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瑋 劉雙鎖 楊碩
摘要:在時代不斷發展的當下,政府會計制度也積極的發生著改變。本文將針對新政府會計制度主要變化以及新政府會計制度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進行詳細的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新政府會計制度下高校財務管理創新策略。
關鍵詞:新政府會計制度;高校;財務管理
我國新政府會計制度已經全面的在社會各個層次踐行,展現出了我國現代財務管理發展的實際優勢。積極結合新政府會計制度,將其與高校財務管理內容融合,可以保障高校財務管理實際效率。本文將針對新政府會計制度對高校財務的影響進行詳細分析。
一、新政府會計制度主要變化
(一)會計核算模式變化
在新政府會計制度之下,變化最為顯著的便是會計核算模式。新會計制度之下,對傳統的會計核算模式做出了改變,規避了傳統核算模式所存在的問題。在新政府會計制度下,對傳統但系統的預算會計體系進行了調整與變更,完善了“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適度分離、合理銜接”的會計核算機制[1]。所謂的“適度分離”,便是適度分離財務會計、預算會計、財務報告、決算報告等相關內容。針對政府會計主體的財務報告狀況以及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全面的反應,通過“雙體系”的手段,將財務核算與預算核算進行縝密統籌,并且通過資產、負債、凈收入等內容開展全面反饋。積極采用此種核算手段,不僅可以有效優化傳統政府會計機制,而且還可以有效保障預算管理水平,為現代財政制度工作提出有效的支撐。
(二)細化了核算要求
在原有收付實現制的核算模式下,固定資產未要求進行折舊,導致其不能真實、準確的反映原有固定資產在現狀下的實際價值,從而不能及時反饋資產的實際使用狀況及更新需求。為了讓核算工作更加準確、更加合理,新政府會計制度在原有的核算范圍的基礎上,將原有的預算核算范圍有效的擴大,能夠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全面反映高校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制定出更加準確、詳實的會計核算報表。
(三)預算會計功能轉變
在新政府會計制度下,單位在會計處理標準中調整并且優化了預算會計科目以及核算內容,針對預算會計的功能進一步進行了完善[3]。單位應該按照《預算法》所要求的權責內容,采用收付實現制核算手段,避免序列預算收入相關問題的出現。《2019年會計制度改革方案》中針對預算科目的內容以及范圍進行了的詳細的改進,并且完善了預算會計的相關功能。結合《預算法》相關要求,對權責發生的預算內容進行了進一步說明。在新政府會計制度此項內容改進的過程中,能有效避免現行制度之下存在序列預算收入問題。
二、新政府會計制度對高校財務的影響
(一)會計核算模式重構
在新政府會計制度的環境之下,由于對財務會計核算與預算核算的內容提出了要求,所以高校的會計核算模式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重構[4]。嚴格按照新政府會計制度的相關要求,在強化高校資源管理的基礎上,對高校長時間發展當中的固定資產折舊與管理提供強大基礎保障。規范高效會計核算行為,并且將高校發展過程中的教育成本把控在一定范圍內,遏制高校財務管理部門管理混亂的局面。
(二)預算管理更加精細化
傳統會計制度缺乏對預算管理工作相應的控制,高校在實際發展和創新的基礎上,往往會出現預算超額、預算緊縮的現象。資金無法最大程度上發揮出其真正的使用效率。更有甚者,很多高校財務預算管理工作僅僅是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空名,高校很多的財務信息出現了諸多不確定性。在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引導之下,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對財務預算工作更加重視,教育部門對于高校財務預算管理的要求也不斷提升,促進著高校預算管理工作的精細化發展。
(三)核算會計工作逐漸加強
財務會計的主要功能便是財務核算,在新會計制度之下,很多高校更加注重核算會計功能的強化。在強化高校會計核算的過程中,需要全面落實會計功能,保障財務核算工作的先進性和規范性,強化財務工作的實際質量。與此同時,高校也應該注重財務報告的真實性、透明性、規范性,注重社會大眾對高校財務收支的理解,展現出社會監督的重要內容,約束財務人員自身行為。
三、新政府會計制度下高校財務管理創新策略
(一)健全財務、預算“適度分離、合理銜接”機制
高校財務創新工作應該全面結合新政府會計制度的相關要求,建立健全“雙體系”機制,在最優時間之內,將財務核算與預算核算的內容進行整合。針對預算核算來說,主要分為預算收入、預算支出、預算結余三個內容[5]。針對財務會計核算工作主要分為資產、負債、收入、費用、凈資產五個要素,在同一個核算體系之下,應該實現的雙核算主要以權責發生機制和收付實現制為主,其主要的核算內容必須要嚴格結合新政府會計制度的要求合理制定。
(二)注重成本核算與成本控制
新政府會計制度下對于核算模式進行了重構,并且融入了雙功能以及雙基礎的財務管理特點。在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引導之下,高校傳統的財務會計核算模式也應該調整,積極摒棄傳統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完善收入核算、成本核算等相關內容。此外,還應該注重虛提固定資產折舊以及無形資產攤銷等工作,真實反映出高校資產的實際價值。以高校資產實際價值為基準,積極開展內部控、成本控,通過嚴格的財務管理手段優化高校內部支出,最大程度上提升教育經費使用效率,確保高校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三)加強高校財務風險管理
新政府會計制度之下,應更加重視高校財務風險的管理。在高校教育領域競爭日漸激烈的當下,高校的發展和轉型是自身必然發展途徑。在此種背景之下,高校的資金主要來源于財政撥款和招商引資,在資金運用的過程中風險會貫穿在整個經濟活動當中。高校應該強化自身對預算以及決算的管理,以預算資金管理為導向,結合高校財務工作實際情況做好資產負債報表,確保財務預算、財務核算、內部控制、財務報表等各個環節的真實性,強化對高校資產的管理力度,將財務風險消滅在萌芽當中。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政府會計制度之下,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應該真切的調動自身工作的積極性。在增強高校財務能力的基礎上,保障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實效性。結合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際要求,促進會計核算模式重構,加強高校財務風險管理,切實確保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合理運行。財
參考文獻:
[1]郭紅濤.試論高校如何做好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準備工作[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 (10):15-16.
[2]靳海燕,魏歡歡,王中衡.淺析新高校會計制度對成本核算的影響[J].中國集體經濟,2018 (5):154-155.
[3]陳軍,付稚茹,秦文麗.淺談高校財務部門如何做好政府會計制度的銜接工作[J].科教文匯,2018.
[4]齊超.淺談高校財務部門如何做好政府會計制度的銜接工作[J].經貿實踐,2018,No.231 (13):134.
[5]辛琳.高校會計制度銜接研究——《政府會計制度》與《高等學校會計制度》比較[J].新會計,2018,No.115 (07):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