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每一年,國內國外大大小小的體育賽事,都會引起很多民眾的關注。在社會精神文明進程的發展過程中,“體育”不單純只是一種個人活動,它還是一種蘊含文化、社會意義豐富的群體行為。一手抓經濟,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兩者共同進步,才是和諧社會的美好局面。在云南省各個城市、在大街小巷、在居民區、在公園等隨處可見的健身場地、健身器材,以及樂在其中的健身人群,都彰顯出云南省注重民族體育文化建設的風采。同樣,在高等院校,在這樣培養和孕育高級人才的重要場所中,為了更好地應對日新月異的信息化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培養出更多不只是理論知識好,同時身心健康、積極樂觀的有為青年,大學體育課程的民族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意義。現階段,在我省的高校體育課程教學中,仍然有部分學校不夠重視培養學生對民族體育文化的理解和學習,或者說學校教師還沒有摸索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去重塑學生的民族體育文化自信,因此,在高校體育文化的教學上,學校和教師還需要不斷研究,找到適合高校“特色體育文化”的發展道路,創造健康的高校體育文化氛圍,這也是我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組成部分。
目前,省內各個城市的高等院校體育社團項目分布,主要集中在十幾個單項運動中,分別是羽毛球、乒乓球、藍球、足球、排球、健美操、體育舞蹈、網球、游泳、跆拳道、田徑、瑜伽等。通過對部分體育社團活動參與者的調查,學生們愿意加入體育社團的因素很多,其中,豐富大學生活占據首要因素,促進人際關系排到第二,最后才是“強身健體”。從豐富大學生活占據首要因素可以看出,學生們對體育社團的需求不僅僅只是為了做一些常規運動來提高身體素質,他們更希望從體育社團中找到快樂的生活方式、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高等院校的各種體育社團并沒有注意發掘學生內在的真實需求,沒有系統地在社團活動中有計劃地組織這一方面的實踐,而是大多遵循傳統的社團模式,足球社團的學生踢足球,籃球社團的學生打籃球,游泳社團的學生游泳……學校教育缺乏對這些運動項目內在文化的啟蒙和引導。除此之外,大部分高校體育社團缺乏一些活動場地、活動器材,尤其是室內的社團活動,像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由于場地有限,學生們參與其中的機會并不多。而一些戶外的社團活動,如籃球、足球等,往往社團人數會比較多,因為他們的活動場地都是戶外公用的籃球場、足球場,可以基本滿足學生們活動的需要。在不少高校里,受到場地、器材的限制,會令一些社團形同虛設,大大阻礙了學生們的興趣培植。
對學生興趣的啟發,精神層面的引導,往往需要學校和教師花更多時間和精力去認真探究,形成一套適合本校學生的教學體系。然而,在我省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現狀上來看,普遍的教學方式還是很傳統,除了在固定的課時數內組織學生參與一些體育項目的實踐,沒有設置一些體育文化的學習環節,學生在課上主要就是進行體育活動,下了課就結束體育活動,沒有在課后做更多衍生性的學習或思考。
導致以上現象的原因:第一,教育導向沒有明確目標,雖然我國的教育體制一直在強調“素質教育”,但落實到各個院校里,許多教師還是會在教學中讓學生感覺“成績好”是最重要的,應該把大部分精力都用來攻克理論知識的學習;第二,體育教學沒有讓學生感受到趣味性,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面對的課程很多,有專業課,有公共課,如果學生在體育課程中只是做一些體育活動的鍛煉,很難體會到課程深層次的樂趣和意義,自然不會在課后投入精力去探究。總體來說,我省在高校體育文化建設上缺乏目標性、娛樂性,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是高校整體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不斷提高體育文化建設水平,盡可能多的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體育文化需求,讓素質教育落到實處,才能實現體育教育在高校教育體系中的戰略意義。
近年來,國家大力扶持教育事業,云南省的各項教育工作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效,在各項高校教育工作中,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也加大了對學校辦學環境和硬件設備的投入。但是,由于各個高校的實際情況不同,擁有的教育資源也不均衡,仍然會有很多高校忽略體育文化教學的重要性。導致這種忽略長期得不到改善的核心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體育文化教學成效評估體系。簡單來說,學生在體育文化課程的學習上,沒有一個明確的考核標準,教師在體育文化的教學上,也沒有一個科學的評判依據。學生沒有考核標準就會不重視這門課程,教師沒有評判依據就很難自主提升這方面的教學質量。
如何科學檢驗高校體育文化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成效、教師的教授能力,這一直都是一個難點和重點。舉例來說,目前大多數學校的體育考試,都是在戶外進行某一方面的體育活動,如,投籃球。通過學生投籃的數量來制定一個及格線、不及格線、優秀線,這樣的考核形式雖然簡單統一,易于操作,但對于學生的體育文化培養沒有太大促進作用,對于平時身體素質好的學生,即使一堂體育課都不參與,也能輕松過關,教師在考核中的啟發教學能力、引導教學能力等也得不到體現。
關于云南省高校體育文化教學水平的提升,雖然在實踐過程中會有一些困難和挑戰,但并非完全得不到改善。針對云南省現階段大部分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發展現狀,學校和教師仍然可以在多方面去尋求解決方案。為了讓傳統、單一的體育課程升級成豐富多彩的體育綜合課程,滲透體育文化知識的講解和考核,可以有計劃有重點地在以下幾個方面嘗試突破。
告別千篇一律的體育社團活動內容,開創一些新穎、有創造性、能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活動內容。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所謂的“告別”并不是完全不讓學生參與到籃球、足球、兵乓球等活動中去,而是在保持這些健康的體育活動的同時,增加一些吸引學生參與的興趣點。如:“乒乓球背后的故事探究”、“跳水藝術性鑒賞”、“我最喜愛的籃球明星”等這些附加活動可以讓體育運動變成一門立體的課程,學生在體育活動的同時,也能領會到體育文化的魅力,體育精神的強大。
另一方面,學生是一個很大的群體,不同學生的性格不一樣,喜歡的事物也不盡相同。對于那些平時不太喜歡體育運動的學生,通過激發他們對體育文化的興趣,讓他們愛上體育運動,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這也是一項踐行全民運動的重要舉措。當學生在學習體育文化的過程中,不斷培養自己的體育運動習慣時,他們的身體素質也會越來越好。未必每一個學生將來都會是優秀的運動員,但有一個強健的體魄是有益于祖國,有益于人民,有益于自身的,是將來投身于建設祖國事業的基礎。
“文化”是一個很大的范疇,也很容易變得抽象。在號召加強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時,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其實,先進的文化理念往往是與時俱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的。具體到高校體育文化教學中,就是要把體育的競技精神、平等精神、愛國精神、團結精神、堅持精神等,深入淺出地貫穿到實際場景里。要讓學生感受到,體育的魅力不僅僅在于“輸贏”,還有超越輸贏,比體育競技更重要的情懷。
舉例來說,學校在進行一些籃球比賽、足球比賽,或者田徑賽跑時,教師既要對第一名的學生給予充分肯定,也要看到比賽過程中涌動的那些真摯情懷,對那些關心隊友,謙遜有禮的學生,同樣予以表揚,鼓勵大家向他們學習。這也就是體育文化中很重要的“和諧文化”,在這樣的體育文化氛圍熏陶下,體育競技不再成為只是爭論輸贏的賽場,而是促進彼此情感交流的紐帶,這正是高校體育文化未來想要發展的積極方向,也是我國教育體系真正想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人才的初心。
即使在同一個班級里學習,由同一個老師授課,不同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創新能力也是不一樣的,更何況在不同的高等院校里,每一個高等院校擁有的教學場地、教學器材和師資團隊的優勢都不一樣,不必在體育文化的教學上尋求統一標準,要百花齊放,要充分因地制宜,選擇適合學校實際情況,便于學校教師開展的“特色”教學方式,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控體育文化教學的宏觀方向。
有些院校的籃球場設置比較多,學生形成的籃球氛圍比較好;有些院校的乒乓球場館比較先進,有很多學生喜歡乒乓球運動;有些院校每年有固定的游泳比賽,涌現出很多優秀的游泳精英等。這些院校各有特色,應該充分認識到自身體育教學資源的優勢,挖掘這一類的體育運動內涵,形成學校的特色體育文化,比較成熟后還可以與其它學校展開一些交流、座談的活動,將學校的特色體育文化優勢發揚光大。
高校體育課是一門很靈活的課程,把控不好就會變成沒有太大意義的純娛樂性課程。但如果重視體育文化的滲透和教學,這門課程會對培養新時期國家發展所需要的優秀人才具有重要意義。高校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大多有自己的思維,有自己的價值取向,對他們的教學要強調趣味性、情懷性、特色性,要讓學生真真正感受到體育運動的內在魅力,自發地喜愛上這門課程。從這個角度出發,學校和教師對體育文化知識的重視是第一步,學生需要先感受到體育文化知識應有的尊重和重視,然后才能有使命感、有幸福感地去學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