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乾安 呂秀芹
摘 要:眾所周知,職業院校培養的是具有較強操作能力的技術應用型人才,也就是說學生不僅應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還必須要有實踐操作技能。職業院校教師要解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提升自身的職業技能,從而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加強教師職業技能培養,是推進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主要途徑。本文主要探討當前職業院校教師職業技能培養中存在的激勵問題,為職業院校如何完善激勵機制,調動教師在培養職業技能方面的積極性提供可行的措施與對策。
關鍵詞:職業院校;職業技能;激勵機制
一、職業院校教師培養職業技能的重要性
(一)職業院校教師職業技能的概念
根據以往關于職業院校教師職業技能的研究,除了需要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基本的教學能力之外,職業院校教師還必須具備能滿足學生職業發展需要的職業技能培養能力。作為教師素養的必備內容,職業院校教師職業技能是職院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所需的所有技能。
(二)職業院校教師職業技能的內容
與普通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不同的是,職業院校側重于培養具備社會實踐能力的實用型學生。因此,職業院校教師職業技能的內容和要求也與普通高校不同,其內容既包括較高的基本教學能力、較強的科研能力,還包括熟練的實踐操作和指導技能,一定的專業發展能力,以及指導學生就業和創業的能力。
(三)職業院校教師職業技能培養的重要性
新背景、新形勢下的職業院校教師職業技能的培養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水平的關鍵之一就在于提升教師的職業技能。提升教師職業技能是適應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客觀要求,也是完成職業教育培養目標、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然選擇。職院教師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技能,才能在課堂上運用自如地傳授知識,激發學生學習本專業的興趣,同時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和職業技能訓練,提高學生的職業競爭力。
二、當前職業院校教師培養職業技能中的激勵問題
(一)考核評價機制片面化、單一化
職業院校在進行教師職業技能方面評價時,教學、科研工作業績往往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專業實踐能力則缺乏相應的評估和考核。在這種片面化、單一化的考核機制下,教師就會過于關注自身的教學業績和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不注重培養自身的職業技能和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職業院校對教師的這種考核激勵機制不能夠激發教師主動參與職業技能的培養和提升。
(二)培訓機制不完善,教師參加培訓限制較多
當前,職業院校教師普遍存在著教學和科研工作任務繁重,參加培訓學習的時間不足問題。同時,多數職業院校都面臨著經費短缺的問題。由于高職院校的經費投入相對于普遙高校少很多,這種經費短缺的局面導致教師的培訓經費經常很難落實。一些院校甚至由于經費問題對教師參加外出培訓采取限制,很多培訓經費需要由教師個人承擔,這在很大程度上減弱了教師參加培訓的積極性,教師的培訓需求無法得到充分的滿足。
(三)激勵機制不健全,忽視教師培養職業技能的激勵
職業院校對教師的激勵機制尚不健全,尤其是忽視對于教師培養職業技能的激勵。一些學院上基礎課的教師課酬標準和上專業課的教師課酬標準是一樣的,導致一些教師不愿上專業課;上理論課的教師課酬標準和上實訓課的教師課酬標準一樣,導致一些教師不愿上實訓課;上普通課的教師課酬標準和上考證培訓課的教師課酬標準一樣,導致一些教師不愿上考證培訓課。這些現象嚴重影響教師培養職業技能的積極性。
三、完善職業院校教師培養職業技能的激勵機制
(一)建立教師職業技能培養導向的多元化考核機制
職業院校在對教師進行考核時,評價內容應當更加全面。不應僅僅局限于教師的專業理論知識以及教學、科研工作業績的考核,在考核時,也應當融入一些其他職業技能方面的評價機制,以此來激發教師培養自身職業技能的積極性。學校應制訂出教師職業技能培養導向的多元化考核機制,對教師的實踐能力進行考核,具體規定考核評價方法和操作規程等。例如可以通過招聘時優先錄取職業技能突出者、評獎評優、晉升時優先職業技能突出者等制度建設,全方位建立職業技能培養導向的多元化考核機制。
(二)開展多元化培訓,促進教師職業技能的全面提升
首先,職業院校的領導要高度重視并積極支持教師的培訓工作,而且要積極爭取上級主管部門對教師參加培訓的經費支持。其次,職業院校應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崗位培訓,學習掌握新知識、新技能、新工藝、新方法,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提高實踐教學能力。第三,搭建校企合作的平臺,提高教師社會實踐能力。與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組織教師定期下企業實踐,不斷提升教師的職業技能和職業教育能力。
(三)健全有利于激發教師職業技能培養的激勵機制
為進一步規范和改進對教師課程教學的考核,公正、公平地評價教師教學質量,健全有利于激發教師職業技能培養的激勵機制,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職業院校必須要建立健全的激勵機制,包括公平公正的多元化考核機制、富有競爭力的薪酬制度等。具體來說,應當建立以人為本,既注重結果性評價,又注重發展性評價的;既注重建立富有競爭力的薪酬制度,又能創建符合職業院校教師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一套科學的激勵機制,從而為留住教師、調動教師培養職業技能的積極性做好制度上的保障。
四、結語
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是推動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根本保證。因此,教師職業技能的培養對于職業教育的發展十分關鍵,對于提高教師素質與能力,保證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職業院校需要通過建立教師職業技能培養導向的多元化考核機制、開展多元化的培訓、健全有利于激發教師職業技能培養的激勵機制等措施,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引導教師以更多的精力投入職業技能培養,促進教師職業技能和教學水平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楊麗君,辛和金.高職院校教師職業能力構成及提升策略[J].中國市場,2014(17):147-149.
[2]邵建東.高職教師職業教育教學能力的現狀及提升策略[J].職教通訊(12):66-69.
[3]于元香,唐海波.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激勵機制現狀及對策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2(12):133-134.
[4]李曉艷.高職院校教師職業能力評價體系的構建[J].才智,2016(26).
作者簡介:
謝乾安(1964.06---),男,漢族,湖南長沙人,經濟學學士,湖南勞動人事職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呂秀芹(1991.09---),女,漢族,山東曲阜人,企業管理碩士,湖南勞動人事職業學院教師,研究方向: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項目信息: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于技能培養視角的職業院校教師教學投入的激勵機制研究>研究成果,項目號:XJK015BZY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