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題指導:余姚高風中學于 艷
2019—2020學年溫州市高三年級第一次適應性考試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我喜歡過整飭、有序的生活,每天有規律地起居、做事:認一個甲骨文,識別一種植物,讀一本新書,做筆記。這樣我晚上上床時會感覺自己越來越厚實,好像長出了一片新葉。喜歡這種穩定累積的意義感,隨著時間的逝去,你知道自己有什么變重了,長成了。
——黎 戈
如果說,在創新尚屬于人類個體或群體中的個別杰出表現時,人們循規蹈矩的生存姿態還可為時代所容;那么,在創新將成為人類生存競爭不可或缺的素質時,人類依然循規蹈矩,則無異于一種自我潰敗。
——金 馬
以上材料引發你怎樣的體驗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
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
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襲、套作。
●同學甲:每個人都要經歷成長,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無法避免新陳代謝的規律,也不能停滯不前,所以,前行是每個人避不開的選擇。
點 評:兩則材料雖然都含有“規律”這一主題,但討論的主要是“創新”與“循規蹈矩”間的辯證關系。這位同學把立意重點放在了“規律”上,并將這種“規律”理解為“新陳代謝”,與材料所體現的“規律”,即整飭、有序的生活,在概念上存在較大偏差,不屬于同個討論范疇,因此屬于離題。并且,他把第二則材料中的關鍵詞“創新”等同于“前進”,也屬于偷換概念。
●同學乙:創新已經成為人類生存競爭不可或缺的素質。因此,我們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在發展中尋找自己的生活方式。
點 評:這位同學主要是從材料二入手立意,得出的主要觀點是“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抓住了材料二中兩個分句的同一個變量“時代”,但是卻忽略了更重要的一組關鍵詞——“創新”和“循規蹈矩”之間的辯證關系,而這恰恰是兩則材料共同討論的主題。
第一則材料的觀點認為有規律的、整飭的生活具有積極意義,第二則材料則認為在創新已然成為人類競爭不可或缺的素質時,循規蹈矩有著消極意義。立意時,如果要側重在第二則材料的觀點上,則應該重點闡述“在競爭中勇于創新的必要性”,而非“順應時代的發展”,因此這個立意屬于偏題。
●同學丙:整飭有序的生活能讓人感覺穩定,獲得意義的累積和成長。在競爭的時代,整飭有序的生活更能讓我們的心沉靜下來,幫助我們看清方向,堅定前行。
點 評:這位同學也是從單則材料出發立意,根據第一則材料的觀點,看到了“整飭有序的生活”和“有規律地起居、做事”對于生活的積極意義,并結合第二則材料中“競爭的時代”這一語境,提出“整飭有序的生活更能讓我們的心沉靜下來”這一結論,邏輯清晰。雖然這樣的立意不夠全面、辯
證,不是最佳立意,但也是成立的。
●同學丁:創新與整飭并不相悖。整飭有序不等于循規蹈矩,創新也不等于混亂無序。我們要在整飭有序中尋求創新。
點 評:仔細分析材料,第一則材料所說的“整飭有序的生活”并不等于機械地重復,而是有所積累、有所成長,是有變化的規律。而第二則材料提出的“創新”可以是思維的創新、行為的創新,但也得遵循一定的規律,講求一定的秩序。因此,在綜合兩則材料的觀點后,這位同學提出了“創新與整飭并不相悖”的觀點,辯證地分析了“創新”與“整飭”的內涵:整飭有序不等于循規蹈矩,創新也不等于混亂無序。思考辯證、全面,分析有層次,立意準確、有深度。
審題指導
第一則材料介紹了黎戈的生活觀點,每天有規律地起居、做事的整飭有序的生活讓他感受到了穩定積累的意義,他對此持積極肯定的態度。第二則材料是金馬對人類循規蹈矩的生存姿態的思考,他認為在競爭時代,創新將成為人類不可或缺的素質,繼續循規蹈矩將導致自我潰敗。
兩則材料看似觀點相對,要讓同學們在“規律性”與“創新性”中取舍,但實際上,材料一所倡導的“整飭有序的生活”并不等同于“循規蹈矩”,兩者在程度和內容上有差異,材料二所提倡的“創新”與“整飭有序”也并不完全矛盾,因為“創新”不是漫無目的、為所欲為的行動,也需要尊重規律、遵守秩序。
因此,“有創新”與“守規律”在實際情況中可以有機結合、辯證統一。立意時,同學們可以有選擇地側重,但最佳立意是綜合兩則材料的情況,進行辯證思考,最終回答“我們應該以什么樣的態度、方式對待生活”這個問題。
以下立意供參考:
(1)無規矩不成方圓。對個人而言,整飭有序的生活有利于積累、成長;對社會而言,有無數有形、無形的規矩,才能保證社會的文明、有序,從而帶來安定和繁榮。
(2)競爭的時代,創新是必備素質,我們要勇于創新,主動出擊,努力打破循規蹈矩的舊思維。
(3)遵循規律并不是墨守成規,創新并不是自以為是地破壞一切。在遵循規律的同時走出一條創新之路,在符合客觀發展規律的同時變通和改進。
寫作提綱示例
立意:有序與創新并不矛盾,整飭有序,亦可日日有新。
第一部分:點材料,明立場,亮出觀點。
黎戈所選擇的“整飭有序的生活”并不等同于“循規蹈矩”,而是穩定、扎實的積累和成長。金馬所提倡的“創新”也不是漫無目的、為所欲為,也需要尊重規律、遵守秩序。有序與創新并不矛盾。
第二部分:闡釋整飭、有序的規律生活對于人的存在與發展的意義。
積累的過程是沉淀的過程,是循序漸進、厚積薄發的過程,整飭有序的生活有助于培養人的自律力,讓人在良好的習慣中不斷進步,這不是簡單機械的重復,而是每天都在進步。
舉例說明:潘天壽習畫、顏真卿練字,終獲成就,皆是以每天規律的練習作為基礎。
第三部分:闡明“創新”在當下的時代意義。
創新是個人成長、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助推器。有規律的生活能讓人進步,但循規蹈矩、墨守成規則會讓發展陷入停滯,最終潰敗。
舉例說明:正是因為不甘只做一個“循規蹈矩”的“硬件組裝廠”,不想依靠低價來攫取市場份額,華為選擇了通過基礎研發和技術創新為消費者帶來價值,才收獲了如今的市場地位。
第四部分:創新與“整飭有序”需要有機融合。
創新就是踩在規律這個“巨人”肩膀上邁出的堅實一步。只有每日踏實積累的沉淀,又有“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執著追求,方能在行與思中既感到踏實,又徜徉于創新的海洋。
對個人而言,在遵守社會制度和道德規范的前提下進行創新,才能收獲成功;對企業來說,關心消費者、發現和遵循商業規律的創新才是真正的創新;對社會而言,遵守自然規律和科學規律的創新,才能贏得長足的進步。
第五部分:總結提升,并照應開頭及題目。
循整飭自律之規,蹈有序向上之矩,日日有新,刻刻有思,把握創新與有序的辯證關系,方能推動個人成長和社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