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這是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的進軍令 。農村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的開展是推動國家體育強國進程的關鍵之一。1617年修訂的《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指出:普通中小學校必須開設體育課;開足、開好體育課,將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列入學校體育計劃,不得刪減或擠占體育課時;完善訓練和競賽體系、鼓勵學生參加運動會。學校應通過組建運動隊、代表隊、俱樂部、社團和興趣小組等形式,積極開展課余體育訓練,為有體育特長的學生提供成才路徑。
作者在查閱資料時發現極少有研究者能夠關注峨山縣農村小學體育教育的研究,因此調查研究峨山縣農村小學的體育教學現狀,為有效揭示新形勢下峨山縣農村體育教育的現狀,找出不足,為今后體育與健康課程正常開展提供可參考的理論依據,并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議。
本文以峨山縣農村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開展情況為研究,隨機選取了峨山縣16所小學為調查對象,對學校校長、體育教師和學生做了問卷調查。查閱收集相關文獻資料,奠定理論基礎;設計調查問卷,向校長、體育教師和學生發放,獲取事實資料與信息;對學生、體育教師和學校校長走訪調查,獲取與本研究相關資料與信息;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為論文的撰寫提供依據。
體育課的課時量是體育教學計劃得以有條不紊執行的時間保證,是實現學校體育教學目標的過程延續。因此,教育部有明確規定:1-2年級每周4課時,3-6年級和7-9年級每周3課時。經調查統計,峨山縣農村小學多數學校能夠按照教育部發布的規定來開展體育課,中低年級基本達標,但是5-6年級的每周體育3課時僅占一半,1課時和2課時分別占16%和30%。這說明在小學年級結構中,高年級學生逐漸減少體育課的課時量,轉而增加了文化課的課時量。要想大力發展素質教育、改變應試教育的弊端,必須改變以文化課成績選拔學生的標準,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是體育教師年齡結構不合理。據調查,30歲以下體育教師最少,30歲-39歲體育教師占有一定比例,而40歲以上教師占比最大。在所有調查的教師中,青年教師大多由于農村經濟水平低、生活質量差、條件艱苦、生活各方面都不理想等原因不愿意在農村學校教學,而本身來自農村的青年教師,他們想往更好的地方發展,不愿意在農村學校教學,另外,中年教師和老年教師占比相對較大,但是他們的體育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較差,不利于農村小學體育教育的發展。所以當地教育部門應提高福利政策,鼓勵更多的體育專業人士到農村教學;
二是體育教師的性別比例嚴重失衡,男多女少。在所有調查的教師中,女教師僅有5名,占比才12.5%,男體育教師數量占比很大。在調查過程中了解到很多學生希望女教師教體育課,尤其是小學5、6年級女生。臨近青春期,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她們的生理和心理都發生了變化,她們需要女教師的關心和幫助,而男教師不太方便注意她們的變化。在與一些校長的訪談中了解到,學校不太希望引進女體育教師,因為工作不久,女教師會面臨生孩子以及后續的產假和照顧新生兒,即使上班后也會把主要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影響教學質量和教學進度。針對這種情況,學校校長應轉變思想,積極調整教師性別比例,充分發揮女性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的重大作用;
三是體育教師職稱難。體育教師的職稱主要集中在未定級和二級,而一級和高級僅僅只有3人和2人。據調查,雖然現在教師職稱評定標準加大了年齡的比重,但一級和高級職稱的數量仍然有限,因此二級和初級職稱的晉級還是相當困難的。晉級職稱過分考慮年齡的比重會大大打擊年輕教師的積極性,不利于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
四是專職體育教師少,兼職體育教師過多。專職體育教師僅僅有10人,而兼職體育教師有30人。在與校長的訪談中得知,新就業的專業體育教師一般會優先分到當地中學或者是鎮中心小學,再加上新就業教師不愿意長久待在農村小學,即使分到偏遠農村小學也會盡快的往縣城學校努力,所以造成農村小學兼職體育教師過多、體育專業知識缺乏的現象。針對以上情況,教育主管部門應在招聘新教師時加大往農村小學引進尺度,加強新教師思想覺悟教育,更新新教師的思想觀念,增加鄉村教師的補貼待遇;
五是體育教師的工作量情況。體育教師每周課時量13課時量以下有3人,16課時以上的有37人,體育教師的工作量還是相當大的,其中部分教師還要帶兩操和運動會訓練隊。在與校長的訪談中得知,由于農村學校目前教師缺乏,絕大多數體育教師在任教體育課的基礎上還會兼任其他學科的教學,這大大加重了體育教師的工作,雖然有的教師體育專業知識缺乏,但是由于工作量大,無法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針對以上情況,教育主管部門應盡快完善農村小學教師結構,適當增加其他學科教師的分配,使體育專業教師能充分的投入到體育教學中去;
六是高學歷教師比重較少。專科學歷教師占比75%,本科學歷體育教師占比25%。農村小學中研究生學歷體育教師沒有,此數據說明峨山縣農村體育教師學歷水平已基本符合國家關于教師學歷的規定,但農村教育工作需要更高水平的教師;
七是農村體育教師的工資待遇問題。據了解,目前峨山縣農村教師的工資發放施行“鄉籌縣統”,從制度上保證了教師工資發放的及時性和可觀額度。通過對體育教師訪談中得知,以前他們對這項工資制度的還是比較滿意。但是近年來,由于種種原因,地方財政受到極大的影響,財政收入大幅降低,導致公關、事業單位等人員的工資不能及時、足額地發放,極大地影響了農村體育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以及生活;
八是體育教師的職業道德情況。峨山縣農村體育教師都能夠做到愛國守法,但愛崗敬業比例相對差了點,據了解,由于農村生活環境、基礎設施等方面的簡陋,學校體育教學工作不受重視等方面的原因,大大降低了新就業教師的積極性,所以他們希望盡快調往縣城學校,終身學習方面僅僅有40%。通過對校長的訪談中得知,很多教師兼任其他學科,沒有過多地時間和能力學習體育知識與技能。另外教育部門和學校并沒有對教師的終身學習做硬性規定,只能靠教師的自覺性。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小學生喜愛體育運動是他們上好體育課和參加各種課外時間活動的重要動力,也為終身樹立體育思想奠定基礎。經統計,80%的小學生喜歡或熱愛學校體育課程。高年級53.3%的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目的是強身健體,中、低年級學生的體育動機主要在娛樂、展示自己和認識更多朋友。與校長交流了解到,有的家長認為學校體育活動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學習好就行了,體育方面多數家長都不在乎。甚至怕孩子累,禁止孩子去參加一些體育活動。要轉變家長的思想,海域加強健康知識和全面運動的宣傳。
運動場達標率較低,有的學校甚至沒有田徑場。只有60%的學校體育器材能維持正常教學,剩下的學校只能不同程度地維持正常教學與訓練。從數據會發現峨山縣農村小學體育器材情況令人擔憂,因此教育部門和學校應,加大對體育經費的投入,加強監管力度。通過調查還了解到,相當一部分學生喜歡球類運動,特別是籃球和足球,但是受場地設施的影響,學生想參與而無法參與。
被調查的16所小學,雖然每年秋季都能舉辦一次運動會,為時一天。但是形式單一,內容匱乏。由于學校環境和器材設備的限制,能使用器材不多,比賽項目并不豐富,運動員名額也受到限制;由于專業教師太少,活動的策劃、項目的組織與裁判大多數是其他學科的教師所負責,所以在比賽規則的制定、比賽項目的合理安排、以及比賽過程和結果的評判等方面缺乏合理性、規范性;因為地方財政波動的影響,可用于小學舉辦運動會的經費不多,運動會所設的獎項及獎品數量不多。種種原因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打壓了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及比賽的積極性。
場地小、器材短缺、教師隊伍不專業、活動經費少等原因,是目前農村小學舉辦好運動會的最大限制因素。也有的學校在想辦法解決困境,創新方法,那就是多個鄰近的學校開展“聯誼運動會”。這個方法也帶來了諸多積極影響:加強了學校之間的來往、信息溝通和經驗交流;可以優化資源,使運動會趨于規范化:不同學校運動員之間的較量,也可以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組織榮譽感,提升運動會的氛圍。但是同時,也有諸多負面影響,前往舉辦學校的,只能是運動員代表隊,這只占了全校學生的極少數,其他學生只能留校,不能感受運動會的氛圍,會給學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也不利于團結合作意識的培養。再加上外出參賽學生的組織管理與保障安全方面,也會有諸多隱患。
峨山縣農村小學體育課開展有諸多困難,資源設備方面、教師隊伍方面、學校和地方體育氛圍方面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體育課開展的質量以及學生的體育意識和對體育課的積極性。
對于農村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并未完全按照課程標準開展的問題,加快進程至關重要。地方政府、教育部門、學校、社會、家庭都應共同努力。改善體育器材匱乏的現狀、加大對體育場地的投資力度,保證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下參加體育活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強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意識的培養,加強家長和學生對體育健康知識的學習,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