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良
案例:2015年1月10日,張樂與某縣一中簽訂了聘任合同,并擔任15歲學生楊楊所在班級的數學教師。同年7月,張艷在縣城舉辦了“英才輔導”補習班,并聘請張樂擔任該補習班的教師。楊楊的父母聞訊后將楊楊送至該補習班補習數學。同年8月6日,鑒于楊楊所在補習班最后一節課是自習課,該補習班決定放學時間提前30分鐘。放學后,楊楊與三位朋友一起去水庫游泳,楊楊不幸溺水身亡。事發后,縣教育局經過調查,認定張樂在“英才輔導”補習班任教屬于有償補課,并給予張樂記過處分。楊楊的父母卻認為,“英才輔導”補習班系張艷、張樂共同舉辦,張艷、張樂均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縣一中教師張樂與楊楊死亡具有直接因果關系,故縣一中存在著管理不善的問題,應與張樂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縣教育局對“英才輔導”補習班管理不善,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因楊楊的父母未能拿出直接證據證明這些說法的正確性,故張艷、張樂、縣一中、縣教育局均不認可楊楊的父母的說法。楊楊的父母遂將上述四方起訴到法院,請求法院判決四個被告共同承擔對楊楊死亡的侵權賠償責任。法院經審理作出判決,被告人張艷承擔30%的侵權賠償責任,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分析:本案中,有幾個法律問題,需要加以分析:
1.楊楊應就其死亡后果承擔主要責任。本案中,楊楊在溺水事故發生時已年滿15周歲,雖屬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但其應當知曉基本生活常識,能夠意識到去水庫游泳的危險性。即便如此,楊楊還是要去水庫游泳,在主觀上存在過錯。楊楊去水庫游泳與其死亡具有直接因果關系,故其應對自身死亡后果承擔主要責任。
2.張艷應當承擔一定的侵權賠償責任。《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9條第11項規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十一)對未成年學生擅自離校等與學生人身安全直接相關的信息,學校發現或者知道,但未及時告知未成年學生的監護人,導致未成年學生因脫離監護人的保護而發生傷害的……”學校提前放學的信息屬于與學生人身安全直接相關的信息。本條法規規定了學校的作為義務,即學校應當將提前放學的信息及時告知未成年學生的監護人,防止未成年學生因脫離監護人的保護而發生傷害。如果學校沒有履行這一義務,導致學生傷害事故的發生,就會被法院認定存在主觀過錯。《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39條第1款規定:“其他教育機構發生的學生傷害事故,參照本辦法處理。”補習班屬于其他教育機構,應當參照《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處理學生傷害事故。本案中,楊楊溺水死亡的地點雖然在“英才輔導”補習班以外,且楊楊與三位朋友的游泳活動是自發行為,但是“英才輔導”補習班決定將楊楊死亡當天其所在班級的放學時間提前30分鐘,卻沒有履行將提前放學的信息及時告知未成年學生的監護人,防止未成年學生因脫離監護人的保護而發生傷害的義務,在主觀上存在過錯,故“英才輔導”補習班的舉辦者張艷應當承擔一定的侵權賠償責任。因此,法院經審理作出判決,被告人張艷承擔30%的侵權賠償責任是正確的。
3.張樂不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中規定:“嚴禁在職中小學教師參加校外培訓機構或由其他教師、家長、家長委員會等組織的有償補課……對于違反上述規定的在職中小學教師,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批評教育、誡勉談話、責令檢查、通報批評直至相應的行政處分。”本案中,張樂在“英才輔導”補習班任教屬于在職中小學教師參加校外培訓機構組織的有償補課,違反了上述規定。因此,縣教育局給予張樂記過處分是正確的。楊楊的父母認為,“英才輔導”補習班系張艷、張樂共同舉辦,但卻未能拿出直接證據予以證明,他們的說法是不能被認可的。張樂不是“英才輔導”補習班的舉辦者,只是在該補習班任教,對楊楊沒有教學外的管理義務。鑒于張樂在補習班任教與楊楊死亡不具有直接因果關系,張樂在主觀上不存在過錯,不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4.縣一中不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本案中,張樂與縣一中簽訂了聘任合同,各自享有合同約定的權利,如張樂完成了縣一中安排的教學任務,縣一中就應當向張樂發放工資。如果張樂、縣一中違反了合同約定,各自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相互之間不替代承擔違約責任。但是,學校要對教師的某些侵權行為,替代教師承擔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34條第1款規定:“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根據本條法律規定,學校作為用人單位,要對教師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侵權行為承擔責任。教師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主要是在對學生履行教育義務、管理義務、保護義務的過程中造成學生傷害。張樂在補習班任教不屬于執行縣一中的工作任務,無論張樂在補習班任教是否造成了他人損害,縣一中不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另外,楊楊的父母認為,對于楊楊死亡,縣一中應與張樂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是沒有法律依據的。楊楊的父母向法院起訴張樂、縣一中等,就楊楊死亡要求賠償,屬于侵權賠償責任糾紛,法院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進行處理。根據該法規定,侵權行為人在下列情況下,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一是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二是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三是二人以上實施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行為,其中一人或者數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不能確定具體侵權人的;四是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本案中,縣一中與張樂不存在上述任何一類侵權行為,因此縣一中不應與張樂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5.縣教育局不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本案中,楊楊的父母認為,縣教育局對“英才輔導”補習班管理不善,這是他們對縣教育局履行監管職責的評價。但是,無論縣教育局是否履行了監管職責,縣教育局與楊楊死亡不具有直接因果關系。因此,縣教育局不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