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然 任建平
摘 要:本文從推行主題式教研的角度,探討了學校可打操作的幾項策略和具體做法,或許能起到創新教研活動形式,提升教研活動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主題式;教研轉型;策略
重慶七十一中是一所大型單辦初中,近年來,由于持續推進“‘學本式卓越課堂”改革,逐步形成了“雙心五步”課堂教學范式,構建了“無邊際”和美校本課程體系,學校教育教學產生了較大變化,教育教學成果也日益豐厚。近來學校根據課改需要,要求所有學科教研組必須開展“主題式教研”活動。所謂“主題式教研”,是泛指以主題、專題為聚焦內容的教學研討方式。如何才能組織好、開展好“主題式教研”活動,在總結學校推行“主題式”教研經驗基礎上,我認為有以下幾項策略,可供思考借鑒。
策略一:課題引領,強化主題教研意識
為了促進主題式教研活動開展,學校專門申報了《學校推進“主題式教研”策略研究》課題,目的就是以課題為載體,引領各學科教研組、備課組學習、研討。一年來,課題組通過組織學習活動,學習了江蘇省新沂市實驗學校譚長存撰寫的《悟得“四變”精妙,催生有效教研》,江蘇省睢寧縣實驗小學《把準學校的脈博——以教科研引領教改助推教師成長點滴》,浙江省奉化市尚日鎮《小課題躍出大文章——分層培訓提升學科教研活動有效性》等多篇關于研修轉型與主題式教研的文章,讓學校教師認識到開展主題教研可行有效。同時,課題組也多次組織研討展示活動,通過展示,不僅闡釋了學校開展主題式教研的重要意義,呈現了主題式教研的基本方法和操作策略,也展示了主題教研的效率與優勢,因而增強了教師主動參與主題教研的意識,提升了主題教研活動的技能。
策略二:以評代管,開發適用展評工具
為了加強各學科教研組及全體教師參與主題教研的自覺性,學校專門開發制定了針對主題教研活動的評價量表,通過定期開展主題教研展示活動并進行合理評價,實現以評促管的效果。
由于主題式教研目前并沒有確切的評價模式和標準,我們借鑒的是美國政治學家拉斯韋爾提出的系統化分析“5W”方法,然后根據學校實際,確定了主題教研活動的5個觀察側面,從計劃性、主題性、有序性、參與性、實效性為觀察內容,重點關注進行觀摩說明并評分,以此對每一次主題教研活動進行評價。
策略三:開放思維,創新教研組織形式
以前的教研活動,常常采取的活動形式主要有兩種:
一是聽課評課式,一般是先聽一堂或兩堂課,然后大家坐在一起評議優點與不足。
二是組長布置式,由組長主持會議,一是傳達學校工作要求,二是布置教研組工作。
我校在推行主題教研活動后,各學科教研組為了凸顯研討主題,拓展研討寬度,夯實研討深度,因而更多地嘗試采取了以下幾種教研活動形式。
一是專題討論式。教研組先確定一個主題,提前3-5天通知大家,組內所有教師提前學習或思考,然后定時定點進行分享碰撞,并研討出解決的辦法或操作的方式;
二是課題課例式。根據教研組申報的學科課題,針對課題中需要討論的內容或需要實踐驗證的觀點,由某一位教師設計相應的一堂課進行教學展示,組內教師觀課后,圍繞課題內容提出改進建議或總結操作經驗;
三是學科融合式。即多個學科就某一共同的內容從不同學科角度進行研討,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如:體育、音樂、美術等藝術類學科以如何在教學中提升學生藝術修養為專題,探討了藝術修養概念的界定,初中學生藝術修養的表現,以及如何提升學生學好藝術學科的興趣等內容。
策略四:巧定主題,確保教研聚焦實效
1.從時事熱點中尋找教研主題
時事熱點既是大眾關注的話題,也是最容易引起學生理解認同的主題,如果教學中能從時事熱點展開,通過對時事熱點的挖掘滲透教學內容或者開發教學資源,必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實踐中,我校有個別學科教研組就意識到這一點,嘗試了以熱點定主題,通過分析討論熱點問題,挖掘其教育意義和教學應用的策略和方式。比如數學組根據學做“四有”好老師熱點話題,開展了“作一個實踐與反思的教師”主題研討活動;歷史組根據習近平同志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結合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2019年是虎門銷煙180周年、甲午中日戰爭125周年、五四運動爆發10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重要歷史時刻,開展了“開拓創新不懈奮斗,共筑中國夢”的主題教研活動。
2.從考點大綱中確定教研主題
考點大綱是中考學科教學的重要依據,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重點內容,因此,如何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較好地解決考點重點難點問題,是教學研討活動中最常出現的話題,為了精準地聚焦考點內容,探討解決策略和具體方法,我校語文組就開展了“解讀初三適應考試出題思路、八年級下半期語文考試試卷分析、語文考試前常規復習”的研討活動,數學組開展了“新中考背景下的閱讀理解題、新中考背景下的函數探究型問題研討”活動,英語組開展了“集中發力助力中考、加強命題研究促進深度學習”研討,物理組開展了“電學綜合復習的重難點、解讀《2019年物理中考說明》”等研討活動。
3.從核心素養培育要求中探尋教研主題
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要研究制訂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各級各類學校要從實際情況和學生特點出發,把核心素養和學業質量要求落實到各學科教學中。
因此,學科核心素養的研討和教學落實,就成為各學科教學研討的重要內容,如如何分解細化學科核心素養要素,如何在教學中滲透學科素養元素,我校各學科教研組都開展了研討。英語組還在研討基礎上,制定了《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設計與達成觀察量表》,這個量表對評價教師教學設計質量和觀察教學實施過程有十分重要的幫助。
推進“主題式”教研活動的有效路徑還有很多,只要我們繼續實踐和梳理,就一定能不斷提升主題式教研活動效率,提高主題式教研活動質量。
作者簡介:
張忠然(1969-)男,大學本科,重慶市第七十一中學校分管教學副校長,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課堂教學及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