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紋萱 魏文婷
(1.中國礦業大學 江蘇 徐州 221116;2.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 云南 昆明 650106)
學術界在對目前的高校體育教學進行分析和研究時明確提出,混合學習模式符合素質教育的實質要求,對促進體育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作用有著明顯的作用。在教學實踐時,老師需要抓住混合學習模式的實踐策略及踐行要求,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習能力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教學實踐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之中學有所獲、學有所成。
首先,混合學習模式的運用能夠促進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大力宣傳。作為一種重要的信息傳播工具,互聯網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教育教學資源的優化利用和共享,老師可以著眼于體育教學的現實條件,利用網絡對相關的信息來進行有效的歸納和整合,真正的實現創造性體育教學思想的優秀傳播,保障學生能夠在自主實踐的過程之中迅速的接受到有價值的信息,從而主動規范個人的言行舉止,積極參與不同的體育訓練實踐活動;其次,學校管理者可以結合混合教學模式的現實條件,不斷提高混合學習模式的覆蓋面以及影響力,充分利用不同的信息傳播工具來實現各種教學策略的有效傳播,體現混合學習模式的作用及優勢,保障教學形式的多元化以及多樣性,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認知。
最后,混合學習模式還能夠加強學生與學校之間的溝通和互動,學生可以利用不同的線上網絡平臺來了解學校的體育教學現狀,根據學校教學實踐活動開展的實施情況提出個人的意見,主動為學校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建言獻策,這一點對構建高效課堂、促進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升有著一定的作用。
結合實踐調查可以發現,互聯網與高校體育教學之間的融合有著重要的作用,在踐行混合學習模式之前,高校體育老師需要了解目前的教育教學現狀,但是一部分經驗不足的老師無視“互聯網+”的合理運用,混合學習模式的踐行策略也面臨著諸多的困難和障礙。首先,學校領導對互聯網的認知很模糊,投入和支持力度偏小,領導對互聯網缺乏前瞻性的認知,沒有結合教育教學的現實條件,通過不同教學工具的合理運用來鼓勵學生、引導學生,目前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與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存在一定的區分,難以實現學生學習能力及水平的綜合提升;其次,學校目前的體育教學混合學習模式網絡化水平較低,互聯網所發揮的作用較小,難以真正的為學生的自主實踐和學習營造良好的外部空間和環境。盡管從目前來看,有一部分學校結合體育教學工作的現實條件,積極通過互聯網方式來發展混合學習模式,但是學校對互聯網的管理水平較差,出現了許多造謠誹謗的網絡行為,嚴重影響了各類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導致學生在自主實踐的過程之中出現了許多消極應對的情緒和心理。
最后,學校忽略了對學生體育教學的管理以及指導,目前的網絡環境較差,難以充分體現體育教學綜合學習模式的作用及優勢,極少有老師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根據學生的體育學習成績對學生進行恰當可行的引導,學生失去了對體育課程學習的興趣,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學混合學習模式的順利開展。
為了避免上文中存在的各類不足,在促進高校體育教學實踐活動的過程之中,老師需要根據混合學習模式進行的實踐策略,關注“互聯網+”以及其他現代化教學平臺和基礎教學要求,注重創造性教學模式的合理利用,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來進行有效的調整以及優化升級。
學校需要加深對互聯網的認知和理解,不斷加大對這一教學環節的投入力度,關注不同教學傳播媒介方式的應用技巧。其中互聯網屬于一種新型的媒體傳播方式能夠避免時間和空間的負面影響,更好的促進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在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校領導需要緊跟時代的步伐,關注互聯網教學工具的應用要求,不斷體現教育教學工作的自覺性以及主動性,保障每一個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和實踐研究的過程之中產生更多的學習動力。其中互聯網與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存在緊密的內在邏輯聯系,高校需要注重人力和資金的投入力度,充分體現互聯網的平等性。開放性以及共享性,促進教育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為高校體育教學混合學習模式的有效踐行營造良好的外部空間和環境。
其次,學校需要著眼于目前的教學條件,構建專門的學校體育教學網站,充分體現網絡教學的作用及優勢。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及時了解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和障礙,抓住新時代改革背景之下高校體育教學混合學習模式的新要求、新標準和新內容,積極建立專門的教學網站,通過對分散教學信息的系統性整合來實現互聯網作用的有效發揮。其中體育教學內容的更新換代周期較短,因此老師在課堂教學實踐時需要將信息的互動以及資源的共享相融合,積極構建相應的體育教學網站,加強后期的規范管理,將最新、最前沿的教育資訊以及教學信息融入其中,充分體現網絡的理論性知識性以及邏輯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之下獲取符合自身發展要求的體育學習信息,這一點對構建高效課堂、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價值。
最后,我國高校需要注重體育教師素養或工作水平的提升,引導老師關注“互聯網+”與體育教學融合的策略及要求,保障老師能夠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技巧,了解網絡的運行要求以及實踐策略,嚴格圍繞現代網絡規章制度針對性的篩選教學內容,真正的讓學生在自主實踐和學習的過程之中端正個人的學習態度。另外,老師需要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熟練運用不同的網絡傳媒技術,更好的實現優質教育教學信息的有效傳播以及共享,讓學生在一個更加自由且寬松的學習氛圍之下實現個人學習能力及學習水平的綜合提升。體育老師個人的綜合素質以及教學能力和直接影響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老師除了需要注重主體教學內容的有效分析之外,還應該關注網絡論壇以及各類體育教育網站的維護以及管理,了解教學資源的使用情況,積極開發全新的教學資源,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利用電腦、手機等不同的移動終端設備與老師進行溝通和互動,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信息以及學習資料,主動的學習不同的體育知識,在自主實踐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收獲。老師只需要以一個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與學生進行溝通,給予學生力所能及的幫助,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實踐研究的過程之中提高個人的身體素質,這一點對構建高效課堂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和負擔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價值。
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對體現學生的主體價值,實現學生學習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和價值,老師需要關注師生角色的互換,了解體育教學的核心要求,結合這一學科教學改革的具體內容來與學生交流和溝通,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圍繞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體育參與積極性設置混合教學內容和形式,保障不同教學環節的大力落實,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實踐研究的過程中產生由內而外的學習意愿和動力,主動參與不同的體育實踐活動,從整體上提升個人的身體素質和水平。作為體育老師個人來說,在混合式教學內容和形式之前需要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及時跟蹤學生的學習狀況,掌握學生在體育參與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障礙,從而針對性的選擇適合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式,充分體現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價值和作用。
生生互動則要求老師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和選擇權,鼓勵學生自由發揮,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培養學生與他人交流和溝通的意愿及能力,讓學生在主動學習和實踐研究的過程中與同學交流自己的真實想法。其中小組合作教學發揮的作用比較明顯,老師需要結合學生體育活動參與情況,來自于目前的混合式教學策略踐行效果來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活動。小組的設置是第一步,老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身體素質來設置小組,以優劣搭配的原則為根本,讓學生自由成立小組。體育老師則需要結合小組成員的身體素質和體育素養來設置混合式學習模式的學習目標及要求,讓學生在目標的指導下通過小組內部的合理分工及合作來完成學習任務,實現學習目標。在完成主體教學環節后,老師就需要重新選擇教學內容和形式,堅持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踐行要求,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課后評價、總結和反思是混合學習模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確保教學質量,充分體現不同學習模式的指導作用和優勢,老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以及體育能力和身體素質來落實后續的總結及反思工作。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的評價是重點,體育老師需要關注不同細節要素的解讀,了解學生的學習偏好積極對混合式學習模式的態度,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勵,通過對學習成績的分析來重新設計下一階段的教學形式及內容,以此來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利用和配置。從微觀的角度看,體育老師需要將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了解學生在整個體育學習過程中的真實表現,肯定學生的進步和努力,糾正學生的錯誤做法,確保學生掌握體育學習的技巧,主動完成不同的體育學習任務。
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踐行,以體育為代表的學科備受關注,同時教學地位和社會地位有了一定的提升。不可否認,體育教學對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實現學生的綜合發展并積極踐行素質教育大有裨益。高校體育老師需要將理論分析與實踐研究相結合,關注不同教學策略的改革要求,抓住新時代被改革背景之下高校體育教學的新內容、新變化的新要求來進行相應的調整,以此來讓學生在一個更加自由且寬松的學習氛圍之下掌握體育鍛煉的技巧和要求,實現個人身體素質的綜合提升。但是長期的應試教育導致一部分老師所采取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模式過于落后,各種教學理念所發揮的作用非常淺顯,實質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