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英國大學就業力培養改革述評

2020-12-30 12:56:35孫曼麗
職業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
關鍵詞:英國大學改革

孫曼麗

摘要:英國大學的就業力培養歷經百年,發展至今已形成內涵豐富的多層次體系。近年來的改革與英國大學培養目標的轉型以及勞動力市場對高階技能人才的需求有關。這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政府加強了對英國大學就業力培養的扶持與監管;二是拓展就業力內涵,開發就業力培養體系;三是開展就業力導向的課程與教學改革。我國大學應加大就業力培養的改革力度,深化課程與教學改革,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就業力培養目標體系,實現該領域的新突破。

關鍵詞:英國;大學;就業力培養;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9?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5727(2020)12-0084-07

高質量就業是世界各國高等教育界普遍關注的問題。要實現高質量就業,大學生的就業力尤為重要。就業力不僅關涉人才的競爭力,也是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就業力”一詞英文為“employability”,最早由英國經濟學家貝弗里奇(Beveridge)于1909年首先提出[1], 我國也有學者將它翻譯為“可雇傭性”。“就業力”是指大學生能夠成功謀得并勝任一定工作所需的個性品質、知識、技能等因素的綜合[2]。英國在就業力培養方面一直是世界的領跑者,并在理論研究與實踐舉措方面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鑒于我國在大學生就業力培養方面仍處于起步階段,借鑒英國經驗對提升我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力、全面提升就業質量與增強我國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英國大學對大學生就業力的關注,始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為畢業生提供的就業指導服務[3]。但當時的就業指導對象主要是畢業生,關注的重點在于畢業生的人職匹配和順利就業。再加上英國高等教育長期以來自由教育、學術自治的傳統,就業力培養處于大學事務的邊緣與外圍,并未受到政府與高等教育界的特別重視。但是二戰以后,這種情況發生了改變。1963年,英國的《羅賓斯報告》提出,高等教育應該提供適合于勞動領域的通用技能方面的教學,明確指出大學在提升大學生就業力方面應扮演重要角色[4]。這可算是英國在戰后要求大學加大就業力培養力度的最初倡導。1987年,英國政府頒布了“高等教育創業計劃”(The Enterprise in Higher Education Initiative)(1987—1993),撥款100萬英鎊支持大學開設就業技能與創業規劃課程以培養大學生的就業與創業能力[5],這也為英國自上而下全面重視大學生就業力培養拉開了序幕。1997年,英國高等教育全國調查委員會發布《迪林報告》(Dearing Report),提出要重視培養“溝通、數理和信息技術”等大學生就業“關鍵技能”以及靈活性、適應性、團隊合作能力、管理自己職業發展的意識等品質的必要性[6]。21世紀以來,英國教育和技能部將“幫助大學生形成高階技能以提升就業力”確定為其戰略導向核心和高等教育發展最重要的任務之一[7]。在此戰略導向下,英國大學對學生的就業力培養以質量為核心進行不斷改革。

一、英國大學就業力培養改革的背景與動因

(一)全球范圍內對就業力的重視和凸顯軟技能

就業力的構成既包括專業知識技能,也包括一般能力,即軟技能或可轉化技能、通用技能,是指個體學術知識與專業技能之外的其他能力,如溝通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環境適應能力以及時間管理能力等。這也是促進大學生高質量就業的關鍵技能、核心技能。近年來的研究發現,目前全球企業都非常重視人才的軟技能,尤其是科技人才的軟技能。正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指出,“隨著勞動力市場的變革和個體職業生涯不確定性的增加,軟技能變得越來越重要,是全世界人才最重要的技能” [8]。這說明軟技能已逐漸成為全世界人才的核心競爭力。在此背景下,英國大學如何用更優質的課程與教學模式培養人才的軟技能,是英國大學面臨的巨大挑戰。

(二)大學培養目標的轉型

長期以來, 英國大學一直堅守博雅教育的傳統,追求的是純粹的學術與真理,職業教育主要通過繼續教育等途徑進行。但是, 自20 世紀 80年代以來, 英國的大學受到“新職業主義”的影響[9],大學的自由傳統開始激進突變,傳統的主張為學習而學習和追求知識獲取學位的學習正在被重視知識的應用價值的學習所補充或取代,職業教育逐漸在打破與學術教育的壁壘,向學術教育滲透融合。高等教育課程的職業化傾向越來越明顯,于是, 大學的 “職業化”成為了英國面向要求 “操作性”知識的勞動力市場的政策導向,大學的培養目標開始出現轉型。大學本科教育不再是培養精英, 而是培養 “知識工人”的途徑[10]。

其次,目前英國的大學面臨來自社會各方面前所未有的壓力。一方面,社會、學生及家長在大學學費和貸款高昂而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對于高等教育的期待仍然很高,很多學生把接受高等教育看作是一種投資行為,期待通過學位獲得高收入的工作等終身收益。有研究甚至將此進行量化,算出大學學位對于男性的經濟收益是16.8萬英鎊,女性則是25.2萬英鎊[11]。另一方面,英國的大學生群體日益多元化,非全日制大學生人數不斷上升。這些學生在年齡、背景、教育經歷、求學目標等方面日趨多樣化。據統計, 目前英國兼職大學生人數在就讀大學生中的比例已經超過40%。在這些學生中, 有接近一半年齡介于30~50歲之間[12]。根據2012年的統計,英國的非全日制和遠程學習大學生已達120萬,他們中的大部分已經工作,但仍希望通過接受高等教育提升現有的就業力,以獲得更好的工作前景[13]。對于大學而言,全面改革傳統的課程與教學模式、采取更加靈活的學習方式和重視學生高階技能的培養與更新,幫助學生實現成功就業和再就業,是大學面臨的新問題。

(三)國內勞動力市場對高階技能人才的需求

近年來,英國的勞動力市場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進程的加快,高學歷人群在就業群體的比例也在不斷提升。1990年,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僅占就業大軍的25%,2015年已達到39%,2020年預計為43%。與此同時,勞動力市場也處于不斷變革之中。隨著英國經濟向知識經濟轉型,就業結構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勞動力市場對于高階技能的需求持續快速上升,主要體現在如管理類、專業類和準專業類職業不斷增加。預計到2022年,英國減少300萬低技能工作而新增200多萬需要高階技能的就業崗位,占所有就業崗位的42%~46%[14]。

但近年來英國的就業市場存在兩大問題:一是“技能人才短缺”。目前仍有超過20%的工作崗位招不到具備適切技能或資質的人才[15]。在重要的經濟增長部門,高水平的科技、工程和數學人才尤為短缺。2014年,英國STEM人才的就業崗位新增約73萬個,可是該領域的人才銳減,只有大約一半的STEM畢業生在畢業3~4年之后仍從事該領域工作[16]。二是英國的大學畢業生“就業技能不足或未充分就業”。根據CBI的調查顯示,幾乎有30%的企業主對大學畢業生的一般技能很不滿意,如團隊合作、交流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對他們的工作態度也很失望,其中包括自我管理、商業意識和語言能力。2013年的企業調查發現,仍有48%的企業、430萬工人,工作技能與崗位需求不匹配,未能做到人盡其才[17]。

二、英國大學就業力培養改革的具體舉措

(一)政府加強了對英國大學就業力培養的扶持與監管

21世紀以來,英國一直致力于大學生就業力培養生態系統的打造。政府、大學、企業和非政府組織通力合作,在全社會營造就業力支持文化。英國政府在政策引領、資金支持和統籌監管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英國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HEFCE)在2011年提出,在高等教育中滲透就業力并使其成為核心關注點是政府、大學和企業主的優先發展決策[18]。英國政府為高等教育的發展規劃了就業力“藍圖”,主要包括四項舉措:為在讀大學生與畢業生提供就業力支持;培養學生個性和實施就業力實踐;培養學生從學習向就業轉變;鼓勵企業主參與課程和課外活動。2005—2010年,英國政府撥款3.15億英鎊資助了55所大學建立了74個卓越教學中心,其中就包括就業力培養成功經驗的普及與推廣[19]。英國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還投資2 800萬英鎊用于支持大學78項提升就業力計劃。此外,為促進大學生就業,英國政府與企業開展伙伴合作,實施“畢業生人才資源庫計劃”(The Graduate Talent Pool Initiative)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20]。2010年,英國政府分別投入100萬英鎊支持1 011名家境困難的本科生開展暑期實習、1 200萬英鎊扶持中小企業為57所大學畢業生提供8 060個就業崗位[21]。由此可見,英國政府的舉措“統籌兼顧”,既促進了大學生就業,也兼顧了企業、社會就業部門與大學生之間的利益平衡。

英國政府還積極與民間組織合作,加強了對大學就業指導工作的監管。英國民間組織如大學畢業生就業服務聯盟(HECSU)、大學畢業生就業顧問協會(AGCAS) 等,以實體機構和網絡媒介等形式為大學就業指導部門、大學畢業生以及用人單位提供職業信息,將每一種職業要求的技能經驗以及優缺點逐一分析,便于大學畢業生進行崗位選擇。英國政府為了保障大學生及時高效就業,還加強了對大學就業指導工作的監管,如建立全國性和區域性的大學畢業生就業網絡,以便搜集、分類、匯總、發布就業信息,使得學生能快速獲得個性化、針對性強的就業信息,提高就業效率; 建立相應信息管理系統記錄和甄別信息真實性,保障學生就業的合法權益和安全性;指派專門的人員跟蹤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即使在大學生走上工作崗位之后依然給予相應的建議和指導,幫助其盡快適應社會工作環境并在工作崗位上能夠可持續發展[22]。

(二)拓展就業力內涵,開發就業力培養目標體系

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就業力是指幫助個體找到工作或在工作中獲得進步的能力,它更多的是伴隨職業教育自然產生的職業技能。但自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英國各界拓展了就業力的內涵。就業力的重點不在就業而在能力,從根本上說,它強調對學習者批判反思等高階能力的培養和各項綜合素養的提升[23]。就業力的內涵已經開始轉變,由單純的職業技能轉變為豐富多樣的能力體系。《迪林報告》指出,就業力與大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指向他們未來事業的成功,包括溝通能力、數理能力、信息技術、學會學習、個人發展規劃、問題解決和團隊合作[24]。

在教育理論界,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約克(Yorke M.)和奈特(Knight P. T.)提出的USEM模型。他們認為,就業力包括四個部分:專業知識的理解力;工作所需的專業技能和一般技能;自我效能感;元認知能力[25]。英國產業聯合會(Confederation of British Industry,CBI) 把就業力概括為自我管理、團隊合作、商業意識、問題解決、溝通與讀寫、數理和信息技術,創造力和智力冒險[26]。英國高等教育協會(Higher Education Academy)提出就業力的核心要素為:自信與適應性;經驗與對外聯合;綜合素養與能力;專業知識與可轉化技能;行為品質與價值觀;創業精神與行為;職業生涯指導與管理;自我、社會與文化意識;反思與交流[27]。盡管對于就業力的內涵界定,英國國內一直是見仁見智,但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就是,大學生的就業力是著眼于終身學習、終身發展并且保證他們在生活與工作中取得成功的各種綜合能力與素養。

英國大學的就業力培養是一項多方參與的系統工程,從利益相關者來說,它涉及政府、大學、企業、專業組織等的伙伴合作。英國高等教育協會(HEA)為英國大學的就業力培養提出了三項指導原則:全納、參與與合作。這三項原則為英國大學的就業力培養奠定了發展基調。在此基礎上,英國的就業與技能委員會(UKCES)則為英國大學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就業力培養目標體系,如表1所示[28]。

英國大學在綜合了各利益方意見的基礎上,根據本校自身的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目標制定本校的就業力培養目標體系,以中央蘭開夏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UCLan)為例。中央蘭開夏大學的就業力培養目標體系,把學生的就業力分為14項,包括個人發展、團隊合作、研究技能、反思能力等[29]。限于篇幅,僅對其中的6項就業技能進行描述,如表2所示。該體系就是這所大學的就業力基準,教師根據學科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所教課程要培養的學生核心就業技能,并根據技能描述制定培養方案。在課程結束時,該系統可用于教師對學生的就業技能評估,也可用于學生自評。

由表1與表2可以看出,英國的大學就業力培養目標體系內容豐富,既有國家層次的培養目標體系,各大學也制定了本校的就業力培養目標,兩者并存,體現了統一與靈活性的結合。國家層面的就業力培養目標體系為全國高等教育就業力培養指明了方向,同時又兼具靈活性,保證了大學的自主發展。

(三)開展就業力導向的課程與教學改革

就業力培養作為英國大學課程與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已發展成為一場全方位、系統的變革。它涉及到多個領域,既包括正規的學位課程,也包括學位課程之外的工作經歷與各校之間的跨校聯合培養項目等。英格蘭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支持下的“卓越教學中心”(Centre of Excellence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CETL)項目,強有力地推動了英國大學就業力導向的課程與教學改革。很多大學建立了教學研究中心開發教改項目或制定就業力指標體系,掀起了課程與教學改革浪潮,其中比較著名的有雷丁大學、伯明翰城市大學等,如表3所示[30]。

英國大學的就業力培養以“卓越教學中心”為推手,其課程與教學改革主要有四大特色。

第一,多方參與,廣泛開展伙伴合作。其具體體現在跨院校、跨院系與跨專業以及與企業、非政府及非盈利組織等廣泛開展聯合式培養。如謝菲爾德哈萊姆大學與“共同目標”(Common Purpose)這個國際性非盈利組織合作,共同開發領導力課程,培養學生的領導力與跨文化認知能力。再如“實踐中的評估與學習”(Assessment and Learning in Practice Settings,ALPS)項目。該項目是利茲大學主導的教改與研究項目。該項目由利茲大學、利茲都會大學、約克圣約翰大學等5所大學的計算機專業、人文與健康科學等學院聯合16個健康與社會服務專業組織共同開發,研發了多種教學資源,如移動學習、能力導圖、電子檔案袋、跨專業評估等,并實施了多種學習途徑,如工作本位學習(從事健康護理兼職工作或實習等)、合作探究等,旨在提升健康與護理專業學生的就業力。以該項目的能力導圖為例,這是一項供學生使用的綜合評價體系,其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反思與提升自身的搜集與處理信息、團隊合作等軟技能。該能力導圖包括五個部分:健康護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職業道德;創業能力。以人際交往能力為例,該能力的構成要素與學生表現標準,如表4所示[31]。

第二,重視學生的參與體驗,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各大學重視學生的實際參與及體驗,通過研究性學習、反思實踐等形式,學生成為學術合作伙伴。如利茲都會大學的創業學院開發了創業課程,以項目為導向,打破了傳統的學科專業壁壘,與當地的企業聯合,將不同學科領域的學生組成研究團隊,實行項目教學。培養不同學科的學生,為中小企業制定商業計劃。謝菲爾德·哈萊姆大學的“嵌入、提升和融合就業力”項目(Embedding, enhancing and integrating employability,E3I)就是一門把工作相關學習、電子學習與跨專業學習結合的教改項目,旨在培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反思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該項目把大學課堂教學與社區實踐結合,采用了講座、研討會、工作坊和田野調查等多種教學方式。學生通過社區訪談提升研究能力和口頭交際能力,并學習如何將口述史理論用于實踐;通過寫網絡日記或博客,學習記錄和反思項目調查[32]。

第三,就業力滲透到課程的各個環節。以貝德福德郡大學的“橋梁課程”(Bridges)為例。該課程旨在高等教育和工作世界、教師與學生之間架起橋梁,提升學生的就業力。課程要求學生展示自我、利用機會、設立目標并達成結果,支持學生對自己的學業負責,做好職業準備。課程將就業力定義為學科知識與理解力、職業相關進盟、終身學習能力等幾個維度[33]。教師在課程中滲透就業力的培養,通過個性化學習、工作本位學習等方式把學生的個人素質、學術能力和職業能力進行整合,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第四,深化校企合作。英國大學的就業力培養一向重視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如三明治課程、企業見習實習、工作本位學習與工作相關學習等。近年來,英國大學繼續強化與企業、產業界的伙伴合作關系,使合作更加多樣化。英國的大學與企業伙伴合作采取產—學—研協同培養機制,共同培養復合型人才。以謝菲爾德哈萊姆大學的“謝菲爾德革新項目”(Sheffield Innovation Programme)為例[34]。該大學與國內外基金會、非盈利組織、大中小型企業等廣泛開展伙伴合作,合作形式豐富多樣,如知識轉化、專利轉讓、技術咨詢、項目研發、高等與學位學徒制等。謝菲爾德哈萊姆大學發揮大學在學術、資源等領域的優勢,成立研究中心,與企業共同開發課程、開展長短期培訓、企業實習等,以此培養學生的未來工作技能,學會理論聯系實際和形成自己的專業網絡。

三、特點與啟示

英國大學的就業力培養歷經百年,從最初的就業指導服務發展到如今內涵豐富的多層次體系,近年來更是在國際與國內勞動力市場高層次人才需求競爭的改革背景下成為英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亮點。英國大學在就業力培養領域積累的豐富經驗,為我國提供了重要的啟示與借鑒。

第一,英國大學的就業力培養已形成了自上而下、多方參與、全方位合作的龐大支持網絡,具有體系化、規范化的特點,為提升英國大學的就業力培養質量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英國大學的就業力培養,是一項政府、企業、專業組織、大學師生、校友等多方參與的系統工程,各參與方協同合作。英國政府通過政策支持、資金投入、項目支持等方式對大學就業力培養發揮了政策導向的作用。各種非盈利或專業組織、大中小型企業與大學廣泛開展各個層次的合作,如能力培養項目、企業實習、知識技術轉化等形式聯合進行人才培養。在大學生就業政策支持方面,我國近年來已相繼出臺了“三支一扶計劃”“大學生村官計劃”“西部計劃”等一系列專項計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大學生就業。但與我國龐大的大學畢業生人數相比,這些專項計劃所提供的崗位還很少,促進就業的力度還不夠大。我國各級政府應加大對于大學就業力培養的政策支持與資金投入,鼓勵企業、專業組織等機構的廣泛參與,提升合作的廣度與深度,促進合作機構、合作類型的多樣化。尤其是校企合作方面,各級政府應加大政策創新力度,統籌規劃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建立地方經濟與高等教育發展共同體,進一步推進校企合作[35]。

第二,創建英國大學就業力培養目標體系。英國大學的就業力培養目標體系,明確了領導力及資源、課程設計與企業參與三大核心要素。在此基礎上,各大學根據自身的辦學特色與人才培養目標制定符合本校實際情況的就業力培養目標體系。這種就業力培養目標體系自上而下,把統一性與靈活性結合起來,既體現了國家意志,也充分尊重各大學的實際情況。在英國大學就業力培養目標體系中,突出了就業軟技能的培養,如交流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這體現了英國大學就業力培養體系與時俱進,順應世界對高技能人才的培養需求,培養人才不僅僅注重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更重視學生的工作經驗、反思能力等技能的培養,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我國大學的就業力培養亟待建立具有本國特色的就業力培養目標體系,尤其是軟技能指標體系,為我國的高素質人才培養提供行動指南。

第三,大學的就業力培養跨院校、跨學科,實現了優勢資源聯盟。在大學生就業力培養方面,英國比較傳統的做法是倚重大學的就業指導中心對畢業生進行就業指導。但近年來的大學生就業力培養,英國已經突破了傳統的就業指導中心模式,而是向高等教育的課程與教學領域全面滲透,成為所有院系、教師共同關注的領域。英國大學通過課程與教學改革,實現不同國家、院校、系科等聯合培養。培養方式也靈活多樣,既有正規的學位課程,也有兼職、志愿者服務、就業指導服務、實習等,實現了就業力培養在人才培養各種環節的滲透。教學形式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工作本位學習、探究式學習、反思實踐等方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這些培養方式打破了不同專業間的學術壁壘,使職業教育與學術學習互相滲透,體現了英國大學人才培養的職業主義導向。各個大學的聯合培養,也促進了人才培養的優勢聯盟。英國大學還結合專業特色開發了學生的就業力指標體系,幫助師生更精確地評估學生的就業力,促進了大學就業力培養質量的提升。我國大學的就業力培養應加大改革力度,加強跨國、跨院校與跨系科培養復合型人才,鼓勵學術教師參與課程與教學改革;在教學模式上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產學研結合,鼓勵學生開展工作本位學習、探究式學習,真正提升我國大學生的就業力。

參考文獻:

[1]賈利軍,管靜娟.國外就業能力概念的發展歷史及評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1(12):20-24.

[2][6][25]汪霞,崔映芬.將學生可雇傭性培養融入課程:英國經驗[J].高等教育研究,2011(3):99-106.

[3][30]HEA. Review of good practice in employability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by Centres for Excellence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EB/OL]. [2018-03-05]. https://www.heacademy.ac.uk/system/files/eel_cetls_review_report_jan2011_1.pdf.

[4]宋國學.英國大學可雇傭性開發的特點及啟示[J].現代教育科學,2007(6):16-18.

[5]Dave Turner. Employability skills development in the United Kingdom[EB/OL]. [2017-06-03]. https://www.ncver.edu.au/__data/assets/file/0022/9751/employability-skills-development-777.pdf.

[7]雷培梁,連蓮.英國高校提升大學生就業力的經驗探討[J].復旦教育論壇,2009(6):72-75.

[8][28]Paul Blackmore. Employ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A review of practice and strategies around the world[EB/OL]. [2017-08-10]. https://www.pearson.com/content/dam/one-dot-com/uk/documents/about/news-and-policy/employability-models-synthesis.pdf.

[9]石偉平.新職業主義:英國職業教育新趨向[J].外國教育資料,2000(3):47-51.

[10][12]周志群,許明.從學校本位學習到工作本位學習[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4):153-158.

[11]QAA.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Higher Education? ProvidersEmployability Measures[EB/OL]. [2016-05-04].http://dera.ioe.ac.uk/19758/1/Employability-EOI-14.pdf.

[13][19]HEA.Pedagogy for employability[EB/OL]. [2018-02-03].https://www.heacademy.ac.uk/system/files/pedagogy_for_Employability_update_2012.pdf.

[14-15]UKCES. Forging Futures:Building higher level skills throughuniversity and employer collaboration[EB/OL]. [2018-06-12]. https://www.universities.ac.uk/policy-and-analysis/reports/Documents/2014/forging-futures.pd.

[16]Department for Education.Towards a strong careers profession[EB/OL]. [2017-08-15]. 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175406/CPTF_-_External_Report.pdf.

[17]CIHE.Graduate Employability:What do employers think and want?[EB/OL]. [2017-09-20]. http://www.cihe.co.uk/wp-content/themes/cihe/document.php?file=0802Grademployability.pdf.

[18][24][26]HEA. Defining and developing your approach to employability[EB/OL]. [2018-01-16]. https://www.heacademy.ac.uk/system/files/resources/employability_framework.pdf.

[20]邢超偉.英國拓展大學生就業多元化策略之管窺[J].當代教育論壇,2010(5):121-123.

[21]BIS.Supporting Graduate Employability: HEI Practice in Other Countries[EB/OL]. [2017-12-05]. https://www.i-graduate.org/assets/2011-Employability-Report-published-by-BIS.pdf.

[22]馬廷奇.后金融危機時代英國大學生就業保障制度創新[J].煤炭高等教育,2011(5):110-113.

[23]HEA.Pedagogy for employability[EB/OL].[2017-11-06]. https://www.heacademy.ac.uk/system/files/pedagogy_for_employability_update_2012.pdf.

[27]HEA.Employability: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2012 to 2016[EB/OL].[2016-12-11]. https://www.heacademy.ac.uk/system/files/resources/Employability_a_review_of_the_literature.pdf.

[29]Helen Day. Ceth Employability Framework Guidance Notes[EB/OL]. [2018-04-05]. http://escalate.ac.uk/downloads/6465.pdf.

[31]ALPS. Communication Competency Map[EB/OL].[2018-06-07]. http://rezi.com/h2d6npt-qso4/the-alps-story.

[32-33]Centre for Excellence in Embedding, Enhancing and Integrating Employability.CaseStudies[EB/OL].[2016-03-12]. http://employability.shu.ac.uk/casestudies/AlisonTwells.pdf.

[34]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A bright partner for your Business[EB/OL]. [2017-08-26]. https://www.shu.ac.uk/~/media/home/about-us/Academic-departments/sbs/files/a-brighter-partner-for-your-business.pdf?la=en.

[35]姜獻群.提升大學生就業質量的思考——韓國的經驗及啟示[J].教育發展研究,2014(17):26-32.

(責任編輯:張維佳)

猜你喜歡
英國大學改革
“留白”是個大學問
英國的環保
《大學》
大學(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海峽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學求學的遺憾
改革之路
金橋(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歐盟同意英國“脫歐”再次延期申請
中國外匯(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06
英國圣誕節
改革備忘
改革創新(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福利拍拍拍| 国产门事件在线| 91久久性奴调教国产免费| a毛片在线播放| 97影院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第二区| 欧美日韩综合网| 天天摸天天操免费播放小视频|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网图区|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 看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自拍合集| 亚洲国产无码有码|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久久黄色视频影| 精品撒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欧美性久久久久| 国产一级α片| 欧美精品v| 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影视| 日本黄色不卡视频| 狠狠色成人综合首页| vvvv98国产成人综合青青|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站软件| 久热re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毛片在线播放a| 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 高h视频在线| 国产三级韩国三级理|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a|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啪啪网| 美女无遮挡免费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国产打屁股免费区网站| 中国特黄美女一级视频|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污视频| 国产毛片网站| 日本国产在线|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 欧美日韩理论| 最新国产成人剧情在线播放|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久综合蜜|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AV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又黄又爽视频好爽视频| 欧美黄色a| 另类重口100页在线播放| 亚洲色图欧美激情|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无码| 再看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免费| 国产日韩欧美成人| 婷婷六月综合| 中文字幕乱码二三区免费| 国产成人乱无码视频| 亚洲午夜综合网| 精品久久高清|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九色在线视频导航91| 五月婷婷精品|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 日韩第一页在线|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免费福利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少妇熟女| 久久成人免费| 国产69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226114 | 国产91九色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