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學體育部 遼寧 沈陽 110000)
在美、澳、英、法四大網球賽事影響下的,中國網球公開賽,上海網球大師賽等職業網球賽事在內陸舉行,網球逐步取代籃球,排球等其他體育項目,網球逐漸成為人們的焦點。2004年李婷、孫甜甜取得雅典奧運會雙打冠軍,2011年李娜法網奪冠,2019年彭帥澳網雙打奪冠,將中國網球事業帶上新的高度,加快了網球事業在全國的遍及水平。一場網球賽事的舉辦,從場地、場館的選擇,到網球器械的使用,服裝、鞋帽的選擇,及賽后運動員網球的培訓等,都帶動了眾多行業的發展。
(1)國外網球產業研究現狀。
英國有422萬人注冊網球會員,法國每8個人就有一個人打網球,美國每年總計約有6億人次參與網球運動,美國國家網球基金會發表美國網球消費者支出情況報告,網球設備和活動每年總消費支出超過160億美元,其中比賽費用約101億美元,設備約23億美元,其他商品約23億美元,配件約9.47美元。
據《福布斯》報道,2017年美網公開賽總收入3.35億美元,其中門票和轉播收入各占1.2億美元,贊助商貢獻了6500萬美元,美國政府補貼3000萬美元。2018年,美網在網球賽事方面的收入達到3.5億美元左右,遠遠超過在獎金方面的支出,其中門票收入1.3億美元,轉播收入和補助與2017年持平,收入總和達到3.5億美元。
(2)國內網球產業研究現狀。
何杰明在《網球運動發展軟實力及提升路徑分析》中提出“舉國體制”極大的限制了網球運動員的發展,對中國網球運動員競技狀態的提升和獎金收入不利,我國網球職業化發展仍處于落后地位,文化價值觀念尚未形成,網球成為主流運動的路還有許多障礙需要跨越。
作者在研究調查過程中,發現關于河南省體育產業發展現狀、體育旅游等方面研究較多,而具體到網球產業相關領域研究卻較少,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從河南省網球產業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方面進行分析,旨在對河南省網球產業進行梳理總結,打造中原網球賽事知名品牌,加強網球培訓市場的規范性,增加教練員培訓力度和考核標準,滿足逐漸多元化的網球人口需求。
(1)網球協會的成立和業余賽事的舉辦。
我省21世紀初,2001年鄭州市成立網球業余協會,洛陽于2002年成立網球協會,2006年開封市成立網球業余協會,2007年河南省成立網球業余協會,對各大市區業余網球協會進行注冊管理,隨后各地區相繼建立網球協會。網球協會的建立大大提高各市區間協會的聯系。在省網協的組織下,每年進行一次“省網協杯”團體網球比賽,促進各協會的成長與聯系,帶動網球運動的發展。
(2)豐富的交通運輸網促進了各地網球產業的融合。
河南省鐵路通車里程5470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6522.63公里,大面積覆蓋,其中京港澳高速、連霍高速、濟廣高速在此匯聚,形成了以鄭州為中心向開封、洛陽、焦作等城市擴散的輻射型公路交通運輸網絡,增加了城市之間的交通通達性,便利了境內的聯系。便利的交通帶動了網球的文化交流,各協會之間能夠便利的融會貫通,各大賽事能夠實現“朝去晚回”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網球器材、服裝、鞋帽等在降低運輸成本的同時,也豐富了產品的種類。
(1)各市區之間網球發展差距較大。
各地區網球協會的成立,大大小小的業余比賽的舉辦,帶動了網球運動的普及,但省內大小市區不等,網球整體運動水平不同,網球產業的發展也存在著差異。洛陽于2002年成立網球協會,在此之前僅有10余人參與網球運動,之后在市網協的帶領,洛陽市網球產業積極發展,截止到2012年,洛陽市區各種網球場地共計193片,室內場地16片,各種網球俱樂部競相成立,呈現較好趨勢,然而其他市區網球俱樂部卻不多,從事網球運動的人數較少,甚至有些不知道網球運動,發展較為緩慢。
(2)專業教練員的匱乏。
由表2、表3及表4的內容對比可以得知FZ/T 82006-2018《機織配飾品》比FZ/T 73044-2012《針織配飾品》考核的內容更多、更全面。FZ/T 73044-2012的等級比FZ/T 82006-2018少了優等品;外觀質量考核點少了整燙和色差;內在質量考核點少了濕摩擦色牢度、耐光色牢度和洗后外觀。
網球教練員對網球這項運動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我省對這項運動還不是很成熟,教練員的作用尤其重要。省內鄭州市、洛陽市的網球發展較好,就鄭州市而言,據2017年不完全統計網球教練約有80名,男教練占比88.9%;女教練占比11.1%,男、女教練呈現極大的不平衡現象。教練員的年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這座城市網球事業的活力,最合適的比例應是結過婚生過子的中年教練占較多比例,這些中年教練更具備責任心,青年教練應多咨詢請教,盡快適應社會,為網球產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1)校園網球的開展增加了網球的普及率。
河南省有32所中小學入圍全國青少年校園網球特色學校,校園網球的開展,豐富了校園體育課的多樣性。網球能夠促進心理功能、身體發育的成長,能夠發展孩子的靈敏性、協調性等多項身體素質,網球作為紳士運動,孩子們在學習網球的過程中,能夠學習到如何與他人進行溝通,待人接物的禮儀,網球因此受到學生、老師、家長的歡迎。校園網球為河南省網球運動的開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孩子們的好動、活潑,必定給網球帶來更多的活力與生機,為網球運動儲備更多的后備人才。
(2)依托政策,調整網球產業結構。
河南省的網球產業的發展應依托政策,擴大網球俱樂部的規模,增加中小俱樂部增加交流與合作,避免“閉門造車”的現象出現,同時增加網球教練員的組織學習,引進國內外的先進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教學、訓練模式,提高訓練的效率,努力打造屬于河南省的品牌網球俱樂部。組織一流的網球賽事,擴大省內網球賽事的影響力,增加網球賽事的轉播權,改變傳統的網球產業,為網球器械、網球服裝等網球產業提供發展的機遇和空間,充分利用政策,深度開發省內可利用資源,助力于網球產業的發展。
2011年李娜法網奪冠,2019年張帥澳網雙打奪冠,中國的網球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網球熱”在持續擴張,加上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轉變,這加速了網球市場的擴大規模,也有更多的人參與到網球運動中來,網球運動者整體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參加網球學習的人群,職業不同、目的不同、要求不同、參加網球訓練的時間不同,運動基礎、學歷程度、接受程度不同,人群比例不同,加上各個地區網球場所不足,室內場所較少,這一系列不利條件,增加了網球的教學難度,對網球教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需要網球教練員付出更多的耐心、責任心,并掌握多種教學方法,對學員因材施教。
(2)其他發達城市帶來的壓力和挑戰。
在政策的引指導下,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我國的體育產業開始逐步發展,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發展較為迅速,但僅限于發展北京、天津、上海等重要城市和其他一些沿海開放城市,廣大中原地區的發展仍十分緩慢。在北京、上海等地,已經出現了中國網球公開賽,上海大師杯、WTA超五巡回賽等國際職業比賽,同時各種知名的網球培訓學校也應運而生,比如北京的世紀東方國際學校,上海的天辰網球俱樂部,廣州國際開發區網球學院,網球俱樂部的成立吸引更多群眾的參與。而在內地,網球職業賽事,知名俱樂部,仍是一片空白,這對網球產業的發展極其不利。
(1)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多姿的傳統體育。
河南省人口資源豐富,人口具有較高的體育參與度,網球運動的普及相對容易,其次,河南省位居中原,具備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交通運輸網絡,增加了城市之間的通達度,便于人們的交流和聯系。
(2)網球普及率日漸增長。
21世紀以來,各省市網球協會的建立,規范了網球運動的發展,業余賽事的舉辦帶動了網球產業,網球培訓市場的崛起,促進了經濟市場的發展,同時,越來越多的人口參與到網球運動中來,年齡參次不齊,接受教育程度不同,學習網球目的不同,身體運動能力不盡相同,總體呈現多元化的網球人口趨勢。
(3)網球專業性人才較少。
網球運動在中國起步較晚,最先發展也是在廣東、深圳等沿海開放城市,河南省位居內陸普及率相對較落后,且各市區經濟發展不均衡,網球普及率差距較大。網球市場良莠不齊,網球俱樂部、教練員雜亂。優質的俱樂部,具備上、下統一訓練體系的網球俱樂部,具備4.0以上,教齡在3-5年的優質教練員相對較少。
(1)根據校園網球政策,制定其發展戰略。
校園網球試點工作近年來在全國展開,網球也應該進入到校園,網球平民化趨勢逐漸顯露,河南省應根據其政策進一步擴大網球的普及率,同時不僅僅是足球、籃球進校園,網球也應該進入到孩子們的視覺中。
(2)規范網球市場的建設。
新經濟形態下,居民消費意識改變,越來越多的居民開始參與網球運動,同時更多的家庭能夠擔負起網球的運動消費,在此基礎上,網球俱樂部也像雨后春筍般建立,其中魚龍混雜,一些劣質俱樂部的存在,增加了人們選擇網球的疑惑,同時淹沒了較規范的網球俱樂部。因此,應規范網球俱樂部及相關產業的市場化,使河南省的網球市場更加規范化,健康化的成長。
(3)增加網球場地等硬件建設。
隨著網球運動的普及,網球愛好者對場地的需求相應增加,然而,各地區卻沒有足夠的場地來支持這一運動,一些網球場地大多在各地區的體育中心、高校、酒店等地且不對外開放,這一現狀大大降低了居民對網球的熱情,因此相關部門應制定政策開放網球場地,象征性的收費,投入資金增加網球場地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