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龍
(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蘇州 215009)
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指的是學生在以提高英語水平為共同目的的背景下,進行分工明確的互助學習。這種新穎的學習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于英語理論知識的掌握能力,還可以從根本的提升大專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進行大專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可以充分激發大專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大專英語教學的過程中積極轉變角色,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充分展現合作學這種教學模式的優勢所在。
將小組合作融入到課堂中,可以大幅度的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大多數的大專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都只是停留在書面上,而對英語口語的學習缺乏重視。通過英語課堂上的小組合作,給同學們充分交流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大專英語教師在進行小組分配時,要充分尊重學生差異性,合理的安排組員。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及時解決,不能因題過于簡單而不回答,不能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對學生的引導要循序漸進,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為了使合作學習更順利的進行,教師需對分散的小組學習內容進行一個整合,將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匯總,比如在“Ourbodyandhealthyhabits”一課中,教師可以進行情景模擬,讓小組用所學單詞合作完成一個看病就醫的故事。教師在旁指導,還可以加強學生與老師直接的溝通,讓學生更好的完成合作。
同時,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開展中,大專英語教師要改變傳統應試教育的思想,要明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同時大專英語教師在教學時要深入學生中去,結合大專生的心理特征,適時微調教學內容,以便學生對所學英語知識更好的掌握。
在進行大專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充分體現大專院校對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重視程度,在學生深度參與課堂的基礎上對英語理論知識系統進行重構。正是因為如此,教師在進行大專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會承擔不同的角色,這些角色也會存在明顯的差別。教師在進行大專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深刻認識到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模式所具有的本質,并且通過自身對本質的理解,轉變自身角色,充分發揮在課堂當中的引導作用。具體來說就是教師需要在進行大專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強化自身的理論水平,深入理解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想要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在大專英語教學當中得到完美運用,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并且要求教師從課程忠實的執行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這里的引導作用是指教師應當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確保學生始終處在正確的學習方向上,并對學生在學習過程遇到的問題進行解答。
除此之外,教師應當充分了解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當中所具備的特點以及優勢,特別是要充分了解到自身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中需要承擔的角色。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師需要扮演英語知識的傳授者,并且教師還是課堂學習紀律的維護者,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師依然是課堂紀律的維護者,但不同的是,不再扮演知識的傳授者。大專英語教師需要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應用的過程中,制定與大專英語有關的學習內容,并根據班里同學的情況進行分組,在這時,教師需要扮演的角色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為了可以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教師需要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跟進,充分掌握學生學習的過程,并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由此可見,教師在大專英語教學當中還扮演著溝通者的角色。在進行大專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自身角色進行靈活轉換,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雖然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擁有極大的優勢,但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大專英語教學。比如當教師在講授難度較高的英語知識時,大專學生需要根據學習內容來開展相關的自主學習活動,這時學生很難充分了解教學內容,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教師堅持在大專英語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就會由于教學內容過難導致合作學習進展不順利,進而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限制了合作學習自身的優勢。因此,要想在大專英語教學當中應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尋找最適宜的應用時機,對時機進行合理的選擇,進而確保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優勢可以得到充分體現。
從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內容選擇來看,教師需要在采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之前就意識到這種教學模式并不是萬能的,許多教學內容并不適宜依靠合作學習教學模式進行展開。在這個背景下,就需要大專英語教師充分了解到學生的英語水平,掌握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開展奠定基礎。并且教師還應當確保學生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當中可以保持高度的學習熱情,這就需要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盡可能的使學習內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推動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與教學大綱的高度貼合。從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應用時機來看,應當選擇有一定難度的教學內容,但在小組內部研究后可以解決的問題,才可以開展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教師這是應當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指引,引導學生完成教學目標。當課堂當中的教學內容具有比較強的公開性時,教師可以利用自身的教學水平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觀點發散思維,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養。除此之外,當學生提出建議與意見時,教師應當組織學生針對提問展開討論,通過討論讓學生找出一致的答案,側面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在大專英語教學當中應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需要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與明確分工。合作學習小組當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就是學生應當做到科學分組與明確分工,教師應當在學生分組的過程中充當引導的角色,引導學生取得良好的成績。科學的分組以及明確的分工這兩項工作需要教師在劃分小組的規程中注意學生的合理搭配。教師應當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接受能力,并且堅持組內異質以及組內同質的原則,對小組的人數進行控制。組內異質這一項原則體現在小組成員各自學習能力、學習習慣以及接受能力的不同上,這樣的分組方式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帶動作用,促使組內成員可以互相學習互相進步;組內同質原則指的是小組內部成員的學習能力以及接受能力不應有太大的差異,應當存在一定的比例,進而為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除此之外,教師應當尊重學生在劃分小組時的個人意愿,教師應當在提高學生對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滿意度的前提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大專學生英語的綜合素養。一般來說,在確定分組的過程中會存在固定的規模,當小組人數過少時,無法進行討論,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優勢就難以在教學當中得到體現;但如果小組人數過多,就導致學生無法盡可能的詳細討論,可能會出現學生的討論規程。正是因為如此,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將小組人數定為3到6個人,在確保合作學習順利進行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學生“逃避”學習,企圖跳過討論環節,直接獲得結果。這時就需要對合作學習考核評價機制盡心完善,考核評價工作的開展需要教師和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積極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在確保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自身優勢的基礎上,完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價值。在進行大專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自身在教學當中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參與到評教工作當中,積極了解學生對教師的意見和建議。從學生自主評價工作來看,教師應是那個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組內討論,并且引導學生在討論結束后進行互相評價,引導學生在找到他人問題的前提下正視自身問題,取長補短,確保學生的綜合發展。
在大專英語教學當中應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對于提升大專學生英語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應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不斷轉換自身角色,學會在合適的時機下開展合作學習,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科學分組以及明確的分工,并且完善相對應的學習考核評價機制,充分發揮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優勢所在。但在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做到循序漸進,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