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秀英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堅持德育為先,立德樹人,把立德樹人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要求“堅持立德樹人,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
為了切實落實“立德樹人”教育指導思想,把德育做出實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金橋小學(以下簡稱“金橋小學”)努力探索實踐,在構建德育課程與實施德育精細化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博雅”教育育人目標之下,構建德育課程育人目標體系。2017年,金橋小學優化改進了學校的“博雅”文化理念,明確了“培養具有‘寬厚基礎、開闊視野、審美情趣、雅正品行素養的新時代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標,并將其細化,形成各年段育人目標。2019年10月,學校明確德育課程總目標,即“情趣高雅、品行端正”。自此德育目標與學校育人目標進一步匹配,實現了“育”有所向。
構建、實踐、優化學校德育課程體系,讓育人目標和德育課程目標落實到課程中。自2017年10月至今,經過學校德育課程建設團隊和教職工的共同探究,學校德育課程經歷了從無到有、從簡單羅列到科學有序、從內容單一無層次到內容豐富有層次的過程。目前,“博雅”教育理念下的“達雅”德育課程體系已構建完成,并在不斷的優化改進中。以科學豐富的德育課程內容為載體的德育教育促進金橋小學的德育管理走向實效、高效,實現了“育”有良方。
構建實施“雅之品”教師發展課程體系,提升教師的德育課程實施力和研究力,保障德育課程實施有方法、有策略。德育課程的實施需要一支優秀的德育教師隊伍。因此,學校將教師的“德育”教育專業能力和素養作為教師發展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內容,融入每月的班主任(輔導員)例會培訓、每期的班主任總結反思培訓課程、每年一次的班會課賽課、每年1~2次的德育課程實施專題培訓課程中。在不斷的總結反思與培訓學習中,提升教師的德育課程實施力和開發力,實現了“育”有良將。
有序開展德育課程,落實德育精細化管理。學校的德育課程體系,包含國家課程、理解體驗課程、實踐探究課程三個維度。為推進德育課程目標高效落地,學校建立了“四環一體”德育課程實施優化程序,即“科學計劃、精細實施、總結反思、優化改進”,從而保障德育課程精細實施。此外,評價體系的完善,也讓德育課程的實施更為高效。
“家校社”攜手共育,精準保障德育管理。學校通過家長會、家委會培訓、入戶家訪周、校長接訪日等活動,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建立和諧的家校關系;還通過家長學校促進家長成長,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念,推動家庭教育與學校德育互相聯動,同步發展。同時,社區聯動開發德育課程,如暑假社區實踐、垃圾分類宣傳等,讓家校德育成果在社區生活中得到進一步鞏固。
經過幾年“達雅”德育課程的實施,孩子們在學習生活習慣、品格修養方面獲得很大提升,然而金橋小學因地處農村,“5+2=0”現象仍普遍存在。通過對當前德育課程的實施與效果進行反思,學校接下來將進一步明確德育課程體系和課程實施的優化方向,通過德育課題研究構建科學完善的學生成長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形成更好的品格。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金橋小學)
責任編輯:王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