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娥



【摘要】目的:探討左歸丸加減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平涼市中醫骨傷醫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膝骨性關節炎患者80例,將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對照組40例給予塞來昔布治療,觀察組基于此,采用左歸丸加減治療,就兩組臨床療效、膝關節功能評分及血清炎性細胞因子水平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100.00%)較對照組(80.00%)高(P <0.05)。觀察組治療后Lysholm膝關節評分量表評分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均較對照組低(P <0.05)。結論:針對膝骨性關節炎患者,采用左歸丸加減治療,效果好,能顯著改善膝關節功能,抑制炎性細胞因子水平,應用價值高。
【關鍵詞】膝骨性關節炎;左歸丸;塞來昔布;膝關節功能
【中圖分類號】R242 R684.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22-0039-02
膝骨關節炎實際就是關節軟骨發生不同程度的原/繼發性退行性病變,且伴發有軟骨下骨質增生,逐漸破壞關節,誘發畸形,因而是對膝關節功能造成嚴重影響的退行性疾病。據最新流行病學調查得知,在年齡大于55歲人群當中,膝關節存在骨關節改變者占比達到了65%[1]。諸如長時間處于寒冷環境中、潮濕及負重勞動、情緒激動等,均容易誘發膝骨關節炎。膝骨關節炎有著較復雜的發病機制,尚無特效治療手段。從中華醫學會骨科學會所制定的診治指南得知,其建議采用非甾體抗炎藥(NSAIDs)來控制癥狀[2]。在傳統中醫中,膝骨性關節炎屬“歷節”“鶴膝風”“痹癥”等范疇。臨床多將筋骨失榮、肝腎不足作為其本,而把外邪侵入、外力所傷作為其標。但有報道強調[3],NSAIDs會抑制軟骨修復,且使軟骨損傷加重。所以,分析膝骨關節炎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意義重大。本文圍繞所收治的膝骨性關節炎患者,在西藥治療基礎上,給予左歸丸加減治療,評定其效果,現作一探討。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平涼市中醫骨傷醫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膝骨性關節炎患者80例,將其分成兩組(隨機數字表法),在對照組40例中,年齡40~65(57.94±3.02)歲,男性22例,女18例,病程3~40(21.36±4.19)個月;觀察組中,年齡????? 40~64(57.86±3.06)歲,男性23例,女性17例,病程3~39(21.32±4.17)個月;兩組上述數據經綜合比對,所存在差異并不突出(P>0.05)。患者對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診斷標準:均與美國風濕病學會(ACR)所制定的膝骨性關節炎診斷標準相符[4]:(1)近期出現膝關節痛(1個月內);(2)活動時產生摩擦響聲;(3)年齡≥38歲;(4)存在骨性膨大。
納入標準:(1)存在明顯夜間痛,病程均>1個月;(2)都經膝關節X攝片確診;(3)依據Kcllgren標準進行分級,均為2~3級;(4)近期沒有非甾體抗炎藥等治療經歷(1個月內)。
排除標準:(1)既往有活動性消化生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腸道出血等患病經歷;(2)伴肝腎功能不全;(3)脾虛便溏;(4)合并骨腫瘤、骨結核等病;(5)患精神疾病、嚴重認知障礙。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塞來昔布(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40072,規格:0.2 g ×6粒)治療,每次100 mg,每日2次,飯后用藥。
觀察組基于此,加用左歸丸加減治療,組方為熟地45 g、麩炒山藥20 g、酒萸肉20 g、枸杞子20 g、淮牛膝20 g、鹽杜仲30 g、骨碎補45 g、鹽補骨脂30 g、巴戟天20 g、威靈仙20 g、制川烏15 g、細辛15 g、乳香15 g、醋沒藥15 g、鹿角霜20 g、茯苓20 g、鹿銜草20 g、木瓜15 g、絡石藤15 g、淫羊藿10 g。若氣滯血瘀者,基礎方加紅花5 g、桃仁10 g;痰瘀互結者,基礎房加竹茹、陳皮各10 g。上述藥物研成細粉制成每丸重9 g的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兩組均用藥4周。
1.3觀察指標
療效標準以《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為參照[5],制定本文療效判定標準。若疼痛等癥狀已消失,關節活動恢復正常,癥狀積分減少≥70%即臨床控制;若疼痛等癥狀基本消失,關節活動不受限,癥狀積分減少≥70%,但<95%即顯效;若存在輕微受限,癥狀積分減少≥30%,但<70%即有效;若癥狀與關節活動相比治療前,都沒有明顯改善,癥狀積分減少<30%即無效。臨床控制、顯效、有效例數相加之和與總例數的比值,即為總有效率。
觀察指標:(1)膝關節功能,采用Lysholm膝關節評分量表進行評定[6],從4個方面來評分,即關節穩定性、最大步行距離、是否需要支持與跛行程度,匯總分值,總分越高,功能越好。(2)血清TNF-α、IL-1β,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4周時,于清晨空腹狀態下,對靜脈血進行采集(2 mL),離心處理,分離血清,用Multiskan型全自動酶標儀(美國賽默飛公司),聯合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血清中的 TNF-α、 IL-1β水平。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22.0對各項數據展開處理。針對計量資料,用t 來檢驗,以(±s)表示;對于計數資料,用Fisher χ2檢驗,以[ n(%)]表示。若 P<0.05差異有統計意義。
2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0%,較之對照組,偏高(P<0.05),見表1。
2.2兩組膝關節功能評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Lysholm評分對比(P>0.05),差異并不明顯(P>0.05);治療4周,兩組評分與治療前相比,均有升高(P<0.05),且觀察組較之對照組,升幅更大(P<0.05),見表2。
2.3兩組TNF-α、IL-1β水平對比
兩組治療前TNF-α、 IL-1β水平對比,差異并不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上述指標相比治療前,均有明顯降低,且觀察組較之對照組,降幅更大(P<0.05),見表3。
3討論
在傳統中醫中,將骨關節炎劃歸到“骨痹”范疇?!鹅`樞·刺節真邪篇》記載道:“虛邪之中人也,灑淅動形,起毫毛而發腠理,其入深,內搏于骨,即骨痹”。骨痹實際就是風寒濕邪侵入到骨骼,引發骨關節疼痛,骨重難舉,關節腫脹;當骨骼發生變形后,便會形成骨關節炎[7]?!妒備洝吩唬骸胺蚬钦吣I有余,髓者精之充也”。腎水順之,則骨強。故治療應以補益肝腎之法為主,輔以散寒、祛風、化瘀等。左歸丸出自《景岳全書》,由《金匱要略》中的八味丸、《小兒藥證直訣》中的地黃丸進化而來,其中,山藥、山茱萸、熟地黃具有補肝益腎之功,能發揮抗氧化、促造血及抗炎鎮痛的作用;枸杞子中的成分為生物堿、枸杞多糖,具有抗炎、抗氧化及抗衰老的作用;龜板膠、鹿角膠當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具有增強免疫力,預防骨質疏松的作用;鹿角膠能補陽,溫補精血,育陰而涵陽;川牛膝、菟絲子則有健筋骨、強腰膝及益肝腎之功[8]。全方能工作補益肝腎、峻補真陰的效果。從本文結果可知,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0%,高于對照組,且膝關節功能評分也較對照組高。表明左歸丸加減治療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膝關節功能,效果更為理想。
現代醫學指出[9],骨性關節炎的發病通常與關節局部微環境改變、遺傳及氧自由基等因素相關。針對活化的滑膜細胞,單核細胞過度產生TNF-α、 IL-1β等炎性細胞因子,對基質金屬蛋白酶(MMP)所對應的 mRNA 的基因表達進行上調,從而對細胞外基質進行降解,將關節軟骨退變進行阻斷,對軟骨細胞進行重新修復,促進通路的形成,加速關節軟骨細胞外基質大分子被金屬蛋白酶降解[10]。需要指出的是, TNF-α與IL-1β協同,能夠加速炎癥因子的釋放,使關節受累,加重炎癥。而從本文結果可知,治療后,觀察組TNF-α、 IL-1β水平均較對照組低,表明左歸丸在降低血清中言性因子水平方面,有著突出效果,能加速癥狀的消退。
綜上所述,用左歸丸加減治療膝骨性關節炎患者,可獲得較好效果,不僅能顯著改善膝關節功能,而且還能對炎性細胞因子水平進行抑制,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譚彪,孫瑗,楊世鵬.左歸丸加減內服配合玻璃酸鈉關節內注射治療肝腎虧虛型膝骨關節炎近期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22):81-82.
[2] 龔磊,葉曉凌,蔣瑛翹,等.左歸丸聯合體外沖擊波治療輕中度膝骨關節炎肝腎陰虛證的臨床觀察[J].浙江臨床醫學,2020,22(4):514-516.
[3] 鮑啟忠,朱康,馬明.膝骨關節炎中醫證型與血清 Wnt-3α、BMP-2及炎性因子的相關性[J].吉林中醫藥,2018,38(7):66-69.
[4]中華骨醫藥會骨科分會.骨關節炎診治指南(2007年版)[J].中華骨科雜志,2007,27(10):793-796.
[5]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350-352.
[6] 武晏屹,白明,田碩,等.基于中西醫臨床病癥特點的膝骨關節炎動物模型分析[J].中國中藥雜志,2020,45(11):15-19.
[7] 劉云峰.中醫綜合方案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多中心臨床研究[J].雙足與保健,2018,27(5):181-182.
[8] Chengappa GK,Gaurav S,Gunjan Kr,et al.Clinical correlates ofHLA-B*27 and its subtypes in enthesitis-related arthritis variant of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 in south Indian Tamil patien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heumatic Diseases,2019,22(7):1289-1296.
[9] 李強.中醫綜合方法(中藥、針灸、推拿)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9):127-128.
[10]區志堅,劉學東,黃思聰,等.中醫三聯序貫療法與注射用骨肽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對照研究[J].海南醫學,2018,29(9):36-39.
(收稿日期:202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