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學院 河南 許昌 461000)
近年來,中國老齡化的趨勢逐漸明顯,據調查驗證表明2030年,我國大城市在60歲以上的老人將達到全國人口的25%,而大城市的生活方式與步伐不利于未來年輕人的養老,因此,現在年輕人未來的健身養老問題就會成為社會主要問題,當前社會,養老主要分為家庭養老(例如:幾代同住)、居家養老(老人獨自在家住)和機構養老(養老院機構的養老等)。未來由于老齡化趨勢的發展,會促使老年人口越來越多,現有的資源及配套設施難以滿足,因此必須另辟蹊徑,健身產業與養老產業相結合,融合創新型健身養老新產業孕育而生,發展健身養老生態小鎮成為新的發展方向。這類小鎮不僅可以維系老年生活的基本生活需要,還主張以生態、休閑、娛樂為主題,提升老年生活質量,改善健康生活水平。可以說,此類小鎮的出現以及日后的發展符合時代的趨勢。
健身養老生態小鎮顧名思義就是以小鎮為集合點,將健身、養老、生態三個關鍵詞結合,建設一個適合老年人養老、娛樂和日常休閑生活且環境優美的空間。
人工智能的出現不僅對于人們的工作有一定的實效的作用,還給人們的觀念帶來了一定的變化,例如,回歸慢生活,具體可詳見大火的慢綜藝包括《向往的生活》、《漫游記》、《奇遇人生》都收獲了不菲的收視率,另外李子柒的視頻不僅在國內的各平臺播放量遙遙領先,在You Tube上也深受國外友人的喜愛,成為我國傳統文化對外宣傳的重要口徑。可以說慢綜藝以及有關田園的生活視頻越來越受人們歡迎同時也表現出人們生活觀念的轉變,不再享受生活的快速,而是重視將生活節奏慢下來提升生活質量。基于這種理念,加上人工智能技術的支撐,促使健身養老生態小鎮的出現與迅速發展。
隨著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綠色發展戰略、習近平總書記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貫徹,我國居民的環保理念也開始被重視。健身養老生態小鎮除了針對的是想要提升生活品質與質量的人們,還將生態作為自身的主題,即重視環保理念,重視綠色與可持續發展,這與人們近年來所積攢的環保理念不謀而合,促使健身養老生態小鎮的良好發展。
為了響應人們的健身養老生態觀念,我國聯合地方政府先后推進《全民健身計劃》、《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的通知》以促進生態小鎮的發展,適應人們的生活需求。各類特色小鎮都應運而生。其實,特色小鎮由來已久,最著名的是黃山的西遞宏村,作為黃山極負盛名的特色鄉村,是眾多游客慕名前往的地方。政策的加持為特色小鎮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也就促使健身養老生態小鎮可以契合人們的需求繼續蓬勃發展。
從前,小鎮多是一種模式,要么是注重休閑化,要么是走向另一個極端只注重經濟價值,導致小鎮缺乏一定的文化底蘊,慢慢變化成為“商業街”,缺乏自身的特色。當前,需求的多元化也指導小鎮開始積極進行模式的探索,將單一的標準化的模式轉變為適應多種需求的多樣化模式,在倡導多樣化經濟的政策指導下,小鎮的建設也將觀念進行轉變,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來源于人們消費觀念、旅行觀念、生活態度的變化,現代社會人們開始宣揚“喪文化”,主要是生活的壓力促使當代都市人消極的情緒,而為應對這種喪文化,小鎮建設也開始走“治愈化”的道路,主要是緩解都市人緊繃的情緒,給他們一個放空的環境。無論是被動還是主動的轉變,小鎮的發展都已經開始進行了改良。健身作為緩解生活壓力,治愈消極情緒的重要方法,健身特色小鎮也孕育而生。
傳統的小鎮建設是將小鎮建設成一種模式,讓用戶進行選擇,而目前的小鎮建設是首先對受眾的喜好進行調研和評估在對小鎮進行建設。相較于之前“一刀切”的模式,由于社會經濟的包容也導致了消費者需求的多元化,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特色小鎮需要對受眾實行一定的分化,將受眾細分化,從而制定適合不同需求的方案以滿足受眾的需求。在小鎮的建設上,開始針對不同的受眾制定不同的主題與方案,用以固化消費者,提升消費黏性,滿足小鎮發展的經濟收入。健身小鎮作為小鎮健身的一個分眾需求還是相對較大,建設很有必要性。
首先健身養老生態小鎮的創建目的就是為了滿足城市居民逃避都市壓力而在小鎮休養生息的目的。因此,休閑理念成為重要的概念。其次伴隨著物聯網、“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為個人設置個性化的體育運動方案已經成為時代所趨。在橫向的融合上將休閑模式作為基調,將健身、旅游、養老融合進來,形成多方面綜合的高級休閑系統,以合理利用各項資源,提升資源的配置。相關部門預計本年結束,全國60歲以上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17.8%,在進行模式的探索中,還需要添加養老這一側重點,完善健康醫療系統,在健身設施的建設上還需要考慮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建設一個適合全民休憩的休閑小鎮。
目前我國的健身行業大多以第三產業為主,主要是服務型行業。在服務過程中,由于各地的經濟水平不一,健身行業的總體水平也參齊不齊,盡管科技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但還沒有充分應用到健身行業中,因此,在健身養老生態小鎮需要合理運用科學技術,例如,運用大數據技術將客戶的身體資料輸入進去,再結合現有的健身的規劃對其進行個性化的服務,根據客戶的實際需求和身體狀況進行定制化的方案,從而達到客戶的健身預期,并積極采用科學技術,提升客戶的滿意度。利用大數據中醫療數據、身體健康狀況,生活規律與節奏與健身數據結合,制定科學合理的健身運動處方;還可以以先進的技術作為宣傳賣點,招商引資,延長此技術的產業鏈,提高其附加價值,并建立成為一個綜合全方面的智能化的小鎮。
在各類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小鎮的建設需要借鑒其他品類的宣傳,進行包裝。例如,SK-II在廣告中,就會宣揚女性獨立的文化價值,不僅提升了SK-II的銷量,還能提升整個品牌的文化價值,從而為后續產品的研發與銷售增添一定的附加價值。
此類健身養老生態小鎮也需要借鑒一定的包裝,將小鎮的文化宣揚出去,以延長產業鏈,增加品牌的附加價值和文化積淀。例如在小鎮的宣傳過程中可以注重對傳統文化的宣發,即小鎮的各項理念指標均符合傳統文化,不僅可以加持人們對傳統的田園生活的渴望,還能增添小鎮的歷史積淀,更加提升小鎮的文化底蘊。在進行宣傳的過程中,要聚集產業的細分,不斷增添消費者進行消費的粘性,以達到產業化目標,吸引回頭客。另外,在進行傳統文化的對接中可以根據小鎮的改造文化以完成消費者從休閑到觀光的銜接,將城市文明與傳統文化完美融合在一起,可以促使消費者對傳統文化有更強的適應性,實現文化產業的輸出。
健身養老生態小鎮的關鍵詞之一就是生態,也就是說要將環保生態理念貫徹到小鎮的建設中,包括小鎮建設中的材料的使用、綠化面積、后續維護的可再生性。在進行健身養老生態小鎮的建設過程中,建設中要充分考慮到當地的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并進行合理的利用,將兩者通過合適的手段銜接在一起,既能減少對現有資源的破壞,又能利用現有資源減少資金成本的投入,這需要規劃者站在全局的角度,對小鎮建設用地進行合理的調研和評估,從而才能在施工過程中和后期使用過程中減少矛盾與沖突地方的出現。此外,在建設材料的使用上還需要使用環保材料或可再生循環材料,保證建設的環保和后期維護上成本的降低。此外,小鎮建設還需要緊扣休閑、健身的關鍵詞,在進行場館的建設上還需要大力使用綠化面積,以突出生態理念。
當前建設健身養老生態小鎮已成為時代所趨,不僅是人們為了躲避城市生活壓力的方式,還是我國大力貫徹綠色理念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在對小鎮進行規劃建設時,要明確小鎮所采取的模式,以健身主體為核心,延長相關產業的鏈條,將傳統文化滲入進去,樹立綠色環保的理念并充分利用科技達到智能、生態、產業和休閑模式,給消費者提供一個全方位智能化休養生息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