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果
(湛江市愛周高級中學 廣東·湛江 524039)
隨著我國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戰略,為我國發展高新科技又注入了新的力量。21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我們生活中小到水電繳費大到國家信息搜集等方面,信息化的應用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變得越來越隨處可見。到2025年,新時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制度體系基本形成,信息系統實現優化整合,一體化水平大幅提升;數據實現“一數一源”,數據孤島得以打通,數據效能充分發揮;在線服務靈活便捷,“一網通辦”深入普及,服務體驗明顯提升;現代化的教育管理與監測體系基本形成,多元參與的應用生態基本建立;教育決策科學化、管理精準化、服務個性化水平全面提升,支撐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實現教育的區域管理完善教育服務體系推動區域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為我國建成一個全面的教育版圖培養出更多的有用之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提供不斷的動力。
由于區域管理的概念較為廣泛,對于區域教育管理的意義并沒有進行深度的挖掘,導致各地在進行區域管理時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和相關案例的指導。所以在現在實際的教育區域管理的實際進程中并沒有太多的成績。實行對于教育地區的區域化管理中間也存在很多問題,由于時代大環境背景的影響下,各地的教育機制與相關的教育策略雖然都是在教育部的大綱下進行的制定和實行的,但又會有地區發展等各方面的因素的影響導致不同地區在實行教育計劃時會有大大小小不同的差異,這也影響了區域教育管理的推進進程。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實現區域的教育統一整合和管理,方便在教育部門進行教育資源整合時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因此想要實現區域教育的管理就要對不同區域的教育進行統一管理,實現教育的模式基本統一。
在實現區域教育信息化的過程中,一方面是區域教育管理方面的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還有區域教育服務體系的影響。在大大小小的方面都需要一定的組織與規劃,例如對于教育工作者教育地方的分配等等,在實際的區域教育管理服務體系中卻并沒有太多的計劃和組織。教育服務體制的不健全會影響教育在區域管理中的推進,這樣一環影響著一環,只要有一項出現了問題就不能解決出現的實際問題。在實現教育區域信息化的過程中不僅僅要完善區域教育的管理更要完善教育管理的服務體系,進一步推進教育體系的逐漸健全,幫助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雖然國家已經制定相關對于完善區域教育管理與服務體系推進區域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的政策和相關的計劃,但在實踐的實際過程中卻出現了很多問題。一方面,學生對于利用信息化的設施進行上課時雖然是減少了許多板書時間的浪費,但對于學生來說僅僅是一時的新奇注意力集中在教育內容上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興趣漸漸地轉變又開始對課堂感興趣到對信息化設施感興趣,對于信息化的利用也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利也有弊。另一方面,教師已經適應舊的教學方法一時間不適應新的教學方法還缺乏對于信息化設施的利用技術,這就導致了教師雖然也想運用信息化的技術進行教學,但缺乏實際操作的經驗和相關課堂的講授經歷。由此可見,在實際的信息化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并沒有很高的利用度。因此,不應只重視教育信息化的推進的進程更應關注學生和教師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的看法和適應程度,積極對相關的計劃進行調整,幫助更好的推進區域教育信息化的發展。
加強網絡環境建設。充分發揮教科網作用,保障招生錄取、在線教學、科學研究等教育核心業務。提高電子政務外網覆蓋率,依托電子政務外網開展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推進5G等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推動無線校園建設。深入推進IPv6規模部署行動,原則上新建信息系統應支持IPv6訪問,新建網絡應支持IPv6組網。探索物聯網在校園一卡通、智能圖書館、人員與設備管理等場景中的應用,為精準化管理提供支撐保障。在學校教學的過程,總會遇到許許多多不同教育方面的問題。所以學校會經常組織教師或者是學務部或者是教學計劃部外出到其他有優秀教學管理經驗的學校進行學習借鑒。這就體現了課程管理與資源共享的重要性。所以在推進區域教育管理的過程中要建立起區域學校的課程管理系統實現優秀教育資源的共享。建立課程管理系統時要以本校特色優勢為主導,創造符合本校特色的課程,研究性課程,社會實踐課等。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及時對課堂實際情況進行詳細分析并做教研調查,將課程內容資料及課堂教學分析和改進計劃以照片視頻語音等形式上傳到區域教育課程平臺經過有關部門審核后在全域學校教師中進行交流和分析,實現資源的有效共享,促進學生和教師在不斷改進學習并進步。教育課程平臺還能對收到的分享的教育資料進行粗略的比較分析篩選出課程活躍度比較高的課堂類型和學科,實現學校對教學等方面的精準完善,幫助學校建立優良的教育課堂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同時依托線下書籍及參考資料與信息化相結合充分的將區域中有效的教育資源和教學資料進行實時共享,實現區域教育資源一體水平同步。
由于學生基數過于龐大,對于學生的各個方面都有信息數據,但這些信息數據在實際的過程中并未等到有效的利用,建立起一個教學評估系統,可以對學生的成績素養等各方面都進行數據化的管理,加強區域間學生資源的共享和交流,可以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教學評估系統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學生信息資源的管理整合與分析,課程教研等方面的應用。可以將教師實時的教學課堂進行直播,讓其他區域學校中的教師和學生進行觀看,既是對教師教學能力里的考驗也是對學校對學生在課堂表現和學習認真程度的體現。實現區域學校的良性競爭促進學校的共同發展。形成示范引領課堂形成學校與學校,教師與教師,學生與學生的有效競爭。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教研平臺將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利用,提升學校建設信息化應用的能力,改善學校的教學模式,進一步提升學校的教師教學能力。精準利用教研平臺的學生信息,對學生能力進行精準定位于分析精確制定下一步發展的策略。實現區域學生信息的了解幫助教育部門對整個區域教育計劃與方針的制定與實行,促進區域教育良好發展,區域教育均衡發展。
教育信息資源的共享也促進了區域教育的共同管理。通過信息化資源建設的公共管理平臺促進教育的良性變革,用信息化的資源將區域內學校串聯起來實現資源共享恒和資源共同管理與分析。共同管理平臺是一個綜合性的區域教育公共平臺,將區域內所有學校的日常辦公,教學等各個方面都實現透明化,你可以看到其他學校的管理計劃和教學內容,別的學校也能看到本校的辦公情況和教育目標等,將其打造成了一個公共透明的綜合辦公的平臺。幫助區域學校實現共同進步,便捷高效的學習經驗和學校之間進行交流分析的服務型辦公平臺。從直觀來看共同管理平臺可以跨區域跨轄區進行學校指導管理,互相監督學校在推進教育改革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并及時討論解決方案進行間接實驗。平臺也建立了信息化校園管理的個性途徑和方法,實現高效的學校行政管理,解決了在實際過程中建設服務體系網絡化的問題,提升教育信息化的建設水平和質量。進一步推進區域內學校教育管理與交流網絡化管理。讓學校服務與管理得到有效的溝通與分析統籌各級教育信息資源構建高效教育信息化服務交流平臺,避免浪費有效的信息資源。
隨著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多和信息技術的有效利用,對于學生信息的有效整合和管理也變得十分簡單。大數據的應用與分析已經成為了教育改革的一大幫手,幫助教育部門和學校對于學生成績和教學質量進行科學性實用性有效性的分析構建區域學生大數據提供有力的保障。網絡電腦閱卷就是大數據與信息化的有效利用,一方面既減輕教師批改試卷的繁雜任務降低教師的負擔,另一方面對于試題進行精準批改對于學生成績和題目錯誤數量等都有有效的分析。得到這些數據也可以讓家長更直觀更容易知道和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生日常的作業也可以在平臺上直觀的看到也讓學生可以總結分析自己的缺點,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及時糾正自己在學習方面的錯誤,建立起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自己高效的學習。由此可見在信息化的時代無論是哪一方面都已經離不開信息化的應用,信息化在區域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幫助教育事業的更好的發展。
完善區域教育管理和服務體系推進教育區域信息化的發展已經成為了現代教育過程中的一個新的目標。雖然在實際的教育現狀方面來看,區域教育信息化的進程并不樂觀,受到了各種因素的影響,也有地域位置和教育計劃的不同于差異,導致區域內教育并沒有辦法實現區域一致。要實現區域教育信息化,就要循序漸進,首先要深化教育的深度與全面改革,實現區域教育的全面良好均衡的發展。接著不斷將信息化技術引入教學課堂,進一步讓教師和學生加大對信息化課堂的了解與認識,漸漸地適應信息化的課堂,建立區域教育信息化平臺,實現教育資源的整合和共享,之后完善區域教育的服務體系,推進教育區域現代化與信息化的進程,進一步提升整個區域教學的質量,幫助我國教育事業良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