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鵬
(成武縣競技體育運動學校 山東 菏澤 274200)
最近幾年,隨著我國對體育運動學校教學工作的不斷關注和重視,對體育運動學校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體育教學中的田徑訓練強度和訓練量選擇上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嚴重影響了體育的教學質量和效率,為學生的標準、規范的體育鍛煉帶來了不良的影響。因此,關于“體育教學中的田徑訓練強度和訓練量選擇策略”這一話題成為了體育教育行業關注的焦點。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體育運動學校的教學效率和效果,必須針對出現的問題,采取有效的解決策略,以保證體育教育事業能夠朝著積極、穩定、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體育運動學校在運用傳統田徑教學模式過程中,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在訓練量和訓練強度的控制上出現了很多問題,以下是這些問題的詳細介紹。
部分學生沒有充分認識到田徑體育教學的重要性,錯誤的認為只有專業的運動員才有必要進行田徑教學的訓練,而作為一名普通學生參加田徑教學的訓練是毫無意義的,認為只要能達到體育考試的最低標準即可,不需要投入過多的精力在田徑教學的訓練上,因此,他們在實際的田徑教學訓練過程中,存在一種得過且過的心態,因此,即使體育教師多么的專業,也很難提高學生的田徑教學的訓練效果,由此可見,體育運動學校出現了一種田徑教學運動功能的弱化現象,為了有效的避免這一現象的發生,體育教師要提高學生對田徑教學訓練的正確認識,讓他們充分認識到田徑教學的訓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訴他們田徑教學的訓練對身體素質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與此同時,在進行田徑教學訓練的過程中,訓練量和訓練強度的控制有很高的學問,因此,要想達到理想的田徑教學的訓練效果,必須配合好體育教師的專業指導。
通常情況下,除了學生外,學生的家長也對田徑教學的訓練存在一定的偏見,沒有正確的認識到體育田徑教學的重要意義,甚至社會上的謬論也對體育田徑教學的認識存在一定的誤區,例如:一些體育賽事新聞的播放,僅僅關注運動員的最終的輸贏和獲獎情況,對運動員平時所經歷的日常訓練只字不提,導致體育田徑教學地位一直處于地下的位置,這樣一來,容易給學生一種誤解,認為體育田徑教學是毫無意義,沒有一點必要。除此之外,一些體育運動學校沒有聘請專業的體育教師,造成在職的體育教師因缺乏系統、全面的教學體系,對學生的體育指導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學生的日常的訓練量和訓練強度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不利于體育田徑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有效提高。由此可見,我國的體育田徑教學普遍存在地位不高的現象,導致學校、體育教師和學生缺乏對體育田徑教學的正確認識,因此,關于這一問題的解決,一定引起體育運動學校的足夠重視。
由于我國大部分的體育教練僅僅擔任陪練的角色,沒有有效的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對教學活動作出科學的調整,導致教練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田徑訓練量與訓練強度的科學把控,進而大大降低了體育田徑教學的效率和效果。除此之外,由于學生對體育教練有非常強的依賴性,如果體育教練沒有對學生作出專業性的指導,沒有科學合理的安排學生日常的訓練量和訓練強度,勢必會導致學生難以在田徑運動有所進步和突破,從而不利于學生體育能力和身心素質的全面提高,因此,為了避免以上現象的發生,體育教練要對學生的訓練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從而確保每一個學生的體育能力的身體素質都能得到顯著的提升。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傳統田徑教學在訓練量和訓練強度上存在的弊端,現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決策略,以實現對訓練量和訓練強度的科學控制,為更好的提高體育運動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效率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接下來,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這些解決策略進行詳細介紹,以加深對解決策略應用的認識和理解。
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體育運動學校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使體育田徑教學工作能夠有章可循、有章可依,需要體育教師加大對學校體育田徑教學訓練體系的構建力度,通過構建系統、全面的體育田徑教學訓練體系,有利于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和身體素質,從而更好地實現對訓練量和訓練強度的科學把控。為了確保體育教師能夠嚴格按照田徑訓練制度的要求和規范,科學合理的指導學生的體育訓練工作,體育田徑教學訓練體系在制定的過程中,除了要充分結合學生們的理論課程外,還需要有效的考慮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確保制定出來的體育田徑教學訓練體系能夠適應每一個學生的訓練需求,與此同時,為了最大限度的發揮出體育田徑教學訓練體系的應用效果,需要體育教師在運用體育田徑教學訓練體系的過程中,在有效結合每個學生的實際訓練情況的基礎上,通過科學合理的控制田徑訓練強度和訓練量之間的關系,以達到全面提升所有學生運動能力,從而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健康發展。由此可見,體育田徑教學訓練體系的制定讓完善,對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關于這一策略的落實,一定要引起體育教師的高度重視。
通常情況下,強化訓練與專項訓練的有效結合是開展體育田徑教學工作過程中最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它直接影響了學生體育的訓練效果,因此,關于這一環節的落實一定要引起體育教師高度重視。首先,體育教師充分了解和掌握學生在體育訓練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量的積累和質的飛躍,從而保證每一個學生的體育訓練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其次,體育教師還要針對每一個學生實際的訓練情況,科學合理的計劃或者安排關于體育的,通過將強化訓練和專項練習有效的結合起來,為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身體潛力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其中強化訓練方式的應用,對有效的提升所有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身體體質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采用高壓、高強度的訓練方式,有利于不斷提升學生的抗壓能力,從而保證學生能夠輕松自如的應對所有類型的比賽。除此之外,在應用專項訓練方式的過程中,為了有效的避免出現訓練內容的太過專一或者太過廣泛,體育教師要科學合理的把握好專項訓練的度,這樣一來,一方面有利于最大限度的保證每一個學生的身體肌肉都處于平衡的發展狀態,另一方面,有利于全方位的開發每一個學生的身體機能。另外,為了保證學生的體育訓練效果,體育教師完成專項練習后,一定要引導學生做好強化練習的工作,通過將強化訓練與專項訓練進行有效的結合,為更好的激發學生的身體機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些體育運動學校在開展體育田徑教學工作的過程中,盡管對學生的體育運動進行了專業性的指導,但是對訓練完成后的學生不管不顧,嚴重忽視了對學生身體恢復階段的正確指導,學生因為沒有做好身體的恢復工作導致身體出現一系列的不適問題,給學生的身體健康帶來了不良的影響,因為,體育教師不能一味的加大學生的訓練量和訓練強度,而忽視學生身體恢復的指導,通過引導學生加強對身體的恢復,為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潛在素質和潛在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除此之外,由于學生在長時間的高強度訓練后,身體的肌肉一直處于勞累、繃緊的狀態,給學生的身體健康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為保證訓練后的學生身體機能能得到有效的恢復,需要體育教師引導學生做好勞逸結合,這樣一來,一方面,有利于大大提高體育運動的訓練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更好的促進學生身體機能的快讀恢復,除此之外,為有效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的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不言而喻,田徑教學訓練時間和強度安排的是否合理直接決定了的學生體育運動的訓練效果,因此,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體育運動的訓練效果,體育教師要重視田徑教學訓練時間和強度的合理安排。首先,體育教師在實際的體育田徑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在平時訓練和賽前訓練統一起來,通過將平時比賽化和比賽平時化,從而最大限度的保證學生一直良好的比賽狀態之中,例如:體育教師要把訓練時間貫穿到平時訓練和賽前訓練,讓學生一直處于準備好的比賽狀態中,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體制和反應速度,只有平時做好比賽的訓練,才能在真正的比賽中取得好的比賽成績,如果體育教師在平時減小了訓練學生的強度,僅僅靠賽前突擊的方式,試圖提高學生的比賽成績這一做法簡直是天方夜譚,因為一旦學生在平時放松了訓練的警惕,會讓學生一直處于松懈的狀態,將會大大影響賽前的訓練效果,與此同時,由于采用賽前突擊的方式,加大學生訓練的強度,容易超出學生所能承受的訓練強度,不利于學生更好的修復身體機能,這樣一來,在真正的比賽中,不利于學生正常水平的發揮,同樣難以取得良好的比賽成績,只有體育教師采用平時比賽化的訓練模式,才能大大提高學生體育運動的訓練效果,通過讓學生一直處于穩定的比賽狀態,有利于學生在真正的比賽中發揮出正常水平,取得良好的成績。
綜上所述,要想保證體育運動學校教學質量和效率的不斷提高,一方面體育教師要科學合理的把控田徑訓練強度和訓練量選擇之間的關系,有效的創新和發展體育教學理念,并建立系統、全面的田徑教學體系,另一方面,體育教師還要給予學生科學的專業指導和正確的理論指導,除此之外,還需要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與此同時,還需要來自社會、家庭對體育運動學校教學工作的關注,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促進體育運動學校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