提升該中學羽毛球課堂質量的同時也存在著不少應用問題,具體如下:
作者調查發現,蕪湖市第一中學還有相當一部分體育教師還秉持著應試教育的落后理念,認為羽毛球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更多的羽毛球應試技巧,讓學生在羽毛球測試和比賽中獲得高分。這樣就導致不少教師在平時羽毛球課堂教學過程中,將學生的分數作為衡量學生體育鍛煉效果的唯一標準,忽視研討式教學法的應用。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羽毛球方面的素養得不到重視,同時對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也產生了忽視,固然能夠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羽毛球應試和比賽技巧,但是卻非常不利于學生在羽毛球方面的綜合素質提高,從長久來看對于學生的羽毛球學習是十分不利的,這是羽毛球教學理念落后的典型表現。
羽毛球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因此羽毛球課堂的教學內容十分豐富多彩,但是作者發現蕪湖市第一中學的羽毛球課堂比較乏味,有趣的教學內容沒有得到良好的開發和應用,部分教師在講述相關羽毛球知識和技巧的時候,雖然有時會采用研討式教學法,但是卻不能及時開展有趣的體育活動與游戲,導致該校的羽毛球課堂非常缺乏趣味性。此外,對于羽毛球課堂教學來說,良好的師生互動是保證課堂活力的基礎和前提,但是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其師生互動性比較差。有很多的體育老師往往采用命令式的方式和語氣讓學生去練習羽毛球技能,忽略了學生的內心需求與喜好,在這種情況下來說,保持羽毛球課堂的活力與趣味就無從談起。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蕪湖市第一中學羽毛球課堂教學缺乏研討式教學法在的良好實施環境,無論是從硬件方面,還是在軟件方面,都使得研討式教學的開展困難重重,這非常不利于該教學方法在羽毛球課堂中的推廣應用。比如,蕪湖市第一中學的羽毛球場地十分有限,甚至不能滿足幾個教學班同時上羽毛球課的基本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只能空洞地去講一些解羽毛球知識,學生無法及時在相應的研討和實踐中深入理解羽毛球知識,因此在學習和理解羽毛球知識方面存在困難,只能被動地聽老師講,這樣就會產生師生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使得研討式教學失去了基本的“土壤”。
首先,蕪湖市第一中學部分羽毛球教師已經習慣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喜歡采用“大水漫灌”和“填鴨”的模式進行羽毛球教學,因此師生的合作互動意識不高,這就使得羽毛球課堂的研討式教學無法正常開展;其次,還有部分羽毛球教師不認可研討式教學法,認為這種教學方法對于提高學生的羽毛球技能并無益處,不如“教師講授+學生練習”的模式更加有效果,這種不正確的教學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學校羽毛球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合作意識,對研討式教學法的應用產生了一定的阻礙。
作者在調查研究中還發現,蕪湖市第一中學的學生參與羽毛球課堂研討與互動的積極性比較差,這也使得研討式教學法在羽毛球課堂中的應用受到了較大阻力。首先,該校的不少學生已經適應了“教師講授+學生練習”的羽毛球教學模式,因此在師生互動和課堂研討方面不積極;其次,該學校的羽毛球課程的最終考查當時是羽毛球理論知識的筆試和羽毛球技能過關測試,因此很多學生寧愿聽老師講,然后去背,也不愿意在課堂上和老師進行互動研討,認為那是在“浪費時間”。因此本文認為,學生參與研討的積極性差是目前蕪湖市第一中學羽毛球課堂推廣研討式教學法的一大障礙。
通過上述分析不難看出,當前蕪湖市第一中學羽毛球課堂中研討式教學法的應用還面臨著不少的問題和困難,本文認為該校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積極措施加強研討式教學法在羽毛球課堂中的應用:
先進教學理念的引進既是提升羽毛球教學科學性的前提,也是研討式教學法應用的關鍵所在,因此蕪湖市第一中學必須要進行教學理念的反思和變革,努力引進先進理念提升羽毛球教學的科學性。首先,羽毛球課堂應該是自由民主的課堂,即學生可以在與教師良好互動和研討的過程中,決定羽毛球課堂的內容和形式,以及怎么樣去玩羽毛球游戲,保證中職學生在羽毛球學習方面的自主性;其次,羽毛球教學應該是非功利的,其目的激發學生的潛力,提高學生體質,促進學生的自由全面發展,這是羽毛球教學和羽毛球競技的根本區別,因此該校應該確立非功利的羽毛球教學思想,擯棄“唯分數論”和“唯競技論”。只有做到以上兩個方面內容,研討式教學法在羽毛球課堂中的應用才能變為可能。
對于羽毛球教學來說,課堂導入是保證羽毛球教學取得成功的關鍵,此時教師可以應用羽毛球游戲來進課堂導入,這樣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快速進入到體育課堂的情景中來,這樣的課堂導入效果會更好,同時能夠瞬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研討式教學的開展塑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比如在羽毛球的發球練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前設置一個球筐,然后將全班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然后讓學生根據教師的指令以小組為單位揮動羽毛球拍將羽毛球擊向球筐內,每個人只允許發球五次,然后以求框內羽毛球的數量為依據對各小組成績進行對比。在這個課堂導入游戲中,既使學生完成了熱身,又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其發球技能,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羽毛球的學習興趣,為羽毛球課堂的成功奠定堅實基礎。
加強研討式教學法在羽毛球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需要教師設置互動的教學情境,進而促進學生基于自己已有的經驗去主動探究羽毛球問題,在探究過程中與教師及時進行探討和交流,這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對于羽毛球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此外,作為羽毛球教師一定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反思意識和反思能力,在研討教學的過程中及時對自己的態度和行為作出調整,不斷加強與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在一種動態化的相處過程中去完成羽毛球知識和技能的教授。比如,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在羽毛球課堂中的參與意識,及時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對于學生在羽毛球學習和訓練過程中的一舉一動及時作出積極有效的反饋,引導學生能夠以一種積極正確的姿態參與到游戲和教育中來。
為了保證羽毛球課堂研討式教學法的良好應用,教師必須對學生的指導尺度進行合理的把握,做到這一點需要學生努力扮演多種角色進而使師生互動取得最佳的效果。首先,教師要做學生羽毛球學習的組織者,科學設置羽毛球學習目標,合理設計羽毛球課堂互動環節,有效組織學生開展羽毛球學習活動;其次,教師要學會做學生的引導者,在學生探究羽毛球世界的過程中,給予學生符合時宜的恰當引導,同時又不干預過多,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羽毛球知識;第三,教師要善于扮演參與者的角色,只有降低姿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生的羽毛球學習中去,才能夠贏得學生的好感,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完成高質量的研討教學。總而言之,教師只有善于扮演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等多重角色,才能夠羽毛球研討式教學法的應用更加高效;此外,學生在羽毛球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因為挫折或者勞累而出現畏葸不前的狀況,此時作為體育教師應該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以促進學生堅持參加羽毛球學習活動,這不僅能夠促進其羽毛球學習,還能夠鍛煉其意志品質,以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實現蛻變。
綜上所述,研討式教學新模式能夠改變傳統課堂上“教師講學生聽”現象,使得教師和學生能夠在一種良好互動狀態里完成知識得傳授和能力的培養。作者走進蕪湖市第一中學進行了調查和訪談,并參加該校的羽毛球課堂,發現研討式教學法在提升該中學羽毛球課堂質量的同時也存在著不少應用問題,如羽毛球教學的理念落后、羽毛球教學缺乏趣味性、缺乏良好的實施環境、師生的合作意識不高、學生參與研討的積極性差等。因此本文建議該學校引進先進理念提升羽毛球教學的科學性,堅持趣味原則激發學生羽毛球學習興趣,然后在此基礎上塑造互動情景積極開展羽毛球研討式教學,同時努力學會扮演多種角色做好合理的指導,注意做好以賽促學提高學生游的參與度,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提升研討式教學法在羽毛球課堂中的應用質量,推動羽毛球課堂效率的提升和效果的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