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紅玉
摘要:長期以來,我國部分企業對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的重要性認知不足,雖然建立健全了相關制度,但是,在兩者結合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導致企業支出管理的有效性受到影響,制約了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企業資產管理、預算管理兩者間的關系,分析了兩種制度結合所要面臨的問題,并針對性提出建議,以期推動兩者間的有效結合,實現我國企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企業資產管理;預算管理;結合
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資產是保障企業正常運營的血液,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預算管理貫穿整個經營活動過程,對活動的各個環節進行統一規劃與控制,為企業實現短期經營目標、長期戰略目標奠定堅實基礎[1]。而資產管理能夠有效控制企業資金的使用,加速資產的周轉,充分利用有限資產,減少資產占用問題,提高企業資產使用效率,增強企業經濟效益。然而,兩種制度的建立,并不能充分發揮兩者優勢,唯有預算管理與資產管理有效結合,才能更好地發揮制度優勢。基于此,本文對兩者結合的途徑展開探討。
一、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間的關系
預算管理,即資產預算管理,是資產管理工作有序開展的前提,資產管理是以預算管理為基礎進行延伸,兩者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預算管理是對資產使用的前期計劃,企業內部資產的增量與預算管理息息相關,若預算管理作用無法有效發揮,則相關人員很難準確把握項目投資后的盈利水平,影響了增量資產的投資變現能力,加大了投資風險性。而資產管理,則是根據預算對項目活動所形成的資產進行管理,最大化提高資產利用率,增加企業資產增量[2]。在企業發展中,若預算管理合理性不足,將直接影響資產管理,導致資產浪費或不足。反之,若資產管理水平較低,將導致預算管理與實際情況相脫離。因此,將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具有重要意義。
二、預算管理與資產管理結合的重要性
在企業發展中,企業資產的用途、調整、增減、處置等與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決算的過程相互統一。在資產統籌階段,資產管理部門需要對資產剩余存量進行分析,審核資產配置,為預算編制提供明確的支持信息。因此,預算直接關系著資產配置。
實際上,可以將預算管理和資產管理看做是增量管理與存量管理,兩者間互為前提與基礎。一方面,預算管理是實現企業資產日常運轉與價值補償的基礎,一旦預算管理不合理,將直接影響資產配置的公平性,導致資產的閑置與浪費。一方面,資產存量決定著企業預算的核定,對資產存量的全面規范、管理與準確掌握,資產配置體系的標準與科學,企業才能更有效核定企業資產的價值與收益、資產的消耗與配置,為預算管理的科學性奠定堅實基礎。
三、企業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結合時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對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的重要性認知不足
為提高企業每個部門與工作人員對兩項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認知,企業需要確定一個科學的資產配置,得出最終產品與資產管理的匹配度,為預算管理提供數據支撐。但是,在許多企業中,尤其是中小企業,僅考慮了短期目標,忽視了長期目標,在項目活動開展前,未對投入資產數額、預計盈利規模進行預算,盲目投資,加之,對資產管理的重視度不足,資產利用率較低,影響了項目活動最終收益,甚至帶來財務風險。由此可見,對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重視度不足會給企業運營帶來一定隱患。
(二)預算與實際資產管理相脫節
當預算匯總之后,預算審核部門制定預算指標時,常選擇金額控制方式,下達下一指標。然而,在項目開展前,申請項目建設資產時,常發生實際獲批金額與預算金額不一致現象,原先制定的金額分配方式無法發揮作用,導致各參與活動的部門對金額分配的競爭,甚至為獲得更多資產違規,最終,資產分配與預算資產分配的不一致,在資產管理中,也很難依照預算管理方式進行,使得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脫節[3]。而導致該問題的原因在于:企業各部門間的溝通不足,對此,建立信息化系統,提高各部門間的溝通,當實際獲批的金額與預算金額不一致時,各部門能夠及時溝通,充分分配資金,以此避免預算管理與實際資產管理脫節問題。
(三)企業歷史遺留問題較多
在多數企業成長過程中,資產管理大多經過了發展和改革。因此,該種傳統管理方式,資產項目信息極易缺失。導致該問題既有人為操作,又有管理人員失職因素。當企業資產經過幾次盤點后,仍會發生實際存量和具體賬目不同的現象。如:在某企業全面引入電子檔案時,因某員工的粗心大意,導致某項目中的一頁檔案在錄入前遺失,在項目開展前,因信息數據的缺失,影響了預算管理工作,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的結合相應受到影響,作用無法發揮,難以保障項目的順利開展。
四、企業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的措施
(一)提高對預算管理與資產管理結合的重視度,規范相關操作
在企業發展中,企業應重視預算管理與資產管理的結合,以資產配置的標準為前提,以企業現有資產為基礎,對企業資產信息認真分析,通過預算編制與審計,根據資產內容、數量,將其與預算結合起來,形成預算方案。同時,合理設置預算科目,保障預算方案能夠明確反映資產投向、目的,并且,還應將資產的收購,分銷,處置等納入預算中,使預算方案能夠準確反映企業資產的增減情況,有效防止過度投資或不適當投資,為企業經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4]。
同時,在預算管理與資產管理結合時,企業應嚴格規范相關操作,提高預算的執行力度。以科學的資產配置與合理的轉移機制,提高預算管理價值分配的合理性,充分落實預算目標,推動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間的結合。同時,對于采購部門,應科學預算,保障所簽署的采購項目科學規范,加強資產管理,嚴格控制采購資產并審查,保障采購產品質量的同時,有效降低成本投入。另外,在企業執行預算規劃時,若需要資產擴張,應將預算調整上報,通過一定審批流程后,對資產管理進行調整,保障項目的順利進行。總之,在企業各部門中,應著力推廣兩者結合的理念,提高企業員工對兩種制度結合必要性的理解,推動機制改革的深化,提高企業各部門對兩者結合執行的配合。最后,企業應充分發揮自身的資產監控水平,對資產預算的配置進行管理與審查,對預算方案進行審核,保障預算方案的合理性,以此提高資產預算管理的科學性,全面提高資產管理水平。
(二)健全資產管理信息化系統
在企業發展中,健全資產管理的信息化系統,不僅提高了企業資產的管理水平,還避免了預算管理與實際資產管理不符的問題。可以說,信息管理技術的有效應用,是整合資產和預算管理的最佳方式。企業能夠通過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對企業資產進行全面清查,及時掌握企業資產存量與資產使用情況,并以此對管理過程進行優化,變傳統的線下操作為線上操作,并對操作過程全面監督,實現企業資產的透明與公開,降低人為因素導致的資產流失,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同時,利用信息化系統,能夠將預算管理和資產管理的數據進行實時共享,并實現了各部門間的數據透明度,減少不法分子鉆空子的機會,推動兩種制度的有效結合。
(三)提高資產配置的公平與有效
面對企業資產管理的遺留問題,提高資產配置的公平性成為關鍵。對此,企業應制定實物量指標,兼顧企業各部門的業務特點,考慮企業資產與業務狀況,結合企業未來發展,實現企業資產配置的公平和統一。同時,企業應根據預算資產制度,做好以下兩方面:其一,對企業采購的需求量進行制定,對企業資產進行科學配置,提高資產利用率,避免資產閑置。其二,為企業資產配置制定明確標準,依照企業人員科學配置資產,保障資產配置不重復、不超標準,同時,避免配置過于簡單與低效,有效解決實際存量和具體賬目不同的現象,推動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的有效結合。
五、總結
總而言之,在企業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結合過程中,面對企業對其重要性的認知不足,預算與實際資產相脫節,各類歷史遺留問題等,影響了兩種制度的有效結合,企業應提高對預算管理與資產管理結合的重視度,健全資產管理信息化系統,提高資產配置的公平與有效,推動兩種制度的有效結合,提高企業經營能力與利潤,推動企業全面發展。財
參考文獻:
[1]許紅全.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結合探析[J].經貿實踐,2017(18):290+292.
[2]張敏.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的思考[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 (19):148.
[3]李雪峰.國有企業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的問題與思考[J].人力資源管理,2018 (3):384-385.
[4]陳麗華,沈逸然,明海燕.淺談資產管理與財務預算管理相結合[J].上海農村經濟,2017 (1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