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輕工大學體育部 湖北 武漢 430023)
隨著籃球運動的不斷發展,籃球運動的對抗性越來越激烈、臨場狀態復雜多變、對手間的制約性也越來越強,從而要求隊員不僅要有扎實過硬的基本功和必勝的信念外,也要有良好的戰術意識,這樣才可確保有較高水平的發揮。臨場意識的培養是在平時的訓練和比賽中日積月累而來的,對比賽的影響也很大,甚至會對比賽的輸贏起決定性的作用。而當代大學生由于參加比賽的機會欠缺和訓練的缺乏系統性,造成大學生在籃球比賽中的表現差強人意,對比賽的掌控充滿迷茫和缺乏斗志。針對臨場意識在籃球比賽中的特點,結合籃球專項課學生的現狀,提高學生把控比賽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在籃球專項課教學中注重學生臨場意識的培養是教學的重要環節。
籃球臨場意識的釋義有很多種解釋,但無論如何只要在比賽規則下贏得比賽就是好的,從運動生理學的角度看,是指運動員在比賽和訓練中,針對場景的片段和自我技術的有機結合,經過大腦的思維、過濾、提煉、再思考、再過濾、再提煉不斷反復而形成的,是運動員在籃球比賽中能正確反映籃球運動規律性的特殊心理素質和生理機能的應變能力。從比賽的角度看,籃球臨場意識是為比賽服務的,是通過比賽結果來體現運動員臨場意識的合理性。臨場意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經過長期系統的訓練和高強度的對抗比賽,不斷提煉、加工、過濾,把適合自己的經驗和技術加以優化,并能合乎時機地運用到比賽中。它不是單一存在的,是與運動技能相輔相成的,是在籃球運動規律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和升華的。籃球運動是一項對抗比較激烈,功防轉換快,場上機會不僅瞬間即逝,也是很難捕捉的運動項目。對運動員的技術、技能、應變能力、身體素質、解讀比賽的能力、自身籃球文化等方面均有較高的要求,只有在觀察全局的基礎上,利用自身的籃球素養做出正確的判斷和合理的技術,把自身的優勢發揮出來,才可以掌控比賽。對于籃球專項班的學生來說不僅要加強籃球技術動作的訓練,更要注重學生的心理素質、籃球文化素質的培養。
在籃球比賽中,場上隊員做出任何動作都要有目的性的,而人的肢體動作和語言是由人的思維意識來主導的,運動員在比賽中做出的每一個動作都是在意識的支配下來進行的,運動員在場上移動的路線、做出的每一個技術動作是因勢利導來完成的,也就是說因比賽的實際需要而做出來的,有時運動員也會做出一些超乎想象的技術動作,這些動作都是在特定的環境下做出的,是因目標的需要而超常發揮。例如,當某隊員接球時,會根據場上的情況和目的的需要會采取突破、投籃或傳球,去創造得分的機會。
籃球運動員在比賽中的意識活動要對場上的比賽情況具有預見和預判性,預見是對可能發生的情況提前做出準備,預判就是根據預見做出合理的行動方案,先覺才可先知,才可提前準備。預判不能盲目,要有豐富的比賽經驗和對對手特點的了解做支撐,才可提高預見和預判的準確性,正確的預判性可以提高運動員抓住比賽的每一個有利細節和對手可能出現的失誤,獲得進攻的機會。
籃球比賽要求隊員在場上不僅要有主動性、創造性,更要有自主的獨立性,隊員不是消極的應對訓練和比賽,而是要積極主動地去掌控訓練和比賽。籃球比賽是對抗激烈,復雜多變,機會瞬息即逝。隊員想要贏得比賽就必須積極融入到比賽中,集中注意力抓住場上每一個有利環節,利用自身扎實的技、戰術和豐富的籃球意識去主動地創造進攻機會,把不可能變為可能,把意識與行動無縫對接起來,做到意到行出,展現出自身的籃球理念,為把控比賽增添機會。
籃球比賽的情況是復雜多變的,隊員在場上的活動不能固化,要具有打破常規的靈活能力。教練員安排的技、戰術是固定的、理想化的模式,而場上的情況是多變的,這就要求隊員不要被預定的行動計劃和戰術方案所約束。貫徹戰術的同時,更要體現出臨場意識的靈活性,在預定的戰術計劃和設想的應答動作無法完成時,隊員就要根據場上情況進行修正或推翻原方案。籃球比賽從沒有一層不變的固定模式,隊員想要贏得比賽,就要具有靈活多變的技、戰術能力和意識。
籃球隊員的臨場意識是在訓練和比賽的過程中日積月累培養出來的,是真實存在于隊員意識思維里的。隊員在比賽中要承受生理和心理的巨大壓力,體力和精力的消耗也是巨大的,在比賽中,隊員就要根據場上情況有意識地調控自己,利用自身的技、戰術和比賽經驗的特點,穩定發揮自身的競技水平。
籃球的預見性是通過感知而產生的,培養學生對比賽的感知預判能力,是提高學生臨場意識的前提。臨場意識的提高是靠學生對比賽認知的積累,發現的越全面、越具體,感知的就越精準,行動也就越正確果斷。在教學中要養成學生觀察的習慣,防守時要感知對手的進攻線路,積極主動地搶占有利的防守位置,做到隨時調整防守位置,不能把位置站死。進攻時要感知防守隊員的防守意圖和特點,利用自己的技術特點和有利的進攻時機,創造得分的機會。始終要有感知球和籃圈的位置,確保球在自己的視野中,隨時做好進攻的準備。無論持球與否都要對場上情況了如指掌,通過合理的感知預判做出合理的進攻手段。學生在教學和比賽中要有意識的把眼睛從球上解放出來,擴大視野,養成抬頭觀察的習慣,從而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多進行語言提示和安排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手段、內容、方法等來提高學生對比賽情況的感知能力。
(1)在教學中注重技術的個性化訓練。
技術動作的個性化訓練就是指技術動作的規范化和應變動作相結合的一種訓練。籃球的技術動作不是一層不變的,每一個技術動作對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位置、時間、條件下,都可能使動作因場景不一樣而發生變異,變異后也只有在正確動作“規格”基礎上才可確保它的實戰性。在日常的教學中不僅加強技術動作的規范性教學,更要注重與個性相關聯的共性訓練,鼓勵學生在規范的技術動作的基礎上利用自身特點去創新自己的技術動作,豐富學生的籃球技術。
(2)在教學中注重有對抗條件和對抗因素的技術訓練。
籃球運動是一項有激烈的身體接觸、對抗、進攻和防守的的比賽項目,在教學中教師要針對籃球運動的特點,利用合理的教學方法,盡量減少學生在非對抗條件下進行技術動作的學習,應加大有對抗條件下的練習時間,讓學生形成對抗意識,鼓勵學生有意識地去創造或尋找對抗因素和對抗條件,以此來自我完善和提高。例如,在傳球技術的教學中,不僅要教會學生正確的傳球技術,也要傳授學生傳球時應考慮到防守自己對手的位置、距離、防守意圖和防守接球同伴對手的位置、特點,同時也要注意第三個防守者協同防守的問題,只有把這多方面的情況都考慮進去后才能自我設計出傳球的方法、方向、速度、時機、落點等,才能試傳球的目的得以實現。
(3)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簡單的戰術訓練。
籃球運動是一項集體項目,不是單打獨斗的個人項目,這就要求場上隊員有配合意識,有團隊精神,在2-3人間的戰術配合訓練中,進行無防守、有防守和對抗比賽三個階段的戰術練習,簡單戰術訓練是具有雙重性的,學生都知道戰術配合的方法、路線和意圖,無形中增加了戰術演練的難度,降低了防守的難度,教師只有在演練的過程中抓住演練的問題,給學生進行講解糾正,才能提高學生對戰術的理解與應用,才可提高學生的戰術配合意識。
學生的籃球理論、技、戰術知識的容量就是指學生的理論知識、技戰術水平和比賽經驗相互融合整入的一種模式。學生的籃球理論水平、嫻熟的技術和豐富的比賽經驗是學生籃球臨場意識提高的關鍵。籃球是一項相互對抗、相互制約的比賽,是以技術為基礎,通過感知—預判--思維—決斷—行動而實現的。在提高學生籃球運動知識的教學中要以提高學生對籃球運動規律的認識、明確當今籃球運動技戰術的發展趨勢和特點、基本技術的要領、先進的技術經驗為主。籃球理論、技、戰術知識和比賽經驗的容量越大,籃球臨場意識的水平就會越高。臨場經驗是在比賽的過程中不斷積累出來的,讓學生養成比賽后的總結分析,找出成功和失敗的原因。
大學生由于缺乏籃球專業方面的訓練,參加籃球比賽的機會又較少,學生難以獲得籃球臨場經驗的積累和提升,這樣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多安排教學比賽,并在教學比賽的過程中抓住好的比賽片段進行講解,引導學生主動思維分析能力,讓學生學會分析比賽、吸收比賽經驗的能力,確保學生每參加一次比賽都有認識、有積累、有提升。
在培養學生籃球臨場意識時,教師要認識到心里訓練對臨場意識培養的重要性,有些學生在日常的教學比賽中能發揮出優秀的技戰術水平和良好的籃球臨場意識。但在真正的比賽中,如校內籃球聯賽或更高級的校外比賽,這些學生就狀態全失,投籃、傳球、跑位等把握不好,命中率低得讓對學生缺乏信心和斗志,這就是常說的“訓練型”隊員,產生這樣狀態的原因就是平時心理訓練不夠所致。從而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學生心理能力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心理穩定能力和心理承受挫敗的能力。
(1)利用比賽來提高學生的籃球臨場意識。僅靠課堂教學去培養學生的臨場意識是不夠的,而是要利用課外時間多舉辦各類比賽,讓學生通過比賽來積累臨場經驗。如:校內籃球聯賽、籃球社團內的、學院內的、專業間的、年級間的比賽等;
(2)利用網絡平臺來開展討論交流。現今網絡很發達了,學生可以利用網絡去學習籃球的理論知識和技戰術,也可以利用網絡建立QQ或微信的互動群,讓學生進行技術動作、比賽經驗和籃球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3)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大膽提出自己在比賽中存在的問題和技術等方面的困惑,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及解決的辦法,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